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廣友

梁廣友(1901--1935)江蘇鹽城人,淮劇四大名旦之一,藝名梁琴芳,小名“梁小晚子”。江蘇鹽城上岡人。梁廣友被譽為江北戲“四大名旦”之一。據江蘇戲曲志記載:何叫天的“連環疊句”,李玉花的“六字句”,梁廣友發展了的“下河調”,何叫天、馬麟童創唱的“自由調”,葉素娟創造的一字多腔的“大悲調”,都成為淮劇的傳統曲調,至今傳唱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廣友
  • 別名:梁琴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鹽城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35
  • 職業:淮劇四大名旦之一
  • 代表作品:《觀燈罵燈》
藝術簡歷,代表作,

藝術簡歷

幼年隨舅父倪福康習做香伙“僮子”,又受韓德勝親傳,工青衣花旦。十餘歲參加“香火戲”與“三可子”演出。能自編唱詞,頗受觀眾歡迎。
1916年來南方,演於蘇州吉慶園,後應何孔德之邀來滬,在太平橋小菜場戲園首演民間小戲《種大麥》。梁將其舅倪福康傳授的《孝燈記》唱本,編製成《觀燈罵燈》以唱為主的獨角折子戲,該劇唱詞內容豐富,自盤古開天闢地始,歷訴各朝故事及民間各行各業菜類,豆類,蟲類與藥草等名稱,匯集成押韻的大段燈詞,獨唱一小時左右。梁有一條久唱不衰的好嗓子。而每段間隙皆獲全場掌聲。遂成梁成友的代表劇目。
30年代初,梁與謝長鈺齊名,均入江北戲(那時淮劇還不稱為淮劇)“四大名旦”之列。舊時代的戲曲藝人政治上無地位,生活上沒有保障,梁雖為紅角,但疲於繁重演出,勞累過度,患吐血重症,英年早逝,1935年歿於鹽城上岡。

代表作

《罵燈》
《罵燈》系《孝燈記》中一折,是一出不用弦樂伴奏的旦角清唱獨腳戲。內容講宋朝張天官之媳王月英因公婆逝世,丈夫赴試未歸,二叔蒙冤被押囚牢,未過門的弟媳成鳳英約定連夜探嫂。該劇描述月英前往街頭觀燈並等弟媳的情節。月英為使鳳英行走方便,相勸觀燈者散去,眾不聽,逼得月英無奈破口相罵,故以《罵燈》命名。此劇從“僮子”懺詞中吸取了許多成套押韻的燈詞,並獨創出由【下河調】演變而成的【罵燈調】。其燈詞內容自盤古開天闢地開始,經過興周滅紂,直至宋代,編出一朝一代成套燈詞,同時還有關於豆、菜、瓜、蟲等富於生活氣息的詞句。尤其是觀燈後的轉罵,更是引人入勝,對天子皇帝、六部九卿以及三十六行的人等,唱出大段的生活辭彙。“香火戲”以及“皮夾可”的草台班階段,《罵燈》風行於時。此劇表演極為簡單,以唱見長。梁廣友演唱的王月英為正旦(青衣)行當,頭包大頂,扎白綢,身穿白色素帔素裙,藍滾邊,白鞋,投袖折袖動作要求乾淨利索,樸實大方。尤其在唱的方面要有堅實的功夫,口齒清晰,快而不亂,能久唱不衰地堅持一個多小時的獨唱。20世紀20年代末,梁廣友初來上海憑此劇公演,一炮打響,遂成紅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