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白粉虱

桂花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綠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危害桂花、柑橘、茶樹等作物的一種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花白粉虱
  • 類別:害蟲
  • 別名:柑橘粉虱 綠粉虱
  • 分布: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湖南等
分布與危害,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白粉虱又名柑橘粉虱、綠粉虱或通草粉虱,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和福建等地。白粉虱除了危害桂花外,還危害柑橘、茶樹、桃、柿、女貞、薔薇、月季、香樟、茉莉、一串紅、丁香等200多種植物。所以,當桂花和其他寄主植物混種時,危害常常特別嚴重。
以成、若蟲吸食汁液危害,抑制桂花生長發育,導致葉色萎黃,開花稀少,其分泌物常誘發煤污病,嚴重影響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2毫米,黃色,覆有白色蠟粉。翅半透明,也被有白色蠟粉。複眼紅褐色,分上下兩部,中有一小眼相連。雄成蟲體長0.9毫米,較雌成蟲略小。卵長約0.2毫米,寬約0.1毫米,長橢圓形,淡黃色,基部有短柄連於葉片背面。幼蟲體扁平,橢圓形,淡黃綠色,背脊稍凸,周緣多放射狀白色蠟絲,並有17對小突起。蛹長約1.3毫米、寬約1.1毫米,近橢圓形,淡黃綠色,較薄而柔軟透明,背面有3對小疣,前後各有1對小刺毛。

發生規律

1年發生代數各地不一,在江蘇、浙江一帶1年發生3代,西南多達5代,一般以幼蟲或蛹在葉背越冬。第一代成蟲在4月間出現,第二代在6月間、第三代在8月間出現。卵常散發於徒長枝的嫩葉背面,幼蟲孵化後即在原葉背面定居為害;每頭雌成蟲產卵125粒左右,有孤雌生殖現象,其所生後代均為雄蟲。白粉虱性喜陰濕,在生長稠密、通風透光不良的地方危害較重。該蟲的卵期3~30天,發生極不整齊,世代重疊,因此給藥劑防治工作帶來一定麻煩。

防治方法

(1)要重視植物檢疫工作
在引進苗木時注意檢查葉背有無粉虱類蟲體,杜絕此類害蟲的侵入。
(2)重視清園工作
要加強林地中耕除草等清園工作和剪除蟲害枝、衰弱枝、徒長枝等修剪工作,以改善林地通風透光條件,恢復樹勢生長。
(3)開展生物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粉虱類天敵如瓢蟲、草蛉、斯氏節蚜小蜂和黃色蚜小蜂等寄生蜂。
(4)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對黃色有強烈的趨勢,可在桂花樹旁埋插黃色木板或塑膠板。板上塗黏油,然後振動桂花枝條,促使成蟲飛黏到黃板上,起到誘殺作用也可用吸塵器吸捕成蟲,降低蟲口密度。
(5)藥劑防治
當害蟲蟲口密度高、危害嚴重而天敵又較少時,可採用化學藥劑噴殺。噴藥要在成蟲期和幼蟲盛孵期進行,藥劑可用天王星1000倍液、阿維菌素(7051)殺蟲劑2000倍液、艾美樂30000倍液或阿克泰10000倍液等,如遇世代重疊時,需要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3~4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