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旗魚

東方旗魚

東方旗魚為熱帶、亞熱帶海洋上、中層大型兇猛魚類。鱸形目(Perciformes)旗魚科(Istiophoridae)旗魚屬(Istiophorus)的重要食用魚和游釣魚。

分布於全世界熱、溫帶海域。吻延伸為長圓形,矛狀,與近緣種類如槍魚的區別是體較細長,腹鰭長,特別是背鰭寬大如帆。體深藍色,腹側銀白,背鰭亮藍而有斑點。體長約3.4公尺(11呎),重約90公斤(200磅)或更重。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旗魚的分類尚無定論,可視為一個種I.platypterus或幾個種。大洋性魚類,大連市沿海亦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方旗魚
  • :動物界
  • :鱸形目
  • :旗魚科
  • :旗魚屬
  • 分布區域:大洋性魚類,大連市沿海亦有。
  • 英文名:Sailfish
  • 日文名:バショゥカジキ
  • 價值:可食,少見
  • 別稱:芭蕉魚
  • 一般體長:2000~3000毫米
簡介,特徵,繁殖特點,旗魚簡介,

簡介

旗魚 ,又稱芭蕉魚。一般體長2000~3000毫米。為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魚類。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中部諸島,北至日本南部。中國產於南海諸島、台灣海域、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旗魚呈圓筒形,稍側扁;背、腹緣鈍圓,較平直。吻尖長,呈槍狀。眼小,側位。眼間隔寬平。口裂大,近於平直;前頜骨與鼻骨向前延長形成槍狀吻部,長於下頜,上頜骨向後伸達眼後緣下方。體被針狀鱗。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漸向下彎曲後作直線延伸至尾部。尾鰭分叉較深。頭及體背側青藍色,背側有橫排列的灰白色圓斑,腹部銀白色,除臀鰭灰色外各鰭為藍黑色,第一背鰭鰭膜上密布黑色圓斑。以小魚和烏賊類等軟體動物為食。
東方旗魚東方旗魚
東方旗魚(Histiophorus orientalis Temminck et Schlegel )為熱帶、亞熱帶海洋上、中層大型兇猛魚類。

特徵

第二背鰭與第一背鰭間有一段距離,第一背鰭前部鰭棘約為中部鰭棘長的1/2。體側具許多淡色斑。第一背鰭特別高大,帆狀。腹鰭較長,僅有一枚鰭棘,可摺疊入腹凹內,幾伸達臀鰭。除吻部裸露外,其餘均被針狀圓鱗,多埋於皮下。尾柄較細,每側有2個短而低的隆起嵴。吻向前延伸,長而尖,似劍形。胸鰭位低。頭、體背為青藍色。
旗魚旗魚

繁殖特點

雌雄魚容易區別,成熟生殖期的雄魚體色艷麗,處在發情階段的雄魚,體上星條紋散亂不齊;雌魚體色較暗,腹部寬大肥滿。產卵箱中要有水草、砂粒和增氧設備。雌魚排延續6-7天,每天10-20餘粒不等。然後撈出雌魚,留下雄魚,雄魚極其愛護後代。增氧器輕輕增氧,不要停止。1周左右,仔魚陸續破膜而出。
旗魚旗魚

旗魚簡介

游泳速度最快的動物:
旗魚旗魚
在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大西洋海域,人們曾經觀察記錄了旗魚的游速。有一條旗魚,用了3秒鐘的時間,遊了91.44米,合時速約110公里。
旗魚游泳的時候,放下背鰭,以減少阻力;長劍般的吻突,將水很快向兩旁分開;不斷擺動尾柄尾鰭,仿佛船上的推進器那樣。加上它的流線形身軀,發達的肌肉,擺動的力量很大,於是就像離弦的那樣飛速地前進了。
旗魚可算是動物中的游泳冠軍了,平均時速90公里,短距離的時速約110公里。海豚是游泳能手,時速約60多公里。但是,它卻沒有旗魚游得快。根據游泳速度記錄,次序是:旗魚、劍魚鮪魚、大槽白魚、飛魚鱒魚,然後才輪到海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