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拳

梅山拳

梅山拳源於新化,因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以前新化稱梅山而得名,是湖南一個古老的傳統拳種,形成於宋代,相傳為北宋趙天祥所創,明清時期逐步完善,有77個拳術套路,統稱“梅山武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山拳
  • 源於:新化
  • 釋義:湖南一個古老的傳統拳種
  • 形成時間:宋代
特點,影響,

特點

梅山拳注重散打實戰功法。其拳沖拳如三角,挑拳似牛角。相打緊迫前,掌法如刀鐮。上用打,下用穿,左右開攻打兩邊。上打如雪花蓋頂,下穿似古樹盤根。拳法講究五行變化。靈活運用剛、柔、直、橫、斜、虛、實七種勁力。手法有沖、貫、扣、蓋、橫、砸、挑、撩及擒拿手、封閉手、砍手、劈手、標手、壓書、接轉手、抓手、擺手等。肘法有靠、橫、直、擋、撞、架頂等十多種。腿法有彈、踹、蹬、鏟、踩、掛、掃等。
梅山拳十分強調樁功練習。其樁功以坐、箭、丁三種為主。坐樁有上、中、下三盤之分,其姿態如三點梅花“品”字形;箭樁多用九點游龍步,其前弓後箭務必做到十趾抓泥。其丁樁要求虛實分明:丁腿腳尖點地為虛,支撐腿全掌著地為實。“立如釘”。
梅山拳的格鬥散招也有其獨到之處。其沖拳、貫拳、蓋拳、橫拳等幾十種拳法,在實戰運用時均有許多講究。例如蓋拳,有單雙之變,陰陽之分,陰單蓋拳、陽單蓋拳,陰雙蓋拳、陽雙蓋拳。陰單蓋拳的技法要領是一手握拳,以大臂帶小臂,由曲到伸,向前蓋擊敵方頭部;力達拳背,拳心朝上;另一拳則收防於胸前,當敵方來拳攻擊時,前拳開路擊開來手,後拳由胸前揮出蓋擊敵方頭部。故其拳陰單蓋拳為翻天一火即,陽單蓋拳如雷擊空心樹;陰雙蓋拳似泰山壓頂,陽雙蓋拳如猛虎撲食。其拳勢威猛。
梅山武功套路短小精悍,手法勇猛多變,有“來如暴風驟雨,去如風捲殘雲”之說;樁功穩固,“四十天學打,三十夜站樁”,有站樁、坐樁、箭樁、丁樁,以坐樁為主。
梅山拳樁穩勢固、勇猛剛烈、樸實無華、無虛花架,招招式式非打即防,套路短小精悍、結構緊湊。有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

影響

“梅山武功”流傳面廣,除遍及湖南大部分地區外,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北、四川等地也有不少人習梅山武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