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科技館

梅河口市科技館

梅河口市科技館,隸屬該市科技協會,全民事業單位編制。成立了梅河口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市科協、市教育局主管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負責組織、協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提高了科協和科技館的知名度,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圍,推動了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河口市科技館
  • 詞性:名詞
  • 簡介:隸屬該市科技協會
  • 作用: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制
發展歷史,科普作用,示範管理,青少年科普,輔導員隊伍,技術支撐,榮譽主題,

發展歷史

梅河口市科技館,隸屬該市科技協會,全民事業單位編制。該單位認真實施《科學素質綱要》,充分發揮科技館陣地作用,積極推進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全市有10多萬中小學生和120名科技輔導員、科普志願者參與科技館青少年科普活動。

科普作用

梅河口市科技館
相關圖片
1.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制。首先,成立了梅河口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市科協、市教育局主管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負責組織、協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其次,積極主動向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輔導員協會和通化市科協、科技館領導請示匯報工作,並得到各級領導的指導與支持;與市教育局、市科協、市文體局等單位聯合下發五個檔案,形成高效率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機制,有效推動了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開展。
2.精心組織,科學評價。我們在實施《科學素質綱要》這個大平台上,統籌規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在具體活動中注重過程的精心安排,結果的充分表彰,評價的科學有序,極大地提高了學校及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先後制定了《科技館工作制度》、《科技館科技教育活動評估獎勵制度》、《科技館科學工作室運行制度》、《科技輔導員協會章程》《科技館教師、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等10項規章制度。規範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實現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制度化。通過制度約束,評估激勵,培養了一支熱愛青少年科技教育,綜合素質較高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開展得紅紅火火,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科學素質。

示範管理

加強市級科技教育示範校管理。把年度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列入梅河口市市級科技教育示範校管理考核內容,調動了他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推動了市科技教育示範校建設。2008年經梅河口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考核評估又新審批了2個市級科技教育示範校。
3.立體宣傳,營造氛圍。幾年來,我們在國家級、省、市級新聞媒體發表科普新聞及文章42篇,梅河口市電視台播放科技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新聞8次。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提高了科協和科技館的知名度,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圍,推動了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青少年科普

幾年來,梅河口市科技館積極開展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工作,向青少年傳播、普及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提升了青少年科學素質;努力探索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新途徑,打造青少年科普品牌。
(一)依託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資助建設的“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建立校園科學工作室。
2006年,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資助我館建設了一個“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為充分發揮工作室資源作用,一是在市三實小、大灣希望學校建立了兩個“青少年科學工作室”。二是開展科學工作室鄉下行活動,在12所科技教育示範校開展了工作室作品展覽活動,展出作品120件。三是科技館本級青少年科學工作室每年開放130天,參與人數達2400多人。四是開展求知計畫培訓和求知計畫主題活動日活動,兩年來,培訓了580多人,有5名老師,21名學生受到省科協表彰。
(二)突出主題,開展活動,打造品牌。
1.科學體驗活動。利用科技館資源,在學校開展節水在我身邊,節糧在我身邊-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和“抗震救災、眾志成城”主題活動。製作ppt作品35個,獲省級獎勵15個。活動培養了青少年套用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解決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2.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組織本市科技專家,深入全市農村學校舉辦科普講座。2007年獲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活動”三等獎。
3.開展青少年航模競賽活動,並進行了表彰。分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競賽,有60名學生獲一、二、三等獎,評出了團體一、二、三等獎;同時,有5名同學獲省級獎勵,市科技館獲省優秀組織獎。
4.積極參加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開展的“青少年科技藝術大賽”活動。連續參加了14屆,有700多件作品獲省級獎勵證書。
5.開展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作品多次獲省地表彰。2005年,作品《小型農用鍘刀》獲吉林省第2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6.開展科普展覽活動。一是為學校發放了市科協配發的科普掛圖,豐富了校園科普畫廊內容。二是要求各校創作科普宣傳畫在校內展覽。各校共展出科普宣傳畫2000多幅。三是青少年科普展覽走進廣場。每年的科普日活動,都有上百幅青少年科普作品參與展覽,獲得社會好評。
7.積極參與謀劃全國科普日和第六屆科普周活動。為貫徹落實《科學素質綱要》,提高廣大社會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按照中國科協和吉林省科協對全國科普日暨科普周活動的具體部署,科技館每年都積極參與制定活動日期,承擔科普周任務。如2007年,參加科普日廣場青少年科普表演及現場知識問答。2008年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日和科普日主題活動,共有2200多人參與。

輔導員隊伍

1.舉辦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利用科技館場所,舉辦了兩期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共有90人參加培訓。培訓中,我們要求輔導員要做創新的榜樣,運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先進行思考、研究,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對學生提出的新想法、新方案,新做法,都讓學生親自動手加以驗證。
2.“走出去”學習考察。一是選拔36所學校的科技輔導員參加通化市科技館的航模培訓;二是組織科技館工作人員到通化市科技館參加航模培訓和觀摩通化市航模競賽,考察競賽規則;三是選派5名科技輔導員和計算機教師參加了中國科協及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求知計畫培訓。
3.開展了“梅河口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表彰”。市教育局、市科協每年都聯合表彰17~25名科技輔導員。

技術支撐

1.科技館建設。我們用了三年時間,在科技館建立了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個科技圖書室,一個植物標本室。總投資20萬元。
2.實施校園科普畫廊建設工程。開展校園科普畫廊建設,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已在13所學校建立了180延長米的科普畫廊。將再建設150延長米科普畫廊。
3.科普基地建設。建立了兩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並積極發揮基地作用,目前已接待青少年2000多人。

榮譽主題

2009年,梅河口區域完成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下達的600名青少年求知計畫培訓任務,有一名教師上傳作品被國家青少年科技中心隨機抽檢合格;2009年與集安市科技館圓滿承辦全省青少年求知計畫主題夏令營活動;2009年梅河口市科協獲省青少年求知計畫主題活動優勝獎,一名學生科幻畫獲24屆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科幻畫三等獎。二是按照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要求,制定各地區2010年項目行動計畫;安排2010年梅河口區域青少年求知計畫培訓工作和主題活動。按照國家科協“低碳在我身邊”求知計畫主題活動,我們設計了“低碳在我身邊”、“親近自然”、“蔬菜的營養價值”等三個青少年求知計畫主題實踐活動。三是與會教師互相交流,分享了求知計畫培訓及主題活動中的體會,並由被國家青少年科技中心隨機抽檢的教師通報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鞏固項目評估要求;與會教師還就如何更好地開展各項主題活動,擴大社會影響,把主題活動和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有效結合進行了討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