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仁絲

核仁絲

指核仁內可用鍍銀染色法染色的絲狀結構。但這種結構是否普遍地存在於所有的核仁中還是一個問題。一般每一組染色體有一個,依附在某一染色體的一定位置上,即核仁組成中心上。核仁在細胞分裂前期消失,後期在染色體的核仁組成區重新形成。

核仁絲是合成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的場所。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到核仁包含分支和交織著的粗絲(核仁絲),包圍著由低密度小顆粒狀構成的一些微小體,絲狀和顆粒狀物質都可被核酸酶分解,而無定形基質可被蛋白酶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仁絲
  • 場所:合成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
  • 利用:電子顯微鏡
  • 包含:分支和交織著的粗絲(核仁絲)
作用,物質,

作用

核仁絲是真核細胞核仁中最主要的一種蛋白質,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包括調控核糖體的生物合成與成熟、參與細胞增殖、生長、胚胎髮生、胞質分裂、染色質複製、核仁的發生以及抗細胞凋亡作用。核仁素可作為多功能穿梭蛋白穿梭於細胞漿和細胞核之間,甚至表達在細胞膜上,如腫瘤細胞免疫細胞以及血管內皮細胞等,這種細胞膜表面核仁素可充當多種蛋白分子、細菌、病毒的受體或共受體,並介導這些配體的生物學效應及病原微生物對宿主細胞的入侵。

物質

非胞漿性(異物性)
核內包含物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在真性糖尿病時,肝細胞核內可有較多糖原沉積。在常規切片製作過程中,糖原被溶解,核內出現或大或小的空洞(糖尿病性空洞核)。在鉛、鉍、金等重金屬中毒時,核內亦可出現絲狀或顆粒狀真性包含物,其中有時含有相應的重金屬(如鉛中毒時)。此外,在某些病毒性疾病如DNA病毒感染時,可在電鏡下檢見核內病毒顆粒,如聚積成較大集團(如巨細胞包含體病),則亦可在光學顯微鏡下檢見,表現為較大的核內包含物。
核仁的改變
核仁(nucleolus)為核蛋白體RNA轉錄和轉化的所在。除含蛋白的均質性基質外,電鏡下核仁主由線團狀或網狀電子緻密的核仁絲(nucleolonema)和網孔中無結構的低電子密度的無定形部(pars amorpha)組成。核仁無界膜,直接患浮於核漿內。形態上和生物上核仁由3種不同的成分構成:①原纖維狀成分,內含蛋白質及與其相結合的45S-rRNA;②細顆粒狀成分,主要由12S-rRNA構成,為核仁的嗜鹼性成分;③細絲狀成分,僅由來自胞漿的蛋白質構成,穿插於整個核仁內。3種核仁成分的空間排列狀態可反映細胞的蛋白合成活性,例如:
殼狀核仁:原纖維狀成分集中位於核仁中央,細顆狀成分呈殼狀包繞於外層。這種細胞的合成活性甚低。
海綿狀核仁:這種核仁的原纖維狀與細顆狀成分呈海綿狀(或線團狀)排列。這種細胞的合成活性升高。大多數所謂的“工作核”具有這種核仁。
高顆粒性核仁:由海綿狀核仁轉化而成,原纖維狀成分幾乎消失,核仁主要由顆粒狀成分構成,故組織學上呈強嗜鹼性,細胞的合成活性旺盛。這種核仁常見於炎症腫瘤細胞
低顆粒性核仁,與上述高顆粒性核仁相反,這種核仁的細顆粒狀成分銳減,故電鏡下原纖維狀成分顯得突出,電子密度較低。這種核仁常見於再生時,因此時細顆粒成分(rRNA)過多地被胞漿所利用。
分離性核仁:超微結構上3種核仁成分清楚地互相分離,原纖維狀和細顆粒狀成分減少。這種核仁變小,無活性,常見於核仁轉錄過程被抗生素、細胞抑制劑、缺氧和蠅菌素中毒等所完全阻斷時。
由此可見,核仁的大小和(或)數目的多少常反映細胞的功能活性狀態:大和(或)多的核仁是細胞功能活性高的表現,反之則細胞功能活性低。
核仁素在小鼠胚胎帽狀期牙胚發育過程中的特異性表達,並推測其可能的生物學作用。方法採用原位雜交和免疫組化方法分別檢測核仁素mRNA和蛋白在小鼠胚胎第15天(E15)發育牙胚中的表達。核仁素和TUNEL的雙重螢光染色觀察核仁素與牙胚中凋亡細胞的關係。結果核仁素mRNA和蛋白主要表達於E15牙胚中的頸環、內釉上皮及其下鄰接的牙乳頭部分;核仁素蛋白還存在於原發性釉結節和基底膜之中。雙重螢光染色顯示,核仁素的分布與原發性釉結節中凋亡細胞的位置不重合。結論在帽狀期牙胚中,核仁素mRNA與蛋白的表達並不完全一致。核仁素蛋白在基底膜中的表達提示其可能通過參與內釉上皮與牙乳頭間充質的相互作用而影響牙胚的形態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