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海峽

柔佛海峽

柔佛海峽,新加坡海峽北部一水道。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柔佛州之間(東經103度48分,北緯1度28分)。長50公里,寬1.2~4.8公里,馬來西亞柔佛巴魯和新加坡兀蘭之間有鐵路和公路堤道相連線。

東部有新加坡的烏敏島德光島,與新加坡東北海岸樟宜海軍基地之間為一深水水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柔佛海峽
  • 外文名:Johore Strait
  • 其他名稱:塔布羅海峽(Selat Tabrau)
  • 地理位置馬來半島新加坡島之間
  • 長度:全長約53公里
  • 寬度:寬1.2~4.8公里
名稱,中文名稱,英文名稱,馬來西亞語名稱,地理位置,

名稱

中文名稱

柔佛海峽

英文名稱

Johore Strait

馬來西亞語名稱

塔布羅海峽(Selat Tabrau)

地理位置

亦名“特布勞峽”或“新加坡老峽”。位於馬來半島與新加坡島之間。全長約53公里。被新柔長堤分為東西兩段:西段長約24公里,一般寬1,400米,水深6—7米;東段長約29公里,寬1,800—2,000米,水深12米。是古代來往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帆船航道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柔長堤閘門被填,航道中斷。
新馬1995年已簽訂協定,在柔佛海峽水域劃分國界: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在1995年8月正式簽訂協定,劃分柔佛海峽水域的國際界線。這項協定將不受未來發展計畫的影響,包括填海計畫。
柔佛海峽柔佛海峽
柔佛海峽柔佛海峽
這項協定當時是由外交部長賈古瑪教授和當時的馬國外交部長、現馬國副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正式簽署。兩國外長也交換了協定檔案,經過14年談判的柔佛海峽水域國界劃分協定,自此生效。
新加坡和馬國是在經過多次會議和聯合展開水道勘測之後,於1994年10月在吉隆坡達成這項協定。新馬雙方是根據1927年海峽殖民地與柔佛領土水域協定書,劃定柔佛海峽上的國界。
阿都拉當時在簽約儀式過後對記者說,早在1971年底,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便開始關注兩國在柔佛海峽水域進行填海工程,以及海峽污染所引起的問題,雙方認為有必要探討在海峽水域劃上準確國界的問題。他強調,協定的簽訂將解決同航行和船運有關的問題,這包括導航、捕魚、海關執法、水源污染控制等,而雙方也能在已明確界定的所屬水域中執法和推行相關的計畫。
在1995年簽訂協定之前,新馬向來都是按照1927年海峽殖民地與柔佛領土水域協定書所劃定的一條“假想線”,作為新馬兩國在柔佛海峽水域上的國界。
當馬國首相馬哈迪醫生在1981年訪問新加坡時,便同當時的新加坡總理、現內閣資政李光耀達致協定,由新馬兩國根據柔佛海峽水域勘測的結果,制定兩國在這個水域的界限。這個界限將不會隨航行水道的改變而更動。
新馬兩國在1982年聯合展開為期一年半的勘測工作,過後兩國官員便按照有關的結果,準確的把新馬兩國之間的國界劃出。
兩國在1995年簽訂劃定柔佛海峽水域國界的協定後,曾特別發表聯合聲明說,這項協定的簽署,顯示兩國關係邁入重要里程碑,同時也象徵了這兩個鄰國密切及友好的關係。外長賈古瑪教授在儀式後曾強調,劃定明確的國界是重要的,它有助於同鄰國維持良好的關係。新馬兩國劃定柔佛海峽的水域國界後,將能減少因國界不明而可能出現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