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關帝文化信仰

東山關帝文化信仰始於唐總章三年(公元668),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58個姓氏的將士到閩南開拓,為安撫和凝聚軍心,從祖籍中原河南引來了關公的香火,作為閩南海疆重鎮的銅山,關公的形象便在軍中倍受崇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關帝文化信仰
  • 創始時間:唐總章三年(公元668),
這種風俗,被歷代沿襲下來。按古例,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關帝上天,東山民眾恭送關帝上天,至過年正月初四日,恭迎關帝回歸。正月初五日子時,舉行關帝安位典禮。禮畢由本縣長官進第一炷香,抽第一簽,叩問本縣農、工、漁各業及百姓安泰、祈福消災諸大事。本縣長官祝畢,方由士民問卜。解放後,此例略改,由本地德高望重長者代表全縣士民進第一炷香,第一簽,為全縣祈福消災。
東山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位於銅陵鎮東麓,國家4A級“風動石景區”內,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帝廟分為三宮體三進式建築。依次是端門,前庭迴廊、大殿,面積680平方米。關帝廟的端門“太子亭”整體從構架到裝飾,美侖美奐,具有獨具的藝術魅力;石雕、金木雕刻、剪瓷雕等多出於歷代名家的珍品;大殿匾額清鹹豐皇帝御筆“萬世人極”,兩柱有明武英殿大學士,鄉賢黃道周親筆寫的木刻楹聯:“數定三分,扶炎漢平魏削吳,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志存一統,左熙明。降魔伏虜,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長聯對關公的一生,從其所為的精神境界做了精闢的概括。
台灣關帝信仰由東山傳入,東山關帝廟是台灣關帝廟的祖廟。
明末,鄭成功駐軍銅山,關帝成了軍隊的精神支柱,成了收復台灣的精神力量。在關帝的忠、勇、仁、義、信精神的激勵下,大陸軍民帶上關帝的香火,渡海做戰,在台灣人民的幫助下,終於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此時,關帝成了中國人民抵抗外來敵入侵的英雄,成了台灣人民頂禮膜拜的英雄神。20年後,施琅率領水師進軍台灣,施琅深知關帝忠勇義的巨大作用,同樣把東山關帝廟的香火帶上戰艦,帶到台灣。
關帝使海峽兩岸人民有了不可分割的神緣,有相同的關帝朝拜儀式:心禱、晉香、叩拜、三獻禮。東山“關帝聖簽”成了關帝溝通兩岸民眾的靈魂,每一首籤詩都有一個很生動地歷史典故,是古代燦爛文化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