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胎髮毛筆製作技藝

東湖胎髮毛筆製作技藝

東湖胎髮毛筆製作技藝,流傳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的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湖胎髮毛筆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

歷史淵源

胎髮毛筆的製作起源於南北朝時代,盛行於唐代,至明朝南昌逐漸完善,百姓過狀元橋入狀元府,請狀元夫人梅香理胎髮制胎髮毛筆,高掛家中房梁之上,意為:“高中狀元,成為棟樑之才”,形成當地風俗習慣。之後由於市場需求,慢慢形成專業人士從業,流傳至今已有十一代傳人。

工藝流程

取材:嬰兒的第一次頭髮,即胎髮,胎髮自母體孕育而成。
工藝:胎髮毛筆則是將胎毛進行整理根尖對齊,經脫脂防腐等多重程式的處理後製作成毛頭。
筆桿選材:竹、木、牛角等多種,經浮雕透雕、微雕法鐫刻生肖、生辰八字、簡歷、父母姓名等信息。
胎髮毛筆製作系傳統手工工藝,有36道手工工藝程式,製作過程繁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