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風箏

板子風箏

板式風箏,又叫“板子風箏”、“拍子風箏”,是一種運用廣泛、十分普遍的中國傳統風箏,也是最早用於競技和比斗的風箏。此類風箏升力片邊緣都有骨架支撐,形成板狀的結構,因此被稱為板式風箏。它的主體是單層或雙層的平面升力片,多為軸對稱的幾何形狀,也可以是接近對稱的不規則形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子風箏
  • 別名:平面形風箏
  • 類型臉譜風箏、雙魚風箏、青蛙風箏
  • 特色:品種繁多,形式不一
風箏介紹,歷史典故,分類,選材工藝,濰坊風箏,

風箏介紹

板式風箏結構簡單穩定,扎制工藝簡單,飛升性能好。因此,板式風箏不但受到手工愛好者的歡迎,也甚至被加入部分地區的活動教材當中,還經常被當做“領航風箏”,牽引其他風箏或裝飾物升空。此外,風箏的板式結構便於進行藝術創作,也是一種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工藝品風箏。
八仙過海八仙過海
板式風箏品種繁多,形式各異,其中最有有代表性的是八卦風箏和濰坊城派的“魚戲蓮花”、“連年有餘” 及板式蟬風箏。
和其他類別的風箏(硬翅風箏串式風箏等)相比,板式風箏缺少特定的泄風面,因此,為了提高板子風箏的飛升性能,通常會在風箏的尾部加長穗子或布條、紙條,以保持平衡;也有風箏藝人選擇用線對風箏的骨架進行調整,做出弧面泄風。

歷史典故

據傳,韓信密謀反漢時,想挖地道到未央宮,便命人用絲綢做了一個板子風箏,以此測量到未央宮的距離。
魯迅在《風箏》一文中提到的“瓦片”風箏是結構最簡單的風箏,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娛樂性風箏,多帶有尾巴,“南方農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稱‘箏子’,又叫‘屁簾兒’”。

分類

板式風箏的結構、題材、用途的範圍比較廣,因而有不同的分類。
1、結構:按結構的封閉情況來看,可以把板式風箏分為硬板、軟板兩類;按層次可分為單層板式風箏和多層板式風箏;按形狀可分為:菱形、方形、圓形等對稱的平面圖形,或者芭蕉扇、八卦等不規則圖形。
2、題材:板式風箏的題材廣泛,從花鳥蟲魚到人物故事都可體現,最典型的有八角形八卦板式風箏(如濰坊工美博物館所存的《八仙過海》),老濰縣的板式蟬風箏等。
3、用途:作為現代用途最廣的風箏,板式風箏已被套用於廣告、文娛、競技等領域。

選材工藝

1、板式風箏骨架的選材製作:風箏骨架的材料必須有一定的彈性、韌性和強度,並且質量要輕。風箏的發源地——濰坊起先缺少竹料,最開始是用葦子和高粱桿等製作風箏的,後來則以各種竹材(毛竹、桂竹等)為主、葦子等為輔扎制風箏骨架。現代也用木料、玻璃纖維和碳纖維的複合材料或輕金屬製作風箏骨架[4]。
2、風箏蒙面的選材製作:風箏蒙面要求材料強度大,韌性高,透氣量小,一般可選用宣紙等傳統材料或無紡布、格子布等新型材料。
3、風箏的裱糊:需根據紙張或布料的紋理進行裁剪和裱糊,多採用“切邊”“卷邊”,以增加黏合強度。因板式蒙面受力大,必要時也可以採用“縫邊”或“粘邊”,以保證蒙面和骨架的貼合。
4、選色、繪製:根據風箏的用途,應當選用不同的顏色和材料。通常要求選擇質輕、顏色亮麗、持久、溶於水的繪製材料。傳統的風箏顏料有鍋煙子、花青紫膏等。現今使用較多的有品色彩色墨水、印刷色等。

濰坊風箏

在中國風箏當中,濰坊風箏歷史悠久,並將國畫技巧融入到了風箏的繪製當中,形成了極具欣賞價值的“城派”工筆畫風箏。近年來,濰坊工美將“城派”的板式風箏進行了搶救式挖掘,傳承和發揚了濰坊傳統風箏,在風箏題材、造型上多有突破和創新。
土行孫土行孫
傳統的濰縣板式風箏有蟬風箏和魚戲蓮花風箏。濰城的人們認為,蟬是吉祥的象徵,遂用誇張與寫實結合的手法創作了單翅蟬、雙翅蟬、活眼蟬等,富有趣味。
“城派”風箏藝人擅長作工筆人物板式風箏,多繪以神話傳說中的故事場景和人物,進一步豐富了板式風箏的題材。此外,濰坊工美還對八卦風箏的形式做了創新,加上可以轉動的立體結構,既增強了風箏的穩定性,又增添了趣味;內容上,將八仙過海等繪到八卦風箏上,形神兼備,構圖巧妙,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