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鹿圖

柏鹿圖

《柏鹿圖》是清代畫家沈銓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蘇州博物館。

此圖繪在柏樹之下、溪流岸邊,兩隻梅花鹿一立一臥,均仰視遠方。圖中鹿的描繪十分工整、細膩,山石的點染、溪波的勾勒也有類似筆調,尤為細緻而並非完全寫實,畫面既真實又不泥於細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鹿圖
  • 作者:沈銓
  • 創作年代:清代
  • 規格:縱98 .2厘米,橫47.2厘米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蘇州市博物館
  • 幅式:立軸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場面雄奇壯闊,波濤洶湧的溪邊,在坡石平地處,幽憩著兩隻梅花鹿:其中一隻雄性的梅花鹿屹立於坡上,二足著地,前左腿略微彎曲上提,仰首遠眺,汲角往後,短尾微翹,背復部梅花斑紋清晰可見;另一隻雌性梅花鹿,臥伏于山石上,兩耳聳立,伸著脖頸,雙目遠視,畫面下端為山石橫臥,山石下急流滾滾,波紋起伏。在畫幅右側下坡石後,一棵巨大的柏樹拔地而起,樹幹粗壯,枝幹曲直向上,虬枝盤旋,相互交織在一起,其中有數枝橫入畫幅左側和中部。在畫幅打上側款署“乾隆丙寅二秋”即1746年。

創作背景

柏、鹿均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物,由題款可知,此圖是沈銓為友人祝壽而作,也是其翎毛走獸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圖為畫家於65歲時的作品,正是老到成熟時期所作。

藝術鑑賞

此圖極為清麗活潑。畫面內容是柏樹下、溪流畔的風景,兩隻梅花鹿一立一臥,神態悠然,動態生動,極是傳神。最為引人注意的是鹿的描繪,十分工整、細膩,山石的點染、溪波的勾勒也有類似筆調,十分細緻而並非完全照抄寫實,顯得畫面既真實又不泥於細節。
畫家所作筆墨用意有二:其一,橫出的柏樹枝葉,使上端牢曠的畫面得以填補,起到了使畫面構圖充滿和平衡作用;其二,濃密枝葉形成大片的樹蔭,正是梅花鹿憩息最好去處和場所。在古柏後有石壁遠崖,隱約可見山澗泉水順流而下,匯聚在寬闊無際的江河中,構成一幅清麗嫻雅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作者在創作此畫時,特別注意虛筆在背景處理中的運用,虛實相生,陰陽分明,賦色妍麗清雅。此畫題材富有吉慶寓意。

作者簡介

沈銓(1682—約1760年),字衡之、衡齋,號南蘋、南評,浙江德清人,一作吳興人或作雙林鎮人。工寫花卉翎毛,設色妍麗,畫人物得不傳之秘。亦工書法,善行、楷、隸、篆,筆力遒勁,骨氣洞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