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儲雙龍會

東儲雙龍會

東儲雙龍會是河北廊坊的傳統民俗活動。起源於何時不可考,據老會員講,是由王姓旺族組建。據記載,其祖輩可追溯到清光緒初年負責掌管雙龍會的王維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儲雙龍會
  • 地點:河北廊坊
  • 組建者:王姓旺族
  • 開始時間:清光緒初年
起源,表演,

起源

數百年間,雙龍會的傳延時斷時續,歷盡曲折。鼎盛時期,舞龍隊員和樂隊達一百多人。清光緒年間,武秀才王洵(號子誠)在雙龍會歷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健在的王國賢(88歲)、王品賢均師承於他。20世紀40年代,由於連年的戰亂和水災,致使雙龍會被迫中斷。直到1984年,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和現任會長王明賢及老一輩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停歇了四十多年的東儲村雙龍會才得以重新恢復,並多次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表演

雙龍會舞龍隊約由三十餘人組成。因舞龍不僅要有技巧,而且運動強度大,所以隊員多為年輕體壯的青壯年。即使如此,還要分為兩至三班輪換,九節龍九人,另加舞龍珠一人。引龍者手舉龍珠,龍跟著龍珠動作,上下起伏,呈“S”形滾動,還有各種結花、解花的變化,或騰躍、或滾動,或盤起、或穿插,不斷展示扭、揮、仰、俯、跪、跳、搖等多種姿勢,其套路有打場子、二龍戲珠、龍擺尾、單鑽龍尾、雙鑽龍尾、蹭龍搭尾、龍搭頭、懶龍翻身、大小圈、刮旋風、橫搭龍、別花柵欄、掃堂腿、金龍盤玉柱、盤龍、穿龍、單地掃堂腿、雙打掃堂腿、跳龍、掃場子等。如遇群龍並舞,其場面更加熱鬧壯觀,群情激奮。舞龍時配以民族打擊樂,由《瞎子放驢》、《竇娥》等十四首曲目組成。
舞龍的用意多為祈雨祈福、為娛神娛己、為彰顯力量、為興旺人丁。早在六朝時已有舞龍表演。在宋代的民間,舞龍風氣日盛。時至今日,舞龍不僅是一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民俗活動,更成為全中國及海外華人提高民族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表達愛國熱情重要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