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Group AG),原名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全球第一大豪華車生產商、第二大卡車生產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賽德斯-賓士汽車、梅賽德斯-賓士輕型商用車、戴姆勒載重車和戴姆勒金融服務等四大業務單元。

2019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於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慧型汽車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

2022年2月,戴姆勒正式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 外文名:Mercedes-Benz Group AG 
  • 所屬行業:汽車
  • 成立時間:1886年
  • 總部地點:德國斯圖加特
  • 經營範圍:汽車、服務
  • 公司類型:股份公司
  • 年營業額:1577.82 億美元(2022年) 
  • 員工數:172425 人(2022年) 
  • 旗下品牌梅賽德斯-賓士、smart 等
  • 世界500強:47名(2023年) 
  • 執行長:康林松(Ola Källenius) 
歷史沿革,現任領導,旗下品牌,中國合作,比亞迪,企業榮譽,企業事件,召回事件,“排放門”,

歷史沿革

1890年,戴姆勒和邁巴赫成立了他們自己的發動機公司,戴姆勒發動機研究院(Daimler Motoren Gesellschaft,簡稱DMG)。並且,當時信手畫的那顆吉祥星開始用於公司的產品上。
1899年3月,當時擔任奧地利駐匈牙利總領事和戴姆勒汽車公司管理委員會委員的艾米·耶里耐克駕駛以女兒梅賽德斯(溫文爾雅之意)命名的汽車,在“尼斯之旅”汽車大賽上一舉奪魁後,他建議戴姆勒公司生產的汽車都用“梅賽德斯”來命名,戴姆勒欣然同意。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
1901年,由威廉·邁巴赫設計的“Simplex”牌汽車首次採用“戴姆勒·梅賽德斯”作為商標。
1909年,戴姆勒公司將一顆在三叉星和四顆小三駐星及“梅賽德斯”置於圓環之中;1923年,又將三叉星置於發動機散熱器之上。從此,這顆吉祥的三叉星迎風傲立,氣度高雅,煞是奪目。
1926年6月29日,戴姆勒公司和賓士公司合併,成立了在汽車史上舉足輕重的戴姆勒-賓士公司(Daimler-Benz),從此他們生產的所有汽車都命名為“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
1960年,捷豹購入“戴姆勒”品牌,推出了多款捷豹-戴姆勒車型,並一直使用至今。1989,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併購捷豹。所以戴姆勒商標擁有者一直是福特公司。戴姆勒公司可以以公司或者交易目的使用 “戴姆勒”品牌,或者加上其他文字作為上市公司名稱使用,但不得以該品牌命名汽車產品。市場上僅有福特旗下的捷豹公司產的大型車才使用戴姆勒這一品牌。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歷史照片
1998年5月,戴姆勒-賓士公司以360億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公司更名為戴姆勒-克萊斯勒,位列全球第五大汽車巨頭。然而,合併後克萊斯勒的日子並不好過,由於成本高企等原因,克萊斯勒一直徘徊在虧損邊緣。
2007年5月14日,戴姆勒-克萊斯勒宣布,私募基金Cerberus最終以55億歐元(折合74億美元或550億人民幣)成功收購旗下克萊斯勒集團80.1%的股份,戴姆勒-克萊斯勒繼續持有19.9%股權。
2007年10月4日,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發表公報稱,通過股東大會投票表決,該公司已更名為戴姆勒股份公司,從而正式完成了德國戴姆勒與美國克萊斯勒的分離程式。
2018年2月23日,吉利集團以約90億美元價格收購了戴姆勒(Daimler)9.69%股份,成為賓士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東。
2018年7月,百度與德國戴姆勒宣布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
2020年2月12日,戴姆勒(DMLRY.US)柴油門損失306億淨利暴跌64% 裁撤10%管理層。
2021年12月13日,北汽集團宣布,為加強雙方長期戰略合作,已經通過繼續投資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9.98%股份。這表明,雙方充分認可過去長期合作的成功,並重視未來的發展。同時,戴姆勒集團持有北京汽車9.55%的股份,以及持有北汽藍谷2.46%的股份,交叉持股將助力雙方在中國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與長期成功。北汽集團表示,根據協定,北汽集團沒有進一步增持戴姆勒集團股票的計畫。
2022年1月,戴姆勒宣布2月1日起將公司名稱從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更名為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Group AG)。1月30日,戴姆勒官網已提前啟用公司新名稱。
2022年10月26日,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表示,計畫退出俄羅斯市場,將其工業和金融服務子公司出售給當地投資者。
2023年11月8日,戴姆勒卡車控股公司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期內,集團收入增至139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35億歐元;集團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增至13.4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2.7億歐元;淨利潤為9.57億歐元,略低於上年同期的9.9億歐元,後者主要得益於一次性超低稅率的積極影響。2023年三季度,集團全球總銷量達128,861輛,上年同期為134,972輛。從年初到9月,集團的整體銷量高於上年同期,達385,921輛。

現任領導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現任領導是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的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

旗下品牌

梅賽德斯-賓士
梅賽德斯-AMG
梅賽德斯-邁巴赫
梅賽德斯-EQ

中國合作

上世紀80年代,戴姆勒公司和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合作,向中國轉讓賓士重型汽車的生產技術。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股份公司
戴姆勒
2005年8月,戴姆勒與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北京賓士-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生產梅賽德斯-賓士E級和C級轎車;2007年6月,戴姆勒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雙方各占50%的股份共同合資組建福建戴姆勒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生產梅賽德斯-賓士威霆/唯雅諾和凌特輕型商用車
2012年2月18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福田戴姆勒汽車)在京隆重成立。戴姆勒和福田汽車終於喜結連理。
2014年10月10日,戴姆勒與北汽集團簽署協定,戴姆勒將向雙方合資的北京賓士汽車公司投資10億歐元以擴大產量,而北京賓士將於2015年開始生產賓士GLA級運動型多功能車。
2018年10月,戴姆勒將與吉利合作在中國成立網約車合資公司,開展乘車和汽車共享服務。雙方將各持50%的股權。
2019年9月,吉利(00175)、戴姆勒5000萬歐元投資德國飛行汽車 將在中國設合資公司。

比亞迪

2010年5月27日,德國汽車企業戴姆勒與中國汽車企業比亞迪正式簽署合資協定。協定決定成立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新公司註冊資本6億人民幣,雙方各占一半股權。此次比亞迪與戴姆勒的合作與其他合資品牌不同,雙方都為技術輸出方,新產品還將啟用全新品牌,並計畫於2013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車。雙方各占一半股權的研究技術中心,在中國開發電動汽車。比亞迪將提供電動車的核心技術。2010年7月30日,新公司掛牌儀式在比亞迪深圳坪山基地舉行。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和戴姆勒董事會成員托馬斯·韋伯博士拉下牌匾紅綢布,“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宣布運作。

企業榮譽

2018年7月19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戴姆勒股份公司位列16位。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戴姆勒股份公司位列18位。
2019年11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戴姆勒上榜。
2020年2月20日,入選福布斯區塊鏈50強榜單(第2期)。
2020年5月13日,戴姆勒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326位。
2020年8月10日,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名列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0位。
2021年5月,戴姆勒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第41位。
2021年10月,入選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僱主榜,排名第37位。
2022年8月,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名列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38位。
2022年11月訊息,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網站公布了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發明專利企業排名,戴姆勒以1383件排名第八。
2022年12月9日,梅賽德斯-賓士集團以6,670億人民幣位列《2022胡潤世界500強》第120位。
2023年6月,入選福布斯發布的2023年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位列第42名。
2023年8月,以157781.7(百萬美元)營收,入選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47位。

企業事件

召回事件

2016年2月9日,戴姆勒宣布將在美國召回84萬輛裝有高田安全氣囊的車輛,預計將產生3.4億歐元的花費。所召回車輛包含70.5萬輛梅賽德斯-賓士和13.6萬輛戴姆勒貨車。但戴姆勒並未公布所涉及具體車型。
戴姆勒表示將在2015財年結束時公布召回費用。全年淨利潤將下降到87億歐元,集團息稅前利潤將達到132億歐元。
當地時間2022年6月4日,汽車企業梅賽德斯-賓士集團表示,由於部分車輛的制動助力器可能存在的問題,該集團將在全球召回近100萬輛汽車。根據梅賽德斯-賓士發布的一則聲明,召回車輛涉及2004年至2015年間生產的ML、GL(BR 164)和R-Class(BR 251)系列車型。據報導,此次召回汽車數量總計約99.3萬輛,其中約7萬輛在德國。
2023年4月9日,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披露,戴姆勒卡車北美有限公司(DTNA)正在召回部分2020-2022款Freightliner M2 106、FCCC S2G CAB/CHAS、FCCC S2RV 106 CAB、2021款Freightliner Sport M2 112、2021-2022款Freightliner 108SD、Freightliner 114SD、Freightliner M2 112、Freightliner Sport M2 106和FCCC SC2 106 CAB車型,總計54,375輛,原因為檔風玻璃雨刮器連桿可能斷裂,導致雨刮器失效。
2023年5月14日,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披露,戴姆勒卡車北美有限公司(DTNA)正在召回部分2021-2024款Thomas Built(托馬斯客車)SAF-T-LINER C2校車,總計23,603輛。
2023年9月15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披露,戴姆勒卡車北美有限公司(DTNA)將召回部分配備低壓斷路器的2021-2024款Thomas Built(托馬斯客車)SAF-TLINER C2 JOULEY校車,總計380輛。召回原因為,低壓斷路器可能失靈,從而失去驅動力、動力轉向或車輛照明,增加碰撞風險。

“排放門”

2019年4月14日報導,戴姆勒集團因涉嫌用軟體造假方式讓旗下數萬輛汽車通過尾氣檢測,受到德國汽車行業監管機構聯邦汽車交通局調查。
2023年2月9日,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表示,針對梅賽德斯-賓士、寶馬、奧迪、大眾等4家汽車公司在開發減排技術時,就引進可操縱尿素水噴射量的軟體達成協定等行為(據《公平交易法》規定,均屬不正當共同行為),公正委決定向4家企業下達糾正命令並處以423億韓元(暫定)罰款。具體的罰款金額分別為賓士207億韓元 、寶馬157億韓元 、奧迪60億韓元 。大眾汽車因相關汽車不在韓國國內銷售,決定只下達糾正命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