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位於杭州西子湖畔,由杭州市民政局、園文局批准,籌建於2011年,2015年初建成開放,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是一家民辦非營利性專題博物館,以“傳承絲綢文化、保護歷史遺存”為宗旨,系統梳理杭州絲綢歷史發展脈絡,體現歷史信息的真實性、豐富性和傳統絲綢所承載的深刻內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 外文名稱:Hangzhou West Lake Silk Culture Museum
  • 類別:文化博物館
  • 地點:杭州西子湖畔
  • 竣工時間:2015年
  • 開放時間:2015年初
  • 館藏精品:春秋時期的銅針、紡輪、紡專等紡織工具
歷史背景,傳承絲綢文化、保護歷史遺存,杭州絲綢發展之路,部分藏品展示,絲綢商場,

歷史背景

杭州,素有“絲綢之府”的美譽。自古就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說法。其養蠶繅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那時杭州的先民就已經開始植桑、飼蠶、織帛和製造簡單的繅絲工具了。後歷經唐宋,杭州的絲綢產業逐漸興盛。至南宋定都於此,便已有了“杭州所出,為天下冠”的美名。早在宋朝年間,杭州的絲綢就行銷各地;到了明、清兩朝規模更大,織機數量多達上萬張,為此,朝廷還在杭州專門設立了一個“織造局”負責管理。其時,官營織機集中在紅門局(織造局所在地)周圍,而大量的民間織機則主要分布在城東艮山門一帶。艮山門外閘弄口建有機神廟,是絲織業集聚之地。
如今,杭州常年生產綢、緞、縐、錦等200多個品種、2000餘個花色,許多產品榮獲國家部優或省級優質產品獎,遠銷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傳承絲綢文化、保護歷史遺存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位於杭州西子湖畔,以收藏、展示、保護、研究、交流絲綢文化遺產為宗旨,秉承普及絲綢文化知識、服務社會公眾的建館理念,積極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博物館全年365天向公眾免費開放。自2015年5月30日開館以來,接待觀眾數十萬人次。

杭州絲綢發展之路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有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設有序廳、基本陳列廳、兒童體驗廳、臨時展廳等。
館內展示了從良渚文化開始杭州絲綢隨著朝代更替、跌宕起伏的發展之路。基本陳列以“絲綢之府——天堂杭州”為主題,以杭州絲綢發展史為主線,系統梳理歷史發展脈絡,層層遞進,著力體現歷史信息的真實性、豐富性和傳統絲綢所承載的深刻內涵。
追本溯源(良渚文化——唐):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過最為完整的原始織機構件。春秋戰國時期蠶桑生產因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大力倡導而快速發展。漢代,中國絲綢在技術、藝術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提花機的重大改進,絲綢品種、絲綢紋樣的豐富多樣,織物上出現吉祥寓意文字,西北絲綢之路的開通等等。馬王堆西漢大墓出土的絲綢珍品就證實了這一繁榮歷史。唐安史之亂後,全國蠶桑絲綢業的中心逐漸南移,杭州作為一個絲綢產區開始嶄露頭角。
吳越天堂(五代):吳越國王錢鏐以杭州為首府,實行“世方喋血以事干戈,我且閉關而修蠶織”的治國策略,出現“年年無水旱之憂,歲歲有農桑之樂”的盛世,使杭州成為在亂世中偏安一隅的“東南樂土”。
兩宋盛世(北宋——南宋):杭州納入北宋版圖,長江中下游所產的羅、絹等產量均為全國首位。南宋定都杭州後,杭州確立了“絲綢之府”的地位。
華貴天城(元明清):明清時期是杭州絲綢業快速發展、繁榮興盛的時期,有“日出萬綢、衣被天下”之譽,至清代江南地區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蠶絲產區和絲織業中心。
民國興衰(民國時期):杭州絲綢業進入盛衰起伏時期,民國初期的“實業計畫”中有發展絲綢生產的要求,使得絲綢行業發展尚屬順意。1930年後,受國內外經濟影響,絲綢業陷入危機,30年代中期才逐漸復甦。
現代成就(1949年2017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代杭州絲綢業經歷了波浪式的發展道路。第一階段,從1949年-1952年的三年多時間,基本上完成了恢復生產的任務;第二階段,從1953-1960年前後,全行業的生產和經濟效益達到新水平;第三階段,從1961-1965年,通過貫徹黨中央“八字調整方針”,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都創造了建國後的最高水平;第四階段,從1966年下半年到1976年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生產時開時停;第五階段,從1977-1999年,杭州絲綢行業進入改革開放和產業結構大調整的新階段;第六階段,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絲綢業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高科技電子產品的更新研發,使得織造工藝大大提高,絲綢圖案花樣百出,讓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手。

部分藏品展示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內藏有春秋時期的銅針、紡輪、紡專等紡織工具,各朝各代的桑蠶絲織錦殘片和保存完好的絲綢服裝,整個展廳展品豐富,布置典雅有序,一方面讓這些展品能被大眾了解,期望讓更多的團體、企業、遊客體驗到民族瑰寶——絲綢的無限魅力,另一方面也為各種歷史遺存藏品提供精心保護。
銅針: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紡輪: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紡專: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使用“紡專”進行紡紗。在我國各地的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里都曾經發現過大量的這種原始工具。所謂紡專,是由陶質、玉質或石質做成的圓形的一個“盤”,叫“專盤”,中間有一個孔,插一根桿叫專桿。紡紗的時候,先要把紡的麻或其它纖維捻一段纏在專桿上,然後垂下,一手提桿,一手轉動圓盤,向左或向右迴轉,就可以促使纖維牽伸和加拈。待紡了一定長度後,就把已紡的紗纏繞到專桿上去。這樣反覆,一直到紡專上繞滿紗為止。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帶鉤: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絲綢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大宜子孫”錦(殘片):漢(前202-220)
漢錦通常是經線顯花,稱為“經錦”。常見的花紋有雲氣紋、動物紋、花卉紋和吉祥紋。該殘片為一塊大宜子孫錦殘片。漢代織錦特別是雲氣動物錦中不少都織有銘文。正如這塊殘片,它非常典型的符合了雲氣動物錦的特徵,並織有銘文"大宜子孫"。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紅地聯珠對鳥紋錦(殘片):唐(618-907)
經線顯花和緯線顯花是區分漢錦和唐錦的方法。唐錦是緯線顯花,用二層或三層經線夾緯的織法,形成一種經畦紋組織。這件殘片以黃綠、藍色絲線顯花,按織物的組織結構和圖案排列來看,當屬於唐代早期的作品,類似的織物圖案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曾發現過。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聯珠飛馬紋錦(殘片):唐(618-907)
聯珠紋是唐代紋樣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非常流行,它是在團紋的四周邊上飾以若干小圓圈,如同聯珠,故名。用聯珠紋裝飾的織錦,稱為聯珠紋錦。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對鳥紋錦(殘片):五代-北宋(907-1127)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丈藍色雲蝠紋妝花緞龍袍:清(1644-1911)
清代皇帝穿用的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之分。皇帝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圓領,右大襟,馬蹄袖,有扣絆。古時稱帝王為九五之尊。九、五兩數,通常象徵著高貴。清朝皇帝的龍袍繡有九條金龍,位置為:前胸和後背分別有一條正金龍,下面前後分別有兩條行金龍,肩部左右兩側分別有一條金龍,右面內襟裡面還有一條行金龍。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打籽繡風憲官補子:清(1644-1911)
風憲官,是指監察執行法紀的官吏。語出:《明史·刑法志一》:“初詔內外風憲官,以講讀律令一條,考校有司。”《六部成語·吏部》:“風憲官。”註:“風聞奏事執掌法度之官,即御史也。”補子,系補綴於品官補服前胸後背之上的一塊織物。為明品官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徵。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唐武則天時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採用佩印綬制和色制,是以佩飾的數量和服裝的顏色等來區分等級。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釘金彩繡獅子武官二品補子:清(1644-1911)
釘金彩繡獅子武官二品補子,獅子回首向日,頭頂洪福齊天,此為二品武官的服飾,武官補子多隨葬,故獸紋補子較鳥紋補子略少見。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皮球花卉紋長馬甲:清(1644-1911)
深色底配上皮球花卉的紋飾,皮球花又稱為小團花,是一種不規則的呈放射狀或旋轉式圓形紋樣,疏密有致,相比於傳統的紋飾更為新穎。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綠緞地彩繡墩蘭團壽紋女褂:清(1644-1911)
女褂對襟、平袖、左右開裾。以綠緞為底,配以蘭花和團壽紋。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織錦《毛澤東在快艇甲板上檢閱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以生產像景織物為特色的都錦生絲織廠是民國時期杭州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其創辦人都錦生畢業於浙江甲種工業學校機織科,畢業後執教於乙種工業學院。他在教學之餘嘗試利用不同的陰影組織來表達風景的層次,遠近、陰面和陽面,通過絲織的方法織出風景和人物。1921年3月都錦生根據自己的攝影作品創作的中國第一幅黑白絲織風景織錦《九溪十八澗》獲得成功。1926年參加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以一幅彩色古畫織錦《宮妃夜遊圖》榮獲金質獎章。
杭州西湖絲綢文化博物館

絲綢商場

除了傳統絲綢以外,博物館還大力引進文化創意產業,支持當代絲綢產業的發展。
博物館設有絲綢展銷廳,在參觀結束後可以選擇自行離開,也可以繼續進入我們的絲綢展廳,這裡的絲綢不僅可以看,還可以直接購買,可供遊客在參觀之餘選購精美的絲綢產品,促進絲綢業的發展,提高了杭州絲綢業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