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濤聲

桂濤聲

桂濤聲(1906年3月17日——1982年12月),原名桂獨生,曾用名浩然、翹然,化名吳璧,濤聲是筆名。1906年農曆三月十七日出生於霑益縣菱角鄉一回族農民家庭。兩歲喪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務農為生。他天資聰明,在本村讀完私塾後,城內當國小教員的伯父桂培根,視其有音體方面的特長,將他帶到霑益縣城裡讀完高小

年僅15歲的桂獨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學制5年的雲南省立曲靖師範公費學校讀國中。他學習刻苦,有音體美的特長,在該校僅讀了四年,即於1923年8月破格考入曲靖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濤聲
  • 別名:曾用名浩然、翹然,化名吳璧,濤聲是筆名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菱角鄉 
  • 出生日期:1906年農曆三月十七日
  • 逝世日期:1982年
  • 畢業院校: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代表作品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
  • 原名:桂獨生
人物生平,社會主義薰陶,歌八百壯士,太行山上,鳳翔縣進修,

人物生平

桂濤聲,回族,字仰雲,原名桂獨生,曾用名浩然、翹然,化名吳璧,濤聲是筆名。
1906年農曆三月十七日出生於霑益縣菱角鄉一回族農民家庭。兩歲喪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務農為生。他天資聰明,在本村讀完私塾後,城內當國小教員的伯父桂培根,視其有音體方面的特長,將他帶到霑益縣城裡讀完高小。
年僅15歲的桂獨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學制5年的雲南省立曲靖師範公費學校讀國中。由於他學習刻苦,又有音體美的特長,在該校僅讀了四年,即於1923年8月破格考入曲靖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今曲靖市第一中學)。當他因學費拮据時,幸遇語文老師幫助,介紹他到《猛進》雜誌社搞校對,克服了輟學之危。

社會主義薰陶

桂濤聲在曲靖讀書期間,深受反帝愛國新思想新文化的薰陶,目睹了社會的不公平現象,萌發了對社會的憤懣情緒。為反抗當時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他積極投入學潮,因而被校方告發為“赤化分子”,下令輯拿未遂,便於1926年開除學籍。
1927年8月,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聘他擔任美術教員。他結合教學活動,不失時機地在學生中傳播馬列主義。他還借慶祝元旦之機,親自編寫和主演富有反封建思想的劇目,深得學生們的擁護與好評。可是,他卻因此而遭到當局的無端指責,說他搞異端邪說,於是1928年2月將他解聘。
1928年4月,他離曲赴昆尋親訪友找事做。與友人聯絡後,踏入了國民黨軍營,到廣東韶關國民革命軍第16參謀處擔任上尉書記。當部隊轉駐郴州時,他親眼看到國民黨軍隊肆意殺害無辜老百姓,屍橫遍野,鴉啄狗拖的悽慘景象。革命理論的啟示和目不忍睹的殘酷現實,使他堅定了信仰馬列主義的革命人生觀。根據他的要求,經中共地下黨組織考察後,1928年5月,吳登雲找他談話,宣布了黨組織吸收他入黨的決定,並在郴州城的一個館子裡秘密舉行了入黨宣誓。
桂濤聲入黨後,他肩負黨的使命,在國民黨軍營中秘密策動官兵參加革命的特殊戰鬥。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國的愛國知識分子紛紛投入抗日救亡宣傳運動。桂濤聲與柳堤、周巍峙,在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的帶領下,於8月21日奔走山西,進行抗日宣傳。
在《戰鬥》、《救中國》兩個雜誌社工作期間,他積極為兩雜誌社撰寫稿件,發表抗日宣傳文章,深入各階層民眾,開展抗日救亡演講。在此期間,他與董必武發生了工作關係。為增強宣傳鼓動效應,他根據抗日先進事跡,與冼星海等相配合,創作了許多富有鼓動性、戰鬥性的抗日戰歌。如《送棉衣》、《歌八百壯士》、《點後曲》、《在太行山上》等歌詞就是在這時創作的,並在《戰鬥》和《救中國》兩雜誌上發表。

歌八百壯士

“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
四方都是豺狼,
寧願死不退讓,
桂濤聲
寧願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
十萬強敵不敢當。
我們的行動偉烈,
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快快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
這首慷慨激昂,雄渾悲壯,名叫《歌八百壯士》的抗日戰爭初期的抗戰經典歌詞,曾經唱響那個時代,因為人們以歌詞里的“中國不會亡”的歌詞為信念,支持鼓舞著億萬中華兒女,高唱著《歌八百壯士》這首抗日救國的抗戰歌曲,高聲怒吼著“中國不會亡”而與日寇進行著英勇不屈,前赴後繼的殊死抗爭,寧死不做亡國奴,並以“中國不會亡”作為精神支柱和無窮力量的源泉,打垮並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八百壯士”的由來
鮮為人知的是這首名叫《歌八百壯士》的抗日戰爭初期的經典歌詞,它是由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菱角鄉,黎山腳下卡郎村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出生,名叫桂濤聲的音樂詞人創作的歌詞。它歌頌在1937年8月13日那天開始,中國軍隊英勇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淞滬會戰的戰役中,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國軍隊——謝晉元副團長受命率領的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411人,在數萬日本敵寇陸、海軍的重重包圍的艱難困苦中,頑強戰鬥,拚命消滅日本強盜的英雄事跡的歌曲。
電影八百壯士電影八百壯士
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屢受重挫後,不斷增調大量援兵,日軍突破大場防線,企圖切斷閘北、江灣中國軍隊的後路,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謝晉元副團長受命率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411人向南推移,留守閘北。為掩護主力大部隊連夜西撤,謝晉元帶領部隊穿過敵人猛烈的炮火,進駐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謝晉元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的中國英雄官兵們,抱定視死如歸的決心和信念,守衛四行倉庫這塊彈丸之地。
謝晉元副團長以無所畏懼,英勇赴死的英雄氣概,指揮帶領官兵們浴血奮戰,爭先恐後,誓死不退。謝晉元在四行倉庫陣地上賦詩一首鼓舞士氣:“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用以激勵官兵們奮勇當先殺擊日寇。
在敵眾我寡的激烈殘酷戰鬥中,一名叫陳樹生的敢死隊員,看到一股敵人對四行倉庫造成危害,不消滅這些敵人,就難保四行倉庫這個陣地,他把手榴彈綁滿自己身上,拉著導火索後,從四行倉庫樓上跳下,沖入日寇群中,一聲巨響,與侵略者同歸於盡,炸死了約二十名對四行倉庫安全造成威脅的日軍,驚嚇得在場的敵人呆若木雞。
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英雄官兵們,在英勇抗擊日寇的戰鬥中,鬥志昂揚,愈戰愈勇,堅持戰鬥4晝夜,擊退了日本敵寇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因為謝晉元他們411人,被日本侵略者數萬人團團圍困在四行倉庫內,人們就將他們稱之為“孤軍”。謝晉元他們這支英勇善戰的“孤軍”,頑強奮勇戰鬥4晝夜,共擊斃日本敵寇200多人,傷者無數,自己僅陣亡9人,傷20餘人。
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假說有800人。報界等媒體宣傳讚揚並譽稱他們叫“八百壯士”,這就是“八百壯士”一名的由來。
《歌八百壯士》 激勵軍民頑強抗日
雲南省曲靖霑益縣的音樂詞人桂濤聲,被 “八百壯士”可歌可泣的英勇頑強抗擊日寇,拚命血戰狠殺日本敵人的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所感動,充滿敬佩崇敬愛戴之激情,熱血沸騰的發自內心地激昂創作了《歌八百壯士》歌詞。
這首由桂濤聲滿懷深情敬意創作的《歌八百壯士》歌詞中的“民族英雄謝團長”,就是謝晉元。《歌八百壯士》這首沉雄豪邁、堅定激昂的名曲,歌頌了抗日戰爭初期一個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英雄集體的壯舉,《歌八百壯士》歌詞鼓舞了中國軍隊的士氣,激盪了廣大民眾心靈的深處。這首慷慨悲壯雄渾悲歌的歌詞,在當時振奮了民族精神和指明了祖國的命運是抗爭。
桂濤聲充滿激昂之情創作的《歌八百壯士》歌詞,經著名曲作家夏之秋譜曲後,傳遍萬水千山,唱響中國大地。在那個艱難困苦的苦難年代,可謂是歌聲振國魂,唱出了中國廣大軍民的抗日必勝的心聲和信心。《歌八百壯士》演出最後,聽眾自發地高呼“抗戰到底”的口號,“中國不會亡……”的歌聲與口號聲響成一片,人們的愛國激情達到最高潮。雄偉悲壯激昂舒展的《歌八百壯士》歌曲,成為鼓舞廣大愛國軍民抗日救國,激揚鬥志的響亮號角之一。
經典歌曲影響深遠
上海光復路1號的四行倉庫的大廳里,恭敬地塑立著帶領“八百壯士”抗擊日本敵寇的謝晉元將軍半身雕像。在七樓,還有一個80平方米的“八百壯士英勇抗戰事跡陳列室”,每周五下午對外開放。塑謝晉元將軍的雕像和設定陳列室,是對“八百壯士”以表珍重,以告世人要崇敬愛戴尊重英雄,不想受辱就要勿忘國恥,並當自強不息強家國。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將四行倉庫批准為紀念地。悲壯的抗日救國歷史和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英雄烈士們,沒有被忘卻,令人欣慰。
1993年5月12日,夏之秋先生在北京去世。追思會上人們沒有用輓歌,而是用桂濤聲作詞,夏之秋老先生作曲的雄偉悲壯的《歌八百壯士》,和夏老他作曲的深情委婉的《思鄉曲》伴送樂壇一代宗師遠行。6月5日(夏之秋逝世後55天),《歌八百壯士》一歌,榮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等評定的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即被評為近百年來142首最佳音樂作品之一而載入音樂史冊,這是對偉大音樂家夏之秋先生和桂濤聲先生最好的紀念。
2005年,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中國電信發行了一套以抗日救國戰爭為主題的電話紀念卡,其中一張的畫面為上海四行倉庫,以示對“八百壯士”和全國抗日救國犧牲英雄烈士們英靈的悼念,和對他們抗日救國豐功偉績的真切紀念。
桂濤聲在後來的1938年,又創作了《在太行山上》歌詞,使他名聲更加大振。從1950年至1977年,桂濤聲一直兼任上海市音樂協會副主席,為黨的文藝工作作出了極大的貢獻。1982年12月16日,桂濤聲終因年老多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81歲。

太行山上

其中尤以《在太行山上》最受歡迎,被廣泛傳唱,影響最大。其歌詞是: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 銅壁鐵牆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 母親叫兒打東洋
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 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裡進攻 我們就讓它在哪裡滅亡
敵人從哪裡進攻 我們就讓它在哪裡滅亡
小鬼子賊壞呀小鬼子賊狂
小鬼子到中國來姦淫燒殺搶
母親叫兒上太行去打打小東洋
打得鬼子屁股尿流只喊爹和娘
小嘎子空手也繳了鬼子的三八槍
二小放牛郎讓鬼子也受騙上了當
地道戰吶地雷戰還有游擊戰
抗日烽火燃燒在那太行山上
在太行山上》表達了抗日軍民的心聲,鼓舞著廣大抗日軍民英勇殺敵,消滅日本侵略者。
1938年8月,經黃洛峰介紹,他到國民黨第9軍47師政治部擔任少校幹事。1939年秋,國民黨在軍官中號召,“凡非常國民黨黨員軍官,必須加入國民黨,違者革職。”桂與幾位進步軍官蹉商認為:“既處此情況,那就不管它是六畜同槽還是大垃圾箱,為便於開展我們理想中的工作,看來只有參加了。”桂與他人集體參加國民黨後,得到師長裴昌會的信任,委任為師部秘書,並交代他:凡屬秘書的一切公務要斟酌處理好,不要事無巨細都去找他。從此,凡國民黨上級來件,皆經他親自拆閱,若發現有攻擊共產黨的,有礙統一戰線不利團結抗日的公文,他就冒著風險一燒了之。但他的活動,終被特務懷疑,作為監視目標,遭到搜查,不久,即以“吃國民黨的飯,乾共產黨的事”為罪名,將他控告抓捕。軍長陶峙岳對所控內容逐條審訊,他一口否認。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便將他關押在政工大隊待查處。幸得陳小波等人知他被抓捕,速到桂的住所把有書籍和其他可疑書信物件收拾轉移,待敵人再次前來搜查時,便沒查到任何證據。後雖得到師長裴昌會保釋,但他在軍中已無法再工作下去。
1941年2月,他脫離國民黨軍營後,到洛陽中學要求教書。校方仰慕其名而應允,分配他擔任語言教員。從此,他又在學生中繼續堅持宣傳馬列主義,又被學生中的一個三青團頭目盯住,向校長告發,僅會任教年余就被辭退。
1943年4月,洛陽失守在即,他奔走西安另謀生路。途中被土匪浩劫一空,忍飢挨餓,徒走到西安。巧與原在軍中“乾訓團”的同事董文淵相遇,受攻的邀約,到其主辦的“大陸圖書公司”參與編輯出版《金絲鳥》雜誌。

鳳翔縣進修

1944年2月,桂又到李繼谷私人辦的鳳翔進修班教書。
以上斜黑體部分有誤。此部分應為:
1945年2月,桂濤聲先生到了陝西鳳翔縣,在“戰地失學失業青年就學就業輔導委員會”第一戰區召訓分會陝西鳳翔進修班高中部任國語老師(該校為抗戰時期的救亡學校,屬公辦公費學校,校長李季燕先生)。1945年底,陝西鳳翔進修班撤銷,學校遷往陝西省寶雞益門鎮與“戰地失學失業青年就學就業輔導委員會第一戰區招訓分會陝西寶雞高級職業學校”合併。從此桂濤聲先生由陝西鳳翔前往上海。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從西安到上海復興中學教書,由於校長依仗權勢,蠅營狗苟,貪贓枉法,他十分不滿,僅任教半年,便托人介紹,轉入上海育才中學任教。該校由於有中共地下黨革命活動的影響,校中風氣桂發生共鳴,他在校的言行,深受進步師生的歡迎與讚賞。有的同學為預防敵人的破壞,曾把在當時被列為禁閱的革命書刊和秘密油印小報等宣傳品,託交桂收藏。桂得知他們辦小報有經濟困難,還主動積極捐款支持。 1948年底,該校中共地下黨支部據其表現,派黨員金碧然與其談話,做其工作,準備發展入黨。桂也曾寫出《自傳》和《入黨申請書》。但終因他有被捕又出獄,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後一系列曲折經歷尚待查證,入黨之事便被擱置下來,雖然黨組織關係未獲得恢復與解決,但他總是衷心擁護和熱愛中國共產黨,把黨的事業看成自己的事業,為黨和人民忘我工作。從1950年至1977年,他一直兼任上海音樂協會副主席,為黨的文藝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1977年,桂濤聲退休後,曾回原霑益縣卡郎村探望,臨別前曾捐款500元幫助家鄉辦公益事業。1982年12月,終因年老多病,醫治無效,不幸於上海與世長辭。終年7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