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堯俞

林堯俞(1558-1626),字咨伯,號兼宇。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明神宗萬曆十七年(1589)進士。他久居翰林,歷官南京國子祭酒禮部尚書。以居官端直,不阿閹黨威勢而聞名於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堯俞
  • 出生地:莆田(今福建莆田)
  • :咨伯
  • 朝代:明
家世,生平,勤奮好學,恭慎履職,剛正不阿,恭敬勤勉,簡儉清貞,

家世

祖父林應采,以鄉薦授瓊山(今屬海南)、建平(今安徽郎溪縣)兩縣縣令,俱有惠政。以循良著聲擢南寧(今屬廣西)府丞。父林焲章,以鄉薦任永平(今河北盧龍縣)府丞,清慎敏乾,備極勤勞。在一次兵變中,以單騎定變之功,為當道所倚重,推用刑部員外郎,不久進湖廣按察司僉事,以戰功獲朝廷賞賜,優先晉級。

生平

勤奮好學

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林堯俞生於莆田仕宦之家。自幼聰敏好學,生性樸直,才藝為里人所矚目。
神宗萬曆十七年(1589),林堯俞登進士第,改庶吉士,讀書翰林,潛心大業。對古今治亂與政治清明時代的典章故實,苦心探究揣摩,不遺餘力;對於翰林官員的榮光華貴之事,則置於次要,不屑於爭名爭利。凡遇入值帝王起居,教習內書堂,主考禮部會試,冊封藩王等差事,無不恭慎周詳。翰林院為清要之地,親近帝王,職重恩厚,一般而言擢用較快,故為朝士所榮。林堯俞任職十年之後,方調任東宮詹事府贊善(以諷諫太子為職),留滯之久,在莆陽翰林官員中尚不多見。
萬曆二十七年(1599),林堯俞請假探親歸莆,又相繼服父、母喪,居家八年之久。萬曆三十五年(1607),由吏部左侍郎楊時舉薦,起補原官,轉任東宮左諭德兼侍講。次年,轉南京國子祭酒。此職是當時翰林所輕視的一個職位,堯俞卻曰:“吾先人嘗為國子先生,視南司成(指南京國子監祭酒)如天上,寧(難道)不足(滿足)耶?”自動請行。由於當時有奸佞為了謀求拜相,不惜傷害諸前輩,堯俞連章乞退,以避其禍,杜門達十四載之久。
林堯俞居家期間,致力於經世之學,無片字入京請託求官,而以纂修郡志、倡新文廟為居里要務。其間,嘗促使開通修復自莒溪直達九鯉湖的觀光小道,方便遊人觀瀑,還修建涵江雁陣塔及一些廟宇。

恭慎履職

熹宗天啟元年(1621),熹宗朱由校蒞政,特起林堯俞為禮部侍郎,掌管國子祭酒事。林堯俞堅辭未允,起程途中再次自陳所請。熹宗溫旨慰勉,旋以禮部左侍郎還部,不久拜禮部尚書
林堯俞掌禮部,恭謹虔誠,持心清正,夙夜不懈,章程法度,燦然明備。他領銜纂修《禮部志稿》一百卷,涵蓋禮部及所屬各司職掌,尋流溯源,敘述詳瞻,貫通典故,考訂舊聞,頗有可觀,實為禮部工作指南與處事法則。讀書系延聘松江府生員俞汝楫入局主筆。
林堯俞於禮部任上,凡郊祀祭天,幸學祭孔,宮殿皇陵落成,皇族冊封選婚,編纂皇朝實錄,考試選舉,以及宗藩、四夷冊封進貢等大禮,皆酌古準今,有序舉行,不違條例。每有面恩致詞,神意安詳,威儀嫻習,為群臣所矚目,贏得君心嘉許。本部章疏文檄繁多,皆親手創撰,文質兼備。時《光宗實錄》編纂完成,草擬御製序文,有“金滕無圭璧之祈,靈藥寡瞑眩之效。”等語,意為物無完好、藥無奇效,頗為權貴所不悅。
林堯俞在禮部尚書任上,尤其注意遵從祖制,抑制權貴勢力,杜塞請託行為。處事公正,忠直敢言,不以個人去留為意。
選侍(挑選入宮的侍女)李氏擬封號,林堯俞援引典章,認為宜予稍緩,俟皇八妹選婚之日另議未晚,抑制了李氏對熹宗的控制,而為用事者側目。朝鮮國李輝幽廢其主李倧,島帥毛文龍為請封號。時朝議欲從毛文龍所請,欲借李輝以牽制東部的緊急局勢。林堯俞力持不可,移檄屬國朝鮮,以君臣大義譴責之,待其具約成案而罷。

剛正不阿

天啟三年(1623),明熹宗降旨選用太監,所增名額超過祖制。林堯俞多次上疏力爭制止,疏中援引祖制訓詞後,又針對宦官專政弄權之弊,指出:“願垂履霜之戒,毋啟旁落之端,便嬖惟供乎使令,繼述允成乎大孝。”切諫以前朝宦官專政的慘痛教訓為戒,勿開皇權旁落之門,觸撓逆璫魏忠賢。
先是,魏忠賢對林堯俞頗為敬慕。林堯俞善於書法,忠賢修建府第時請他書匾,林堯俞不應。魏忠賢遂矯旨命書,林堯俞不得已承旨,大書“畏天堂”三字,並題曰:“禮部尚書某奉旨書”。忠賢拿出餅食,自稱親手製作,欲加拉攏。林堯俞以南人不慣麵食辭卻。到忠賢見堯俞上疏後,對他更是怨恨不已,多次對別人曰:“林宗伯無意綸扉一席地耶?何遽張拳相向?”林堯俞聞之,笑謝曰:“予知祖制,不知其他。”
到了選用太監之日,魏忠賢援引故事,欲居中座。林堯俞早就預先告知胥吏,騰空堂中席位,移席於兩柱間,並於堂中設香案。忠賢見狀,甚為惱怒,曰:“欽遣吾儕,例應中座,部院居次。奈何今廢例乎?”林堯俞正色曰:“公等原由本部選進,安可一旦入選,便相躋踏?”魏忠賢傲氣頓挫,竟令撤去所有席位。魏忠賢與客氏相好,狼狽為奸,懷沖太子之誕時,機謀詭秘,幾乎危及母后張氏。來堯俞對熹宗身邊的一二個侍從,列舉古今順逆報應事例,曉之以理,太監們才比較安分。
魏忠賢是明代宦官專政最為瘋狂兇殘的一個,自號九千歲,親自提督廠衛(東廠與錦衣衛),殘酷至極,人們避之惟恐不及,林堯俞卻一再與其鬥爭,顯其膽略與智慧。林堯俞又作《詠炭》詩,辛辣嘲諷魏忠賢及其阿附者,詩云:“正是高寒欲雪天,聊為置汝鐵爐前。休嫌面目皆成黑,也道薰蒸暫有權,殘灸冷漿爭附熱,垂簾閉戶苦多煙。應知倏忽陽和候,變作寒灰火不燃。”為人所傳誦,魏忠賢聞之,益恨林堯俞。

恭敬勤勉

林堯俞掌禮部,恭敬勤勉,盡心守職,不失風度,為熹宗所敬重加愛。主持慶陵工程時,相度獨勤,周行霜雪中,不憚勞苦。熹宗駕幸太學時,車駕到雷園橋時擁塞,一時引導隨從的大臣踉蹌失次。林堯俞奏對趨蹡,不失常度。郊祀祭天時,林堯俞為前導,熹宗步伐甚速,回頭見林堯俞被護駕的侍從們阻塞,不得前行,佇立以待,並告誡侍從讓路。一日,林堯俞恭進大祝冊,自中御道直抵皇極門,熹宗起身接冊,覽閱良久,親自送堯俞下殿階。
林堯俞每逢主持頒歷、受璽、進呈實錄,面對帝王,吐音洪亮,盤辟周旋,悉中規矩,熹宗為之肅然,往往受到褒獎。諸大禮儀完成後,堯俞的官邸里賜物相望。累加太子太保,誥贈三代,禮數優異。
天啟五年(1625),鑒於魏忠賢閹黨之禍益熾,林堯俞去念迫切,堅意乞歸。熹宗屢加慰留,林堯俞情辭益加懇切,準予告假,驛傳車馬送歸。

簡儉清貞

林堯俞歸莆後,於城南南溪嶺建別墅,名曰南溪草堂。又建留雲閣,與名僧、故友染翰賦詩,以為樂事。其《南溪》詩云:“才得名山便卜居,況兼雲水稱樵漁。自知邱壑生來相,好讀神仙方外書。舊堰廢塍依作沼,松蘿藤蔓葺為廬。鵁鶄溪上間相傍,城市龐公跡漸疏。”其二云:“斜風細雨半春潮,濯濯新栽嫩柳條。地迥誰留鶯不去,人閒兼喜鶴能調。松花餉客過寒食,邛竹尋僧度野橋。試問雲芽今茁否?龜山此路不曾遙。”
友人林元霖和詩,論堯俞辭官居鄉清閒自在的神情逸致。詩云:“得閒風月真成主,無恙溪山解待人。憑他兜子(無廂軟轎)來往還,誰知尚書自在身。”
林堯俞歸莆的次年,臥病不起。其為人簡儉清貞,臨終遺囑曰:“衿(衫)帽惟時,含斂不施,欲造(到)極樂之國,以登兜率之天(天界)。”遂謝世,終年六十九歲。贈少保,諡文簡。其墓位於涵江區涵西辦蒼林村前黃自然村,於1958年毀,今存石翁仲、石馬、石虎,規模較大,當地民眾稱為林尚書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