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皋

枚皋

枚皋[gāo](公元前153年—?),字少孺,淮陰(今江蘇淮安)漢賦大家枚乘庶子,生於梁國睢陽(今河南商丘),生年大約為吳、楚反後一年,即漢景帝四年,卒年不詳,他的母親是枚乘在梁國娶的小妾。

基本介紹

  • 本名:枚皋
  • 字號:字少孺
  • 所處時代:西漢梁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職業:文學家、漢賦作家
人物信息,個人簡介,時代背景,馬遲枚速,卑賤之命,著作,聰明好學,更多史事,枚乘信息,人物評價,

人物信息

枚皋,西漢辭賦家枚乘之子,17歲時上書梁共王,被召為郎。後因罪亡命長安。漢武帝聽說,請面試賦,拜為郎,曾使匈奴。後長期作武帝文學侍從。枚皋以文思敏捷著稱,漢武帝有感令侍從作賦,枚皋總最先作好。班固說他“為文疾,受詔則成,故所賦者多。”枚皋是多產作家,所作之賦有名的就有120多篇。
枚皋枚皋
西京雜記》:枚皋文章敏疾,長卿製作淹遲(司馬相如字長卿),皆盡一時之譽。而長卿首尾溫麗,枚皋時有累句,故知疾行無善跡矣。揚子云曰(揚雄字子云):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用枚皋。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冊,用相如。

個人簡介

枚皋(公元前153年—?),字少孺,枚乘庶子,是有名的漢賦作家。當年枚乘從梁國重歸故里時,枚皋的母親不肯相隨,於是枚乘留錢給枚皋,讓他陪伴母親。枚皋深受父親薰陶,自幼愛好文學,並且善於辭賦。十七歲那年,他上書梁共王,梁共王非常賞識他的才學,便召他為郎。
三年後,枚皋因遭受讒言獲罪,家室被沒收,他隻身逃到京都長安,幸逢大赦,他就上書北闕。當初枚乘病死後,漢武帝曾下詔尋找他的後代,枚皋自陳是枚乘的兒子,漢武帝喜出望外,便立即召見,並命他當殿作賦。枚皋才思敏捷,下筆立就,從此深得漢武帝的寵愛,不久便拜他為郎,後來還派他出使匈奴。此時的枚皋可說是平步青雲,但是他並不迷戀權勢,苟合時尚;相反,史載他“不通經術”,這在當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勢下,就更加顯得可貴了!
西漢辭賦西漢辭賦
枚皋不同於當時一般文人之處還表現在他談吐滑稽,不拘禮節,經常在漢武帝面前調笑取樂,但是只要有機會,他便直言切諫。當漢武帝濫用人力物力,修建奢華的上林苑時,他就曾和東方朔一起上書反對。《漢書.藝文志》說枚皋有賦一百二十篇,確實是漢賦的一個多產作家,不過其成就比起枚乘來,自然遜色多了。今淮安河下有枚亭、枚公河、枚里街,皆為紀念枚氏父子。

時代背景

漢代立國之後,社會由戰亂轉為安定,農業獲得穩定發展,國力不斷增強。與此相伴隨的,是文化事業和文學藝術再度繁榮。漢代君臣多為楚地人,他們在將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和審美感受付諸文學時,便自覺不自覺地採用了《楚辭》所代表的文學樣式,從而創造出漢代文壇獨具風貌的賦。中國文學發展中一段輝煌的歷史便由此展開了。漢王朝立國之初,天下尚未安定,以劉邦為代表的統治者對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認識,劉邦曾明確表示不喜歡《詩》、《書》。陸賈首先指出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出色的政論文啟發並引導最高統治者總結前代王朝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同時,陸賈也運用賦抒發情志,為漢代文學創作揭開了序幕。
漢人風貌漢人風貌
漢代初期的作家多具備陸賈那種精神、氣質,他們集縱橫家、文學家的品格於一身。他們的修養、素質對漢初文學風貌的形成影響至深。同陸賈最為接近的作家當屬賈誼,他是促進漢代文學繁榮期早日到來的最重要的作家。漢初為鞏固剛剛建立的政權,劉氏集團先後消滅了具有實力的異姓諸侯,而廣建同姓諸侯。這些劉氏宗親不具備秦以前諸侯那樣獨立王國的地位,卻也具有相當強大的勢力。他們不能像戰國諸侯那樣開疆拓土,於是,便向著經濟、文化、享樂方面發展。此時的諸侯國,還有養士的遺風。大國諸侯多禮賢下士,延攬人材。當時諸侯國的賓客除在政治、邦交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之外,更多的人則將注意力轉移到文學方面。漢初的劉氏宗親多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劉氏子孫以文學見於歷史記載者有多人。
梁孝王去世和漢武帝繼位,是漢代文學由初期進入盛期的轉折點。它掀開了漢代盛世的帷幔,同時,也開始了漢代文壇的新紀元。武帝少時即好文學,即位之後,對文學之士的親幸,對文學事業的熱心推動,為前代君主所不曾有。於是,一時文壇俊傑,集中在武帝周圍,形成一個龐大的文學侍從群體。這個時期,不僅作家隊伍壯大,所作賦的數量也多於其他時代,而且作品題材廣泛,藝術水平較高,特別是出現了一批足以代表這個輝煌時代的作家。武帝朝的文壇,是漢代盛世景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光輝的一頁。枚皋是漢代文壇成果最多的作家。他是枚乘的庶子,武帝拜為郎。他不通經術,詼笑類俳倡,為賦頌好嫚戲。然而才思敏捷,從侍左右,武帝有所感,輒使賦之。皇子生、從行至甘泉宮、封泰山等大事,以至於獵射、馭狗馬、蹴鞠等,無不入於作品中。皋應詔而賦成,故所作賦數量過於他人,史稱其作品可讀者百二十篇,此外尚有數十篇。他的作品不以諷喻諫說為宗旨,表現出有別於傳統的審美情趣和文學觀。然其作品多匆促而就,缺少錘鍊,故後世罕有流傳。在枚皋、東方朔等文學侍從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了漢代文壇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
枚皋故里枚皋故里

馬遲枚速

卑賤之命

枚皋字少孺,枚乘的庶子,生於梁,生年大約為吳、楚反後一年,即漢景帝四年,卒年不詳,他的母親是枚乘在梁時所娶小妾。乘東歸,小妾不肯同行,乃分給他錢數千,與母留居梁。年十七,(約公元前一三七年)上書梁共王,(孝王子,即沒於是年)得召為郎。後因得罪家室沒入官,皋就逃長安。遇赦,上書自稱枚乘子。武帝得之,大喜,拜為郎。皋所作辭賦,都出以俳優嫚戲的態度,與東方朔同以滑稽得武帝歡。所以開帝雖加恩遇總肯給以高官厚爵,而只似優伶般養他們。

著作

他的著作很多,可分為二類:一是雖詼諧,還可以讀的,有百二十篇,一是因其嫚戲而,致不可以讀,尚有數十篇他也自知他不該這樣,所以他常說所作不及司馬相如,但他天才高,作文速,和相如相反,故當時有“枚速馬遲”的呼號。 枚皋以文思敏捷而著稱。可以“倚馬作露布”就是倚著軍馬寫軍事文告,一揮而就。淮陰人引以為豪的“馬上文,胯下武”者,這“馬上文”說的是枚皋,“胯下武”指的是韓信
西漢著名文學家枚乘之子枚皋,曾侍梁恭王為郎。後到長安,為漢武帝文學侍臣,枚皋不通經書,詼諧調笑,甚得武帝寵幸。常從武帝東,獵射嬉遊之際,帝每有所感,即命其作賦。枚皋才思敏捷,受詔即成,所賦甚多。同時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佳於枚皋。梁代張率奉命作《待語賦》,梁武帝讀後贊道:“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金馬,漢宮門名。後因以“馬遲枚速”、“馬工枚速”或“馬遲枚疾”,喻文人才性各異。

聰明好學

枚皋自幼受父薰陶,愛好文學,善於辭賦。17歲上書梁王,被召為郎。西漢後元三年(前141年),遭讒害獲罪,隻身逃往長安。漢武帝得知枚皋是枚乘之子後,便召見他,讓他作《平樂館賦》,見他得到枚乘賦學真傳,便拜他為郎中,隨待左右,與司馬相如東方朔等平列。漢武帝每行幸、巡守、遊歷,必詔枚皋侍從,如有所感,即令其作賦。枚皋在長期奉制的過程中,練就了一腔急才,速度快得驚人,遠遠超過了司馬相如,他才思敏捷,一揮而就,人以“馬上文”稱讚他。

更多史事

枚乘信息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少父子以俱負盛名著稱,其中最早的還要數西漢的“二枚”──枚乘及其子枚皋,他倆都是著名的辭賦家。
枚乘枚乘
枚乘故居座落在肖家湖畔。枚乘從小對文學就有著濃厚的興趣,後來他寫辭賦出了名,就離鄉遠遊尋求生活的出路。不久,他來到了物阜豐的廣陵,在吳王劉濞言中當了一名郎中(文學侍從)。枚乘不僅善於文辭,而且富有膽識,當他得知吳王劉濞醞釀反叛漢朝廷時,便及時上書勸阻,但劉濞不予理睬,他就毅然離吳投梁,被梁孝王劉武奉為上賓,為了維護統一,制止分裂,枚乘再一次上書諫阻吳王,但吳王一意孤行,仍然不予理睬。公元前154年,劉濞聯合其他六個王國起兵反叛中央朝廷,結果僅僅三個月時間,就被漢景帝平定了下去。由於枚乘屢次上書,所以他善諫的聲名大著,漢景帝任命他為弘農都尉,但他不樂意擔任地方官吏,覺得還是作賦論文自在,於是稱病辭官,復回梁國。梁孝王劉武的賓客都善作賦,但以枚乘為最高。劉武死後,賓客盡散,枚乘回淮安老家居住。漢武帝劉徹做太子時就已仰慕枚乘的名聲,待到即位以後,特地用“安車蒲輪”徵召他到京城長安去,此時枚乘已年邁體衰,結果病死在途中。《漢書.藝文志》著錄枚乘賦九篇,其國的《七發》是他的代表作。

人物評價

作為一代文學的漢賦,其價值雖然不足以比楚騷,後不足以比唐詩,但是自有其特點和影響。同樣作為一代辭賦家的枚乘、枚皋父子,其造詣雖然前不足以比賈誼,後不足以比揚雄,但是他們確實為漢賦的形成主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枚皋枚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