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縣王漁洋紀念館

王漁洋紀念館,坐落在山東淄博市桓台縣新城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桓台縣王漁洋紀念館
  • 地理位置:山東淄博市桓台縣新城鎮
  • 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
  • 始建:明萬曆十六年(1588)
館址忠勤祠原是明萬曆十六年(1588)為紀念王漁洋 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四百餘年。整組建築系磚木結構,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王漁洋紀念館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九日建館並對外開放,一九九二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定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一九九八年公布為首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00二年十月榮獲“國家AA級旅遊景區”。
王漁洋紀念館占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設七個展室和石刻室。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刻石一百八十五塊。有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歷代名家的集字刻石,還有明代董其昌、邢侗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可以說囊括了自漢代至明以來的所有書法大家的作品,可謂“琳琅滿目,海內知名”。王漁洋生平展室,展出王漁洋詩文著述、手稿、印章、康熙帝御賜王漁洋的“信古齋”、“湘竹金扇”“聖旨”等珍品的照片。從“家學淵源”、“秋柳結社”、“揚州徵集”“蜀道驛程”“刑部任上”“一代文宗”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王漁洋歷仕及詩文的一生,為人們了解和研究提供了詳實、直觀的資料。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的基礎上,與古代園林建築相結合修建的。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元代禮部尚書散曲家張養浩的“蒼雲”“振玉”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一級石刻“水月松風”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王漁洋紀念館十幾年來,成功舉辦了“桓台國際王漁洋學術討論會”和全國、省、市級王漁洋學術討論會四次,共收集論文160餘篇,先後出版《王漁洋研究論集》、《桓台國際王漁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王漁洋詩友錄》、電視劇本《王漁洋》等10餘種著述計150多萬字。
王漁洋紀念館所轄忠勤祠、漁洋祠、漁洋墓、四世宮保坊等,每年接待遊客約五萬人次,其中包括數以千計的國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
圖片圖片
名不副實的故居
新城鎮城南村一處大院前的石碑上寫著“王漁洋故居 馮氏住宅”的字樣。高高的院牆、緊閉的大門,給大院平添了幾分神秘,更讓人迷惑的是既是“王漁洋故居”,為什麼後面還寫著“馮氏住宅”呢?新城鎮喬家村56歲的張盛峰介紹說:“這裡的確是王漁洋故居,他不僅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晚年告老還鄉還住過這裡。清末,王家已非昔日可比了,院子的一部分賣給了鹽商馮冠儒。馮家接手後又進行了擴建、改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王漁洋故居的一部分也就成了馮氏住宅。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馮家一直住在這裡。剛才看到的古樹和石獅,那才是原來王漁洋故居的正門所在地,現在門已沒了。解放後的幾十年里,馮氏住宅一直作為糧所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