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鳥圖

梅花山鳥圖

《梅花山鳥圖 》是明代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畫描繪了古石,老梅和山鳥。石體以線條勾勒,再以乾筆皴擦,愈顯古拙。梅乾以古籀法描寫,頓挫道勁。花瓣鉤圈,再用白粉點染,格外高潔。花枝上一隻山鳥駐留,線條柔和,正回首張望。畫面布局和諧,筆力頗為雄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花山鳥圖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陳洪綬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124.3公分,橫49.6公分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形象,技法,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圖繪一巨大的太湖石後,一棵梅樹枝幹盤曲,枝丫上滿布含苞待放和盛開的梅花。一隻山鳥佇立枝上,側首而望。山鳥的喙平伸。
梅花山鳥圖

創作背景

古今以來,許多畫家以梅花為題材作畫,表現它的千姿百態,並且作為高潔的象徵。陳洪綬愛蓮,亦愛畫荷花,大約因此就給自己起號為“老蓮”。出於污泥而不染,有卓而君子之風的荷花:堅韌不拔,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梅花; 夫妻恩愛的鴛鴦、純潔吉祥的水仙等歷來是文人最為喜歡畫的題材,陳洪綬亦青睞這些題材,如《荷花湖石圖冊頁》、《荷花鴛鴦圖》、《梅花山鳥圖》、《梅竹》、《春風蛺蝶圖》等。桃、竹、梅、萱花、水仙、紅果、蛺蝶都是陳氏花鳥畫中常見的題材,在畫家各時期的作品裡反覆出現。《梅花山鳥圖》創作於順治六年(1649)左右。

藝術鑑賞

形象

此《梅花山鳥圖》以野外的平坡上,有一質地堅硬的太湖石直立於畫幅中央,上小下大,向左傾斜,玲瓏剔透。在石旁有一株枯老的梅樹,梅乾盤曲向上,且斜向左方伸展至畫幅左上端,與自題識相對稱,可謂妙筆。老樹紅花,蓓蕾初綻,分外端麗:花朵香氣,撲鼻而來。樹千上的斑駁和斷權又十分清晰,星星點點的梅花,通過怪石的間隙能見到一些,惟有一折枝梅,往上直插,超過怪石頂端而向左邊伸展,大大小小的梅花在這裡爭艷報春;梅花花葉交參,相映成輝。就這枝俏然挺立的梅枝上,有一隻美麗的山鳥,頭頂鳳冠,身披深綠髮亮的羽毛,挺著淺紅色的胸膛,回首注日著前方,好像找自己的伴侶,顯得靈動機敏,欣欣然富有生意。梅花的盛開帶來了春天的氣息,而這隻山鳥更使春光增彩。白色的梅花與鮮艷的翎毛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技法

此圖採用梅枝斜伸與湖石直立的交叉方式構圖,用筆精細,筆力勁健,設色典雅,濃而不艷,梅花用顏色點出,花蕾用濃淡顏色分別表現。怪石與梅樹的形態別具風格,太湖石的畫法先以淡墨勾輪廓,然後是濃淡墨色,多次暈染,樹幹用筆圓厚,花辦細筆雙勾,再用粉輕染分出濃淡,分枝以石綠點醒,極為古艷。梅花的耐寒和爭艷的性格,通過造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山鳥的形象生動逼真,其畫法先用細線條勾出輪廓,復用淡墨輕色逐層暈染,形象精確,其精細筆調和湖石、梅乾的凝重幹練形成了不同的對比。通過這幅畫可知,作者有著豐富的藝術修養。

名家點評

《公共藝術》雜誌副主編時潔芳:該圖看上去似乎是極力模古守舊的作品,可以遙相呼應宋徽宗的花鳥畫,但整體稍嫌板滯,繁密的山石皴法在陳洪綬作品中非常少見,梅花花朵的描繪仿佛玉石雕刻出一般,不夠自然。

作者簡介

陳洪綬(1599-1652),浙江諸暨人。字章侯,自號老蓮。明亡後,又號悔遲、勿遲、雲門僧。擅長書畫。在繪畫方面,他專工人物,旁及花鳥、草蟲、山水,無所不能。他所畫的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細勁,兼有李公麟(1049-1106)和趙孟頫(1254-1322)之妙,不過他喜歡用誇張手法來作畫,是晚明變形主義畫風的大家。此外,他又參與版畫的製作,對晚明版畫藝術的提升貢獻匪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