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屆亞運會(The 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又稱“2023年杭州亞運會”,是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後,中國第三次舉辦亞洲最高規格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2022年7月19日,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宣布原定於2022年9月10日至25日舉行的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於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賽事名稱和標誌保持不變。
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設定為:40個大項,61個分項,481個小項。40個競賽大項包括31個奧運項目和9個非奧運項目,同時,在保持40個大項目不變的前提下,增設電子競技、霹靂舞兩個競賽項目。杭州亞運會將誕生481塊金牌。
杭州亞運會以“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為定位、“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為目標,秉持“綠色、智慧型、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堅持“杭州為主、全省共享”的辦賽原則。
2023年4月25日起,為期三天的杭州亞運會代表團團長大會在杭州舉行,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代表參會。 6月15日,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亞運會火種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採集到;同日,杭州亞運會獎牌在“湖山”發布。6月29日,杭州亞運會第二次世界媒體大會成果發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7月,杭州亞運會運動員報名圓滿結束,亞奧理事會45個國家(地區)奧委會均已報名,運動員人數達到12500多名,報名規模創歷屆之最。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第19屆亞運會
- 外文名:The 19th Asian Games Hangzhou
- 舉辦時間:2023年9月23日 至 2023年10月8日
- 舉辦地點:杭州市(主辦)、寧波市、溫州市、紹興市、金華市、湖州市(協辦)
- 賽事類型:亞洲夏季運動會
- 主辦機構: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體育總局
- 別名:杭州亞運會、第19屆亞洲夏季運動會
- 口號:“心心相融,@未來”(讀作“心心相融,愛達未來”);“Heart to Heart, @Future”
- 吉祥物:江南憶(琮琮、蓮蓮、宸宸)
- 上一屆: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
- 下一屆: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會
- 比賽項目:40個大項,61個分項,481個小項
- 主題曲:《同愛同在》
賽事籌備
申辦過程
- 申亞代表團向亞奧理事會做了申辦陳述,播放了申亞宣傳片,回答亞奧理事會成員問題;
- 陳永馨用英語介紹杭州這座城市和籌辦能力;
組委會

主席 | |||
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 | |||
副主席 | |||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 ||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 浙江省副省長 | ||
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 / | ||
秘書長 | |||
兼 | (執行秘書長)杭州市政府副市長 | ||
副秘書長 | |||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主任 |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主任 | ||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 亞奧理事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執委 | ||
浙江省政府秘書長 | 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 | ||
浙江省體育局局長 | 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 | ||
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 | 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
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杭州市政府副市長 | ||
杭州市政府秘書長 | 杭州市體育局局長 | ||
亞組委辦公室(總體策劃部)主任(部長)、杭州市政府副說灶駝秘書長 | |||
參考資料: |
延期舉辦
- 確認延期
- 日期確定
場館建設
- 綜述
- 建設進程
籌備工作
賽程安排
- 2杭州亞運會總賽程3.0
門票銷售
百日倒計時
火炬傳遞

開幕式準備
出席外賓
雙邊活動
賽事場地
主辦城市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主會場) | 開閉幕式、田徑 | ||
籃球 | |||
游泳、跳水、水上芭蕾 | |||
網球 | |||
壁球 | |||
足球、亞殘會田徑 | |||
體操(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 | |||
水球 | |||
桌球、霹靂舞 | |||
曲棍球 | |||
電子競技 | |||
輪滑 | |||
賽艇、皮划艇(含靜水、激流迴旋) | |||
射擊、射箭、現代五項 | |||
場地腳踏車 | |||
馬術 | |||
足球 | |||
足球 | |||
排球、空手道 | |||
足球 | |||
舉重 | |||
籃球小組賽 | |||
跆拳道、摔跤 | |||
武術、卡巴迪等 | |||
羽毛球 | |||
拳擊 | |||
柔道、柔術、克柔術等 | |||
高爾夫球 | |||
橋牌、象棋、圍棋、西洋棋 |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下沙校區擊劍館 | 擊劍 | ||
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體育館 | 排球決賽 | ||
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體育場 | 橄欖球 | ||
浙江師範大學蕭山校區手球館 | 手球 | ||
浙江工商大學下沙校區手球館 | 手球 | ||
板球 | |||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體育館 | 五人制籃球 |
協辦城市
- 寧波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帆船帆板 | ||
亞運沙排基地 | 沙灘排球 |
- 溫州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足球小組賽 | |||
龍舟 |
- 金華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足球小組賽 | |||
藤球 | |||
足球小組賽 |
- 紹興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
---|---|---|---|
五人制籃球 | |||
棒球、壘球 | |||
排球 | |||
攀岩 | |||
柯橋區鑑湖旅遊度假區 | 部分參賽足球隊賽前訓練 |
- 湖州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德清體育中心 | 排球小組賽 | ||
三人制籃球 |
賽事項目
賽事數據
- 獎牌榜
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201 | 111 | 71 | 383 | |
2 | 52 | 67 | 69 | 188 | |
3 | 42 | 59 | 89 | 190 | |
4 | 28 | 38 | 41 | 107 | |
5 | 22 | 18 | 31 | 71 | |
6 | 19 | 20 | 28 | 67 | |
7 | 13 | 21 | 20 | 54 | |
8 | 12 | 14 | 32 | 58 | |
9 | 12 | 3 | 5 | 20 | |
10 | 11 | 18 | 10 | 39 | |
11 | 10 | 22 | 48 | 80 | |
12 | 8 | 16 | 29 | 53 | |
13 | 7 | 11 | 18 | 36 | |
14 | 6 | 8 | 18 | 32 | |
15 | 5 | 6 | 3 | 14 | |
16 | 5 | 5 | 10 | 20 | |
17 | 4 | 2 | 12 | 18 | |
18 | 4 | 2 | 9 | 15 | |
19 | 4 | 2 | 4 | 10 | |
20 | 3 | 6 | 7 | 16 | |
21 | 3 | 5 | 19 | 27 | |
22 | 3 | 5 | 13 | 21 | |
23 | 3 | 4 | 4 | 11 | |
24 | 2 | 1 | 4 | 7 | |
25 | 1 | 3 | 2 | 6 | |
26 | 1 | 2 | 2 | 5 | |
27 | 1 | 0 | 2 | 3 | |
28 | 0 | 5 | 4 | 9 | |
29 | 0 | 1 | 6 | 7 | |
30 | 0 | 1 | 4 | 5 | |
31 | 0 | 1 | 2 | 3 | |
32 | 0 | 1 | 1 | 2 | |
32 | 0 | 1 | 1 | 2 | |
32 | 0 | 1 | 1 | 2 | |
35 | 0 | 0 | 3 | 3 | |
35 | 0 | 0 | 3 | 3 | |
37 | 0 | 0 | 2 | 2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賽事陣容
參賽陣容
競賽項目 | 女性 | 男性 | 總數 |
板球 | 131 | 203 | 334 |
棒球 | 0 | 208 | 208 |
蹦床 | 6 | 10 | 16 |
壁球 | 42 | 50 | 92 |
場地腳踏車 | 67 | 90 | 157 |
電子競技 | 8 | 468 | 476 |
帆船 | 54 | 75 | 129 |
高爾夫球 | 40 | 82 | 122 |
公路腳踏車 | 33 | 66 | 99 |
西洋棋 | 66 | 73 | 139 |
水上芭蕾 | 82 | 3 | 85 |
滑板 | 18 | 25 | 43 |
擊劍 | 126 | 154 | 280 |
競技體操 | 44 | 59 | 103 |
競速小輪車 | 9 | 12 | 21 |
舉重 | 84 | 102 | 186 |
卡巴迪 | 83 | 104 | 187 |
克柔術 | 43 | 49 | 92 |
空手道 | 93 | 116 | 209 |
籃球 | 147 | 202 | 349 |
壘球 | 135 | 0 | 135 |
龍舟 | 126 | 167 | 293 |
輪滑 | 44 | 51 | 95 |
馬拉松游泳 | 13 | 16 | 29 |
馬術 | 33 | 82 | 115 |
排球 | 156 | 227 | 383 |
攀岩 | 48 | 60 | 108 |
霹靂舞 | 21 | 25 | 46 |
皮划艇激流迴旋 | 14 | 29 | 43 |
皮划艇靜水 | 77 | 107 | 184 |
桌球 | 84 | 90 | 174 |
七人制橄欖球 | 84 | 156 | 240 |
橋牌 | 78 | 93 | 171 |
曲棍球 | 178 | 213 | 391 |
拳擊 | 89 | 149 | 238 |
柔道 | 105 | 131 | 236 |
柔術 | 72 | 117 | 189 |
軟式網球 | 49 | 48 | 97 |
賽艇 | 109 | 146 | 255 |
三人籃球 | 59 | 76 | 135 |
沙灘排球 | 40 | 55 | 95 |
山地腳踏車 | 15 | 17 | 32 |
射擊 | 219 | 252 | 471 |
射箭 | 136 | 153 | 289 |
手球 | 143 | 201 | 344 |
摔跤 | 75 | 173 | 248 |
水球 | 89 | 104 | 193 |
跆拳道 | 96 | 125 | 221 |
藤球 | 95 | 107 | 202 |
田徑 | 291 | 429 | 720 |
跳水 | 30 | 36 | 66 |
鐵人三項 | 36 | 42 | 78 |
網球 | 69 | 80 | 149 |
圍棋 | 30 | 53 | 83 |
武術 | 65 | 131 | 196 |
現代五項 | 19 | 29 | 48 |
象棋 | 14 | 25 | 39 |
藝術體操 | 38 | 0 | 38 |
游泳 | 162 | 205 | 367 |
羽毛球 | 112 | 134 | 246 |
足球 | 400 | 507 | 907 |
總數 | 4924 | 6992 | 11916 |
資料來源: |
中國代表團
大項 | 分項 | 小項 | 運動員 | 人數 | 公示日期 |
---|---|---|---|---|---|
(游泳) | 女子 | 9人 | / 共10人 | ||
男子 | 1人 | ||||
女子1米板 | 2人 | 6月30日 共14人 | |||
女子3米板 | 2人 | ||||
女雙3米板 | - | ||||
女子10米台 | 2人 | ||||
女雙10米台 | 陳芋汐、全紅嬋 | - | |||
男子1米板 | 2人 | ||||
男子3米板 | 1人 | ||||
男雙3米板 | 2人 | ||||
男子10米台 | 2人 | ||||
男雙10米台 | 1人 | ||||
替補:掌敏潔(女子10米台)、龍道一(男子3米板) | |||||
女子 | 2人 | 6月30日 共4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13人 | / 共26人 | |||
男子 | 13人 | ||||
女子 | 21人 | 6月29日 共40人 | |||
男子 | 19人 | ||||
男子 | 4人 | 8月22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男子100米 | 2人 | 8月15人 62人 | |||
女子100米 | 2人 | ||||
男子4×100米接力 | 4人 | ||||
女子4×100米接力 | 4人 | ||||
男子200米 | - | ||||
女子200米 | - | ||||
男子110米欄 | 2人 | ||||
女子100米欄 | 2人 | ||||
男子400米欄 | 1人 | ||||
女子400米欄 | 1人 | ||||
男子800米 | 1人 | ||||
女子800米 | 2人 | ||||
男子1500米 | - | ||||
女子1500米 | - | ||||
男子3000米障礙 | 1人 | ||||
女子3000米障礙 | 1人 | ||||
男子5000米 | —無— | - | |||
女子5000米 | —無— | - | |||
男子10000米 | - | ||||
女子10000米 | 1人 | ||||
男子馬拉松 | 2人 | ||||
女子馬拉松 | 2人 | ||||
男子跳高 | 1人 | ||||
女子跳高 | —無— | - | |||
男子撐竿跳高 | 2人 | ||||
女子撐竿跳高 | 2人 | ||||
男子跳遠 | 2人 | ||||
女子跳遠 | 1人 | ||||
男子三級跳遠 | 2人 | ||||
女子三級跳遠 | 1人 | ||||
男子鉛球 | 1人 | ||||
女子鉛球 | 2人 | ||||
男子鐵餅 | 1人 | ||||
女子鐵餅 | 2人 | ||||
男子鏈球 | 1人 | ||||
女子鏈球 | 2人 | ||||
男子標槍 | 1人 | ||||
女子標槍 | 2人 | ||||
男子十項全能 | 1人 | ||||
女子七項全能 | 2人 | ||||
男子20公里競走 | 2人 | ||||
女子20公里競走 | 2人 | ||||
競走混合團體 | 4人 | ||||
替補:石雨豪(男子跳遠)、隋高飛(男子200米、男子4×100米接力)、 謝智宇(男子400米欄)、鐘濤(男子撐竿跳高)、張溟鯤(男子跳遠)、 粟文(男子三級跳遠)、許雙雙(女子3000米障礙)、 徐惠琴(女子撐竿跳高)、陳潔(女子三級跳遠)、 張林茹(女子鉛球)、吉莉(女子鏈球)、張俊(男子20公里競走)、 劉虹(女子20公里競走)、李毛措(競走混合團體)、 扎西楊本(競走混合團體)、豐配友(男子馬拉松) 退出:劉碩元,何巫呷,嚴海濱、隋高飛補入。 | |||||
男單 | 2人 | 7月5日 共20人 | |||
女單 | 2人 | ||||
男雙 | 4人 | ||||
女雙 | 4人 | ||||
混雙 | 4人 | ||||
男團 | 2人 | ||||
女團 | 2人 | ||||
男子 | 12人 | 9月4日 共24人 | |||
*替換:杜潤旺頂替曾凡博。 | |||||
女子 | 12人 | ||||
*替換:楊舒予頂替唐毓 | |||||
男子 | 4人 | 9月4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男子51公斤級 | 1人 | 7月5日 共13人 | |||
男子5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3.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71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2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2公斤以上級 | 1人 | ||||
女子5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4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6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單人划艇200米 | 1人 | 7月3日 共14人 | |||
女子雙人划艇200米 | 林文君、帥常文 | 1人 | |||
女子雙人划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單人划艇1000米 | 1人 | ||||
男子雙人划艇500米 | 季博文、劉浩 | 1人 | |||
男子雙人划艇1000米 | 季博文、劉浩 | - | |||
女子單人皮艇500米 | 1人 | ||||
女子雙人皮艇500米 | 李冬崟、王楠 | 1人 | |||
女子四人皮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單人皮艇1000米 | 1人 | ||||
男子雙人皮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四人皮艇500米 | 王叢康、卜廷凱、張冬、董毅 | 1人 | |||
女子單人划艇 | 1人 | 7月3日 共4人 | |||
男子單人划艇 | 1人 | ||||
女子單人皮艇 | 1人 | ||||
男子單人皮艇 | 1人 | ||||
男子 | 2人 | 8月21日 共39人 | |||
女子 | 2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2人 | ||||
男子 | 王瑞東、薛銘、牛益逵、馬彬焱、 呂先景 | 5人 | |||
女子 | 孫佳君、王亭亭、曾璐瑤 | 3人 | |||
男子 | 周瑜、郭帥、薛晨曦、劉琦、 邱振濤、孫海蛟、張海奧、楊陽、 孫文濤、吳俊傑 | 10人 | |||
女子 | 鮑珊菊、郭裕芳、苑麗穎、蔣雨露、 莊偉、張琳茵、王麗娟、黃芷林、 王素素、王曉月、魏蘇婉、張虹潔、 劉佳麗 | 13人 | |||
4人 | 7月3日 共11人 | ||||
場地障礙 | 4人 | ||||
替補:許新 | / | ||||
3人 | |||||
替補:譚志勤,退出:顧兵 | / | ||||
女子花劍個人 | 2人 | 8月21日 共24人 | |||
女子花劍團體 | 2人 | ||||
男子花劍個人 | 2人 | ||||
男子花劍團體 | 2人 | ||||
女子重劍個人 | 2人 | ||||
女子重劍團體 | 2人 | ||||
男子重劍個人 | 2人 | ||||
男子重劍團體 | 2人 | ||||
女子佩劍個人 | 2人 | ||||
女子佩劍團體 | 2人 | ||||
男子佩劍個人 | 2人 | ||||
男子佩劍團體 | 2人 | ||||
男子 | 22人 | 9月13日 共44人 | |||
*替換:劉祝潤退出,補充劉若釩 | |||||
女子 | 陳巧珠、竇加星、劉艷秋、古雅沙、 李夢雯、婁佳惠、潘紅艷、沈夢雨、 烏日古木拉、汪琳琳、王珊珊、王霜、歐懿垚、閆錦錦、徐歡、楊莉娜、 姚凌薇、姚偉、張琳艷、張睿、 張馨、朱鈺 | 22人 | |||
男子 | 3人 | 7月3日 共6人 | |||
女子 | 3人 | ||||
男子 | 張博恆、鄒敬園、肖若騰、林超攀、 蘭星宇 | 5人 | 8月21日 共10人 | ||
女子 | 張欣怡、左彤、章瑾、虞琳敏、 唐茜靖 | 5人 | |||
替補:尹德行、黃明淇、陳憶路、陳治龍、楊焱智 替補:羅歡、杜思雨、賈若怡、胡嘉菲 | / | ||||
- | 4人 | 8月10日 共4人 | |||
替補:張瑀淵 | / | ||||
男子 | 2人 | 8月21日 共4人 | |||
女子 | 2人 | ||||
替補:李宇名、范心怡 | / | ||||
女子 | 宮蕾、胡雨諾、金夢青、李曉晴、 林燕群、劉嬋、劉學丹、劉玉婷、 路暢、田秀秀、楊雨柔、辛顏、 張桂思、張海俠、周夢雪、莊紅艷 | 16人 | / 共32人 | ||
男子 | 陳旭、程海津、何喜年、賀政、 胡晉銘、黃培傑、張天進、李雙、 劉趙梁、饒原源、孫芳偉、王權、 謝慶龍、張建傑、趙文宣、朱世傑 | 16人 | |||
女子 | 陳陽、但文、谷丙鳳、何江欣、 李紅、李新歡、梁美玉、黃海燕、 葉嬌、馬寧、歐紫霞、李佳琦、 陳怡、楊榴、張簫雪、張影、 鐘嘉琪、鄒妹容 | 18人 | / 共36人 | ||
男子 | 敖鎖柱、敖偉寶、陳成福、陳冲聰、 陳啟俊、杜世豪、鄂文慧、高傑生、 郭子祥、黃經成、林長亮、劉俊傑、 孟磊、潘東權、王才雨、王偉豪、 張波、朱衛江 | 18人 | |||
女子48公斤級 | 郭宗英 | 1人 | 6月27日 共12人 | ||
女子52公斤級 | 朱葉青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蔡琪 | 1人 | |||
女子63公斤級 | 唐婧 | 1人 | |||
女子70公斤級 | 馮瑩瑩 | 1人 | |||
女子78公斤級 | 馬振昭 | 1人 | |||
女子78公斤以上級 | 徐仕妍 | 1人 | |||
男子66公斤級 | 薛紫陽 | 1人 | |||
男子7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1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100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女混合團體 | 上述12人中選擇男子5人,女子6人 | 1人 | |||
女子 | 4人 | / 共8人 | |||
男子 | 4人 | ||||
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 | 9人 | 7月3日 共37人 | |||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 | 2人 | ||||
男子單人雙槳 | 1人 | ||||
男子雙人雙槳 | 劉治宇、張亮 | 1人 | |||
男子四人單槳 | 蔡鵬鵬、徐橋、陳弦峰、李文雷 | - | |||
男子四人雙槳 | 4人 | ||||
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 | 9人 | ||||
女子單人雙槳 | 1人 | ||||
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 | 2人 | ||||
女子雙人單槳 | 2人 | ||||
女子雙人雙槳 | 2人 | ||||
女子四人單槳 | 張書賢、劉曉鑫、王子鳳、徐星葉 | - | |||
女子四人雙槳 | 4人 | ||||
七人制 橄欖球 | 男子 | 單長順、高冰、高英豪、胡振業、 黃奧琦、李本收、李海濤、劉魯達、 王碩碩、吳家俊、馬沖、鄭志遠 | 12人 | / 共24人 | |
女子 | 陳可怡、谷瑤瑤、胡宇、廖九麗、 劉瀟倩、阮洪婷、竇欣蓉、王婉鈺、 周燕、徐曉燕、閆美玲、楊飛飛 | 12人 | |||
男子iQFoil級水翼帆板 | 1人 | 7月17日 共14人 | |||
女子iQFoil級水翼帆板 | 1人 | ||||
男子FormulaKite級 水翼風箏板 | 1人 | ||||
女子FormulaKite級 水翼風箏板 | 1人 | ||||
男子ILCA7級單人艇 | 1人 | ||||
女子ILCA6級單人艇 | 1人 | ||||
男子49人級快速艇 | 2人 | ||||
女子49人級快速艇 | 2人 | ||||
混合470級雙人艇 | 2人 | ||||
混合諾卡拉17級雙人艇 | 2人 | ||||
男子雙向飛碟 | 3人 | 8月25日 共12人 | |||
女子雙向飛碟 | 3人 | ||||
男子多向飛碟 | 3人 | ||||
女子多向飛碟 | 3人 | ||||
男子10米氣步槍 | 3人 | 8月26日 共21人 | |||
男子50米步槍三姿 | 2人 | ||||
女子10米氣步槍 | 3人 | ||||
女子50米步槍三姿 | 2人 | ||||
氣步槍混合團體 | 盛李豪、黃雨婷 | - | |||
男子10米氣手槍 | 3人 | ||||
男子25米手槍速射 | 3人 | ||||
女子10米氣手槍 | 3人 | ||||
女子25米手槍 | 2人 | ||||
氣手槍混合團體 | 張博文、姜冉馨 | - | |||
男子速度 | 4人 | 6月9日 共12人 | |||
男子速度團體接力 | |||||
女子速度 | 4人 | ||||
女子速度團體接力 | |||||
男子兩項全能 | 2人 | ||||
女子兩項全能 | 2人 | ||||
男團 | 5人 | 7月10日 共10人 | |||
女團 | 5人 | ||||
男單 | 王楚欽、樊振東 | - | |||
女單 | 孫穎莎、王藝迪 | - | |||
男雙 | 王楚欽、樊振東、林高遠、梁靖崑 | - | |||
女雙 | 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王藝迪 | - | |||
混雙 | 王楚欽、孫穎莎、林高遠、王藝迪 | - | |||
女子49公斤級 | 1人 | 7月13日 共10人 | |||
女子53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7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子58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8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以上級 | 1人 | ||||
混合競技團體 | 宋兆祥、崔陽、周澤琪、宋潔 | - | |||
- | 3人 | / 共3人 | |||
男隊 | 5人 | 8月11日 共11人 | |||
女隊 | 6人 | ||||
女子 | 3人 | 6月28日 共6人 | |||
替補:賈惠雯、韋雯、陸美伊 | |||||
男子 | 3人 | ||||
替補:王楠、賀陳綮、馬雲祥 | |||||
女子 | 4人 | / 共8人 | |||
男子 | 4人 | ||||
女子 | 12人 | / 共24人 | |||
男子 | 12人 | ||||
女子49公斤級 | 1人 | 7月7日 共14人 | |||
女子5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9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4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6公斤級 | 1人 | ||||
女子8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87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子61公斤級 | 2人 | ||||
男子6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7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6公斤級 | 2人 | ||||
男子109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60公斤級 | 1人 | 7月5日 共18人 | |||
古典跤6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7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8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9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13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5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65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74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8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9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12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3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62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68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7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棒球 | 24人 | 6月29日 共24人 | |||
替補:王斌、屠佳倫、周奕、金利民、倪鑫澤 *退出:欒臣臣 | |||||
女子壘球 | 17人 | 6月27日 共17人 | |||
女子50公斤級 | 1人 | 8月16日 4人 | |||
女子5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1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8公斤級 | 1人 | ||||
女子48公斤級 | 1人 | 7月10日 3人 | |||
女子52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0公斤級 | 1人 | 7月10日 2人 | |||
女子87公斤級 | 1人 | ||||
女隊 | 14人 | 7月17日 共28人 | |||
男隊 | 14人 | ||||
男隊 | 5人 | 6月30日 共15人 | |||
*退出:石正鈞 | |||||
女隊 | 4人 | ||||
混合隊 | 6人 | ||||
男子 | 4人 | 5月10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退出:丁立人 | |||||
亞運版 | 6人 | 6月26日 共31人 | |||
亞運版 | 5人 | ||||
亞運版 | 6人 | ||||
6人 | |||||
6人 | |||||
2人 | |||||
*退出:白家浩(英雄聯盟)、喻文波(英雄聯盟) | |||||
男子 | 2人 | 5月18日 5月31日 8月23日 共10人 | |||
男團 | 4人 | ||||
女團 | 4人 | ||||
男子 | 3人 | 6月7日 共5人 | |||
女子 | 2人 | ||||
*替換:王天一退出汪洋遞補。 | |||||
—無— | |||||
—無— | |||||
男子速度輪滑 | 1人 | 6月28日 共4人 | |||
男子自由式輪滑 | 2人 | ||||
女子自由式輪滑 | 1人 | ||||
替補:王正陽 替補:付裕、曾晨雨、許小小 | |||||
女子碗池 | 2人 | 6月29日 共8人 | |||
女子街式 | 2人 | ||||
男子碗池 | 2人 | ||||
男子街式 | 2人 | ||||
替補:石將美、蘭俊宜、李曉昂、潘家傑 | |||||
女子 | 10人 | 7月5日 共10人 | |||
*更換:由勞田雪更換劉妍 | |||||
女子 | 1人 | 7月13日 共2人 | |||
男子 | 1人 | ||||
女子 | 2人 | 7月6日 共4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5人 | / 共11人 | |||
男子 | 6人 | ||||
合計 | 運動員886人(女運動員437人,男運動員449人) | ||||
賽事進程
開幕式
賽事首金
賽事首個世界紀錄
賽事榮譽
閉幕式
賽事文化
主題口號

賽事會徽

吉祥物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 | 2020年4月3日,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正式向全球發布,吉祥物組合“江南憶”在網際網路雲端與網友們見面,三個機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別是琮琮、蓮蓮和宸宸。4月13日,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項目運動造型設計線上發布。 |
杭州亞運會數字吉祥物 |
火炬
- 火炬

- 數字火炬

- 數字火炬手
獎牌
杭州亞運會獎牌“湖山” |
門票
頒獎物資
![]() 頒獎花束 | |
![]() 頒獎托盤 | 頒獎托盤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微風中波動的西湖水面,結合核心圖形“潤澤”中的飄逸絲帶意象,整體呈現利落流線。設計展現出簡潔大氣的湖山風貌,也顯示出舒展、溫潤細膩的江南特性。 托盤以金屬鋁材質一體壓製成型,表面採用水性環保塗層。輕量化設計同時提高了結構強度,中心形態下沉盛托保護獎牌,良好的人機工學設計也為頒獎過程帶來良好體驗。 |
![]() 頒獎台 | 頒獎台外側整體採用“虹韻紫”主題漸變色,傳達活力與創新的理念。台面採用“水墨白”色彩,展現亞洲各國包容並進,和諧共贏的精神。 為了適用於多種類型的體育項目,頒獎台採用模組式設計,易於拼搭。同時,前部主題形象板可以替換和循環使用,實現綠色節儉的賽會精神。 |
參考資料: |
禮儀服裝
視覺與圖示
2020年10月21日,杭州亞運會核心圖形和色彩系統發布。杭州亞運會核心圖形和色彩系統是亞運視覺形象體系的基礎性、輔助性元素,其設計融競技體育精神、中國文化元素、杭州城市特質、國際化審美風格於一體,根植於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與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體育圖示等視覺標誌相互呼應,共同塑造了杭州亞運會的整體氛圍和美學基調。 | |
![]() 核心圖形“潤澤”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核心圖形主題為“潤澤”,靈感源於杭州極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元素——絲綢。 核心圖形的設計通過融傳統現代於一體的藝術手法,以動靜結合的態勢,展現了絲綢飄逸舒展、溫潤細膩、揮灑靈動的特性,體現了“溫潤萬方、澤被天下”的氣韻與胸襟,寓意亞奧理事會大家庭在杭州歡聚,亞洲多彩體育文化通過杭州亞運會的舞台交流互鑒。絲綢徐徐展開一卷富有江南韻味和東方詩意的“新富春山居圖”,交錯呈現山水彩墨、智慧型網雲等元素。 |
![]() 色彩系統“淡妝濃抹”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色彩系統主題為“淡妝濃抹”,靈感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通過對中國色彩文化和杭州城市特質的提煉與濃縮,設計出以“虹韻紫”為主,以“映日紅、水墨白、月桂黃、水光藍、湖山綠”為輔的色彩系統,揮灑出既有蔥鬱湖山自然生態,又富創新活力運動激情的新時代杭城華彩畫卷。 |

各國語言
賽事郵品

賽事海報
紀念周邊
- 紀念獎牌
- 紀念物資
- 紀念券
- 紀念幣

官方平台
影音周邊



特許商品
- 徽寶
- 印璽
- 零售商店

賽事之外
辦會理念
形象大使
媒體與轉播
贊助與冠名
- 官方贊助商
- 官方獨家供應商
- 官方非獨家供應商
智慧財產權保護
其它參賽運動員
- 大洋洲國家運動員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
展覽活動
國際文明禮儀大賽
亞運走十城
賽事保障
醫療保障
環境保障

網路保障
交通設施
- 主辦城市

- 協辦城市
氣象服務
通信保障
服務與接待
- 抵離服務
- 物流服務
志願服務
- 志願者招募
- 志願者平台
專屬衛星
賽事評價
賽事影響
主席 | |||
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 | |||
副主席 | |||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 ||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 浙江省副省長 | ||
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 / | ||
秘書長 | |||
兼 | (執行秘書長)杭州市政府副市長 | ||
副秘書長 | |||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主任 |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主任 | ||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 亞奧理事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執委 | ||
浙江省政府秘書長 | 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 | ||
浙江省體育局局長 | 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 | ||
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 | 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
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杭州市政府副市長 | ||
杭州市政府秘書長 | 杭州市體育局局長 | ||
亞組委辦公室(總體策劃部)主任(部長)、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 |||
參考資料: |
延期舉辦
- 確認延期
- 日期確定
場館建設
- 綜述
- 建設進程
籌備工作
賽程安排
- 2杭州亞運會總賽程3.0
門票銷售
百日倒計時
火炬傳遞

開幕式準備
出席外賓
雙邊活動
賽事場地
主辦城市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主會場) | 開閉幕式、田徑 | ||
籃球 | |||
游泳、跳水、水上芭蕾 | |||
網球 | |||
壁球 | |||
足球、亞殘會田徑 | |||
體操(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 | |||
水球 | |||
桌球、霹靂舞 | |||
曲棍球 | |||
電子競技 | |||
輪滑 | |||
賽艇、皮划艇(含靜水、激流迴旋) | |||
射擊、射箭、現代五項 | |||
場地腳踏車 | |||
馬術 | |||
足球 | |||
足球 | |||
排球、空手道 | |||
足球 | |||
舉重 | |||
籃球小組賽 | |||
跆拳道、摔跤 | |||
武術、卡巴迪等 | |||
羽毛球 | |||
拳擊 | |||
柔道、柔術、克柔術等 | |||
高爾夫球 | |||
橋牌、象棋、圍棋、西洋棋 |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下沙校區擊劍館 | 擊劍 | ||
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體育館 | 排球決賽 | ||
杭州師範大學倉前校區體育場 | 橄欖球 | ||
浙江師範大學蕭山校區手球館 | 手球 | ||
浙江工商大學下沙校區手球館 | 手球 | ||
板球 | |||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體育館 | 五人制籃球 |
協辦城市
- 寧波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帆船帆板 | ||
亞運沙排基地 | 沙灘排球 |
- 溫州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足球小組賽 | |||
龍舟 |
- 金華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足球小組賽 | |||
藤球 | |||
足球小組賽 |
- 紹興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
---|---|---|---|
五人制籃球 | |||
棒球、壘球 | |||
排球 | |||
攀岩 | |||
柯橋區鑑湖旅遊度假區 | 部分參賽足球隊賽前訓練 |
- 湖州
場館名稱 | 比賽項目 | 參考資料 | |
---|---|---|---|
德清體育中心 | 排球小組賽 | ||
三人制籃球 |
賽事項目
賽事數據
- 獎牌榜
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201 | 111 | 71 | 383 | |
2 | 52 | 67 | 69 | 188 | |
3 | 42 | 59 | 89 | 190 | |
4 | 28 | 38 | 41 | 107 | |
5 | 22 | 18 | 31 | 71 | |
6 | 19 | 20 | 28 | 67 | |
7 | 13 | 21 | 20 | 54 | |
8 | 12 | 14 | 32 | 58 | |
9 | 12 | 3 | 5 | 20 | |
10 | 11 | 18 | 10 | 39 | |
11 | 10 | 22 | 48 | 80 | |
12 | 8 | 16 | 29 | 53 | |
13 | 7 | 11 | 18 | 36 | |
14 | 6 | 8 | 18 | 32 | |
15 | 5 | 6 | 3 | 14 | |
16 | 5 | 5 | 10 | 20 | |
17 | 4 | 2 | 12 | 18 | |
18 | 4 | 2 | 9 | 15 | |
19 | 4 | 2 | 4 | 10 | |
20 | 3 | 6 | 7 | 16 | |
21 | 3 | 5 | 19 | 27 | |
22 | 3 | 5 | 13 | 21 | |
23 | 3 | 4 | 4 | 11 | |
24 | 2 | 1 | 4 | 7 | |
25 | 1 | 3 | 2 | 6 | |
26 | 1 | 2 | 2 | 5 | |
27 | 1 | 0 | 2 | 3 | |
28 | 0 | 5 | 4 | 9 | |
29 | 0 | 1 | 6 | 7 | |
30 | 0 | 1 | 4 | 5 | |
31 | 0 | 1 | 2 | 3 | |
32 | 0 | 1 | 1 | 2 | |
32 | 0 | 1 | 1 | 2 | |
32 | 0 | 1 | 1 | 2 | |
35 | 0 | 0 | 3 | 3 | |
35 | 0 | 0 | 3 | 3 | |
37 | 0 | 0 | 2 | 2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
38 | 0 | 0 | 1 | 1 |
賽事陣容
參賽陣容
競賽項目 | 女性 | 男性 | 總數 |
板球 | 131 | 203 | 334 |
棒球 | 0 | 208 | 208 |
蹦床 | 6 | 10 | 16 |
壁球 | 42 | 50 | 92 |
場地腳踏車 | 67 | 90 | 157 |
電子競技 | 8 | 468 | 476 |
帆船 | 54 | 75 | 129 |
高爾夫球 | 40 | 82 | 122 |
公路腳踏車 | 33 | 66 | 99 |
西洋棋 | 66 | 73 | 139 |
水上芭蕾 | 82 | 3 | 85 |
滑板 | 18 | 25 | 43 |
擊劍 | 126 | 154 | 280 |
競技體操 | 44 | 59 | 103 |
競速小輪車 | 9 | 12 | 21 |
舉重 | 84 | 102 | 186 |
卡巴迪 | 83 | 104 | 187 |
克柔術 | 43 | 49 | 92 |
空手道 | 93 | 116 | 209 |
籃球 | 147 | 202 | 349 |
壘球 | 135 | 0 | 135 |
龍舟 | 126 | 167 | 293 |
輪滑 | 44 | 51 | 95 |
馬拉松游泳 | 13 | 16 | 29 |
馬術 | 33 | 82 | 115 |
排球 | 156 | 227 | 383 |
攀岩 | 48 | 60 | 108 |
霹靂舞 | 21 | 25 | 46 |
皮划艇激流迴旋 | 14 | 29 | 43 |
皮划艇靜水 | 77 | 107 | 184 |
桌球 | 84 | 90 | 174 |
七人制橄欖球 | 84 | 156 | 240 |
橋牌 | 78 | 93 | 171 |
曲棍球 | 178 | 213 | 391 |
拳擊 | 89 | 149 | 238 |
柔道 | 105 | 131 | 236 |
柔術 | 72 | 117 | 189 |
軟式網球 | 49 | 48 | 97 |
賽艇 | 109 | 146 | 255 |
三人籃球 | 59 | 76 | 135 |
沙灘排球 | 40 | 55 | 95 |
山地腳踏車 | 15 | 17 | 32 |
射擊 | 219 | 252 | 471 |
射箭 | 136 | 153 | 289 |
手球 | 143 | 201 | 344 |
摔跤 | 75 | 173 | 248 |
水球 | 89 | 104 | 193 |
跆拳道 | 96 | 125 | 221 |
藤球 | 95 | 107 | 202 |
田徑 | 291 | 429 | 720 |
跳水 | 30 | 36 | 66 |
鐵人三項 | 36 | 42 | 78 |
網球 | 69 | 80 | 149 |
圍棋 | 30 | 53 | 83 |
武術 | 65 | 131 | 196 |
現代五項 | 19 | 29 | 48 |
象棋 | 14 | 25 | 39 |
藝術體操 | 38 | 0 | 38 |
游泳 | 162 | 205 | 367 |
羽毛球 | 112 | 134 | 246 |
足球 | 400 | 507 | 907 |
總數 | 4924 | 6992 | 11916 |
資料來源: |
中國代表團
大項 | 分項 | 小項 | 運動員 | 人數 | 公示日期 |
---|---|---|---|---|---|
(游泳) | 女子 | 9人 | / 共10人 | ||
男子 | 1人 | ||||
女子1米板 | 2人 | 6月30日 共14人 | |||
女子3米板 | 2人 | ||||
女雙3米板 | - | ||||
女子10米台 | 2人 | ||||
女雙10米台 | 陳芋汐、全紅嬋 | - | |||
男子1米板 | 2人 | ||||
男子3米板 | 1人 | ||||
男雙3米板 | 2人 | ||||
男子10米台 | 2人 | ||||
男雙10米台 | 1人 | ||||
替補:掌敏潔(女子10米台)、龍道一(男子3米板) | |||||
女子 | 2人 | 6月30日 共4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13人 | / 共26人 | |||
男子 | 13人 | ||||
女子 | 21人 | 6月29日 共40人 | |||
男子 | 19人 | ||||
男子 | 4人 | 8月22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男子100米 | 2人 | 8月15人 62人 | |||
女子100米 | 2人 | ||||
男子4×100米接力 | 4人 | ||||
女子4×100米接力 | 4人 | ||||
男子200米 | - | ||||
女子200米 | - | ||||
男子110米欄 | 2人 | ||||
女子100米欄 | 2人 | ||||
男子400米欄 | 1人 | ||||
女子400米欄 | 1人 | ||||
男子800米 | 1人 | ||||
女子800米 | 2人 | ||||
男子1500米 | - | ||||
女子1500米 | - | ||||
男子3000米障礙 | 1人 | ||||
女子3000米障礙 | 1人 | ||||
男子5000米 | —無— | - | |||
女子5000米 | —無— | - | |||
男子10000米 | - | ||||
女子10000米 | 1人 | ||||
男子馬拉松 | 2人 | ||||
女子馬拉松 | 2人 | ||||
男子跳高 | 1人 | ||||
女子跳高 | —無— | - | |||
男子撐竿跳高 | 2人 | ||||
女子撐竿跳高 | 2人 | ||||
男子跳遠 | 2人 | ||||
女子跳遠 | 1人 | ||||
男子三級跳遠 | 2人 | ||||
女子三級跳遠 | 1人 | ||||
男子鉛球 | 1人 | ||||
女子鉛球 | 2人 | ||||
男子鐵餅 | 1人 | ||||
女子鐵餅 | 2人 | ||||
男子鏈球 | 1人 | ||||
女子鏈球 | 2人 | ||||
男子標槍 | 1人 | ||||
女子標槍 | 2人 | ||||
男子十項全能 | 1人 | ||||
女子七項全能 | 2人 | ||||
男子20公里競走 | 2人 | ||||
女子20公里競走 | 2人 | ||||
競走混合團體 | 4人 | ||||
替補:石雨豪(男子跳遠)、隋高飛(男子200米、男子4×100米接力)、 謝智宇(男子400米欄)、鐘濤(男子撐竿跳高)、張溟鯤(男子跳遠)、 粟文(男子三級跳遠)、許雙雙(女子3000米障礙)、 徐惠琴(女子撐竿跳高)、陳潔(女子三級跳遠)、 張林茹(女子鉛球)、吉莉(女子鏈球)、張俊(男子20公里競走)、 劉虹(女子20公里競走)、李毛措(競走混合團體)、 扎西楊本(競走混合團體)、豐配友(男子馬拉松) 退出:劉碩元,何巫呷,嚴海濱、隋高飛補入。 | |||||
男單 | 2人 | 7月5日 共20人 | |||
女單 | 2人 | ||||
男雙 | 4人 | ||||
女雙 | 4人 | ||||
混雙 | 4人 | ||||
男團 | 2人 | ||||
女團 | 2人 | ||||
男子 | 12人 | 9月4日 共24人 | |||
*替換:杜潤旺頂替曾凡博。 | |||||
女子 | 12人 | ||||
*替換:楊舒予頂替唐毓 | |||||
男子 | 4人 | 9月4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男子51公斤級 | 1人 | 7月5日 共13人 | |||
男子5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3.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71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2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2公斤以上級 | 1人 | ||||
女子5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4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6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單人划艇200米 | 1人 | 7月3日 共14人 | |||
女子雙人划艇200米 | 林文君、帥常文 | 1人 | |||
女子雙人划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單人划艇1000米 | 1人 | ||||
男子雙人划艇500米 | 季博文、劉浩 | 1人 | |||
男子雙人划艇1000米 | 季博文、劉浩 | - | |||
女子單人皮艇500米 | 1人 | ||||
女子雙人皮艇500米 | 李冬崟、王楠 | 1人 | |||
女子四人皮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單人皮艇1000米 | 1人 | ||||
男子雙人皮艇500米 | 2人 | ||||
男子四人皮艇500米 | 王叢康、卜廷凱、張冬、董毅 | 1人 | |||
女子單人划艇 | 1人 | 7月3日 共4人 | |||
男子單人划艇 | 1人 | ||||
女子單人皮艇 | 1人 | ||||
男子單人皮艇 | 1人 | ||||
男子 | 2人 | 8月21日 共39人 | |||
女子 | 2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2人 | ||||
男子 | 王瑞東、薛銘、牛益逵、馬彬焱、 呂先景 | 5人 | |||
女子 | 孫佳君、王亭亭、曾璐瑤 | 3人 | |||
男子 | 周瑜、郭帥、薛晨曦、劉琦、 邱振濤、孫海蛟、張海奧、楊陽、 孫文濤、吳俊傑 | 10人 | |||
女子 | 鮑珊菊、郭裕芳、苑麗穎、蔣雨露、 莊偉、張琳茵、王麗娟、黃芷林、 王素素、王曉月、魏蘇婉、張虹潔、 劉佳麗 | 13人 | |||
4人 | 7月3日 共11人 | ||||
場地障礙 | 4人 | ||||
替補:許新 | / | ||||
3人 | |||||
替補:譚志勤,退出:顧兵 | / | ||||
女子花劍個人 | 2人 | 8月21日 共24人 | |||
女子花劍團體 | 2人 | ||||
男子花劍個人 | 2人 | ||||
男子花劍團體 | 2人 | ||||
女子重劍個人 | 2人 | ||||
女子重劍團體 | 2人 | ||||
男子重劍個人 | 2人 | ||||
男子重劍團體 | 2人 | ||||
女子佩劍個人 | 2人 | ||||
女子佩劍團體 | 2人 | ||||
男子佩劍個人 | 2人 | ||||
男子佩劍團體 | 2人 | ||||
男子 | 22人 | 9月13日 共44人 | |||
*替換:劉祝潤退出,補充劉若釩 | |||||
女子 | 陳巧珠、竇加星、劉艷秋、古雅沙、 李夢雯、婁佳惠、潘紅艷、沈夢雨、 烏日古木拉、汪琳琳、王珊珊、王霜、歐懿垚、閆錦錦、徐歡、楊莉娜、 姚凌薇、姚偉、張琳艷、張睿、 張馨、朱鈺 | 22人 | |||
男子 | 3人 | 7月3日 共6人 | |||
女子 | 3人 | ||||
男子 | 張博恆、鄒敬園、肖若騰、林超攀、 蘭星宇 | 5人 | 8月21日 共10人 | ||
女子 | 張欣怡、左彤、章瑾、虞琳敏、 唐茜靖 | 5人 | |||
替補:尹德行、黃明淇、陳憶路、陳治龍、楊焱智 替補:羅歡、杜思雨、賈若怡、胡嘉菲 | / | ||||
- | 4人 | 8月10日 共4人 | |||
替補:張瑀淵 | / | ||||
男子 | 2人 | 8月21日 共4人 | |||
女子 | 2人 | ||||
替補:李宇名、范心怡 | / | ||||
女子 | 宮蕾、胡雨諾、金夢青、李曉晴、 林燕群、劉嬋、劉學丹、劉玉婷、 路暢、田秀秀、楊雨柔、辛顏、 張桂思、張海俠、周夢雪、莊紅艷 | 16人 | / 共32人 | ||
男子 | 陳旭、程海津、何喜年、賀政、 胡晉銘、黃培傑、張天進、李雙、 劉趙梁、饒原源、孫芳偉、王權、 謝慶龍、張建傑、趙文宣、朱世傑 | 16人 | |||
女子 | 陳陽、但文、谷丙鳳、何江欣、 李紅、李新歡、梁美玉、黃海燕、 葉嬌、馬寧、歐紫霞、李佳琦、 陳怡、楊榴、張簫雪、張影、 鐘嘉琪、鄒妹容 | 18人 | / 共36人 | ||
男子 | 敖鎖柱、敖偉寶、陳成福、陳冲聰、 陳啟俊、杜世豪、鄂文慧、高傑生、 郭子祥、黃經成、林長亮、劉俊傑、 孟磊、潘東權、王才雨、王偉豪、 張波、朱衛江 | 18人 | |||
女子48公斤級 | 郭宗英 | 1人 | 6月27日 共12人 | ||
女子52公斤級 | 朱葉青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蔡琪 | 1人 | |||
女子63公斤級 | 唐婧 | 1人 | |||
女子70公斤級 | 馮瑩瑩 | 1人 | |||
女子78公斤級 | 馬振昭 | 1人 | |||
女子78公斤以上級 | 徐仕妍 | 1人 | |||
男子66公斤級 | 薛紫陽 | 1人 | |||
男子7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1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100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女混合團體 | 上述12人中選擇男子5人,女子6人 | 1人 | |||
女子 | 4人 | / 共8人 | |||
男子 | 4人 | ||||
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 | 9人 | 7月3日 共37人 | |||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 | 2人 | ||||
男子單人雙槳 | 1人 | ||||
男子雙人雙槳 | 劉治宇、張亮 | 1人 | |||
男子四人單槳 | 蔡鵬鵬、徐橋、陳弦峰、李文雷 | - | |||
男子四人雙槳 | 4人 | ||||
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 | 9人 | ||||
女子單人雙槳 | 1人 | ||||
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 | 2人 | ||||
女子雙人單槳 | 2人 | ||||
女子雙人雙槳 | 2人 | ||||
女子四人單槳 | 張書賢、劉曉鑫、王子鳳、徐星葉 | - | |||
女子四人雙槳 | 4人 | ||||
七人制 橄欖球 | 男子 | 單長順、高冰、高英豪、胡振業、 黃奧琦、李本收、李海濤、劉魯達、 王碩碩、吳家俊、馬沖、鄭志遠 | 12人 | / 共24人 | |
女子 | 陳可怡、谷瑤瑤、胡宇、廖九麗、 劉瀟倩、阮洪婷、竇欣蓉、王婉鈺、 周燕、徐曉燕、閆美玲、楊飛飛 | 12人 | |||
男子iQFoil級水翼帆板 | 1人 | 7月17日 共14人 | |||
女子iQFoil級水翼帆板 | 1人 | ||||
男子FormulaKite級 水翼風箏板 | 1人 | ||||
女子FormulaKite級 水翼風箏板 | 1人 | ||||
男子ILCA7級單人艇 | 1人 | ||||
女子ILCA6級單人艇 | 1人 | ||||
男子49人級快速艇 | 2人 | ||||
女子49人級快速艇 | 2人 | ||||
混合470級雙人艇 | 2人 | ||||
混合諾卡拉17級雙人艇 | 2人 | ||||
男子雙向飛碟 | 3人 | 8月25日 共12人 | |||
女子雙向飛碟 | 3人 | ||||
男子多向飛碟 | 3人 | ||||
女子多向飛碟 | 3人 | ||||
男子10米氣步槍 | 3人 | 8月26日 共21人 | |||
男子50米步槍三姿 | 2人 | ||||
女子10米氣步槍 | 3人 | ||||
女子50米步槍三姿 | 2人 | ||||
氣步槍混合團體 | 盛李豪、黃雨婷 | - | |||
男子10米氣手槍 | 3人 | ||||
男子25米手槍速射 | 3人 | ||||
女子10米氣手槍 | 3人 | ||||
女子25米手槍 | 2人 | ||||
氣手槍混合團體 | 張博文、姜冉馨 | - | |||
男子速度 | 4人 | 6月9日 共12人 | |||
男子速度團體接力 | |||||
女子速度 | 4人 | ||||
女子速度團體接力 | |||||
男子兩項全能 | 2人 | ||||
女子兩項全能 | 2人 | ||||
男團 | 5人 | 7月10日 共10人 | |||
女團 | 5人 | ||||
男單 | 王楚欽、樊振東 | - | |||
女單 | 孫穎莎、王藝迪 | - | |||
男雙 | 王楚欽、樊振東、林高遠、梁靖崑 | - | |||
女雙 | 孫穎莎、王曼昱、陳夢、王藝迪 | - | |||
混雙 | 王楚欽、孫穎莎、林高遠、王藝迪 | - | |||
女子49公斤級 | 1人 | 7月13日 共10人 | |||
女子53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7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子58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68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0公斤以上級 | 1人 | ||||
混合競技團體 | 宋兆祥、崔陽、周澤琪、宋潔 | - | |||
- | 3人 | / 共3人 | |||
男隊 | 5人 | 8月11日 共11人 | |||
女隊 | 6人 | ||||
女子 | 3人 | 6月28日 共6人 | |||
替補:賈惠雯、韋雯、陸美伊 | |||||
男子 | 3人 | ||||
替補:王楠、賀陳綮、馬雲祥 | |||||
女子 | 4人 | / 共8人 | |||
男子 | 4人 | ||||
女子 | 12人 | / 共24人 | |||
男子 | 12人 | ||||
女子49公斤級 | 1人 | 7月7日 共14人 | |||
女子5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59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4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6公斤級 | 1人 | ||||
女子8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87公斤以上級 | 1人 | ||||
男子61公斤級 | 2人 | ||||
男子6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73公斤級 | 1人 | ||||
男子96公斤級 | 2人 | ||||
男子109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60公斤級 | 1人 | 7月5日 共18人 | |||
古典跤6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7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8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97公斤級 | 1人 | ||||
古典跤130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5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65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74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8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97公斤級 | 1人 | ||||
男子自由跤12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0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3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57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62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68公斤級 | 1人 | ||||
女子自由跤76公斤級 | 1人 | ||||
男子棒球 | 24人 | 6月29日 共24人 | |||
替補:王斌、屠佳倫、周奕、金利民、倪鑫澤 *退出:欒臣臣 | |||||
女子壘球 | 17人 | 6月27日 共17人 | |||
女子50公斤級 | 1人 | 8月16日 4人 | |||
女子5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1公斤級 | 1人 | ||||
女子68公斤級 | 1人 | ||||
女子48公斤級 | 1人 | 7月10日 3人 | |||
女子52公斤級 | 1人 | ||||
男子85公斤級 | 1人 | ||||
女子70公斤級 | 1人 | 7月10日 2人 | |||
女子87公斤級 | 1人 | ||||
女隊 | 14人 | 7月17日 共28人 | |||
男隊 | 14人 | ||||
男隊 | 5人 | 6月30日 共15人 | |||
*退出:石正鈞 | |||||
女隊 | 4人 | ||||
混合隊 | 6人 | ||||
男子 | 4人 | 5月10日 共8人 | |||
女子 | 4人 | ||||
*退出:丁立人 | |||||
亞運版 | 6人 | 6月26日 共31人 | |||
亞運版 | 5人 | ||||
亞運版 | 6人 | ||||
6人 | |||||
6人 | |||||
2人 | |||||
*退出:白家浩(英雄聯盟)、喻文波(英雄聯盟) | |||||
男子 | 2人 | 5月18日 5月31日 8月23日 共10人 | |||
男團 | 4人 | ||||
女團 | 4人 | ||||
男子 | 3人 | 6月7日 共5人 | |||
女子 | 2人 | ||||
*替換:王天一退出汪洋遞補。 | |||||
—無— | |||||
—無— | |||||
男子速度輪滑 | 1人 | 6月28日 共4人 | |||
男子自由式輪滑 | 2人 | ||||
女子自由式輪滑 | 1人 | ||||
替補:王正陽 替補:付裕、曾晨雨、許小小 | |||||
女子碗池 | 2人 | 6月29日 共8人 | |||
女子街式 | 2人 | ||||
男子碗池 | 2人 | ||||
男子街式 | 2人 | ||||
替補:石將美、蘭俊宜、李曉昂、潘家傑 | |||||
女子 | 10人 | 7月5日 共10人 | |||
*更換:由勞田雪更換劉妍 | |||||
女子 | 1人 | 7月13日 共2人 | |||
男子 | 1人 | ||||
女子 | 2人 | 7月6日 共4人 | |||
男子 | 2人 | ||||
女子 | 5人 | / 共11人 | |||
男子 | 6人 | ||||
合計 | 運動員886人(女運動員437人,男運動員449人) | ||||
賽事進程
開幕式
賽事首金
賽事首個世界紀錄
賽事榮譽
閉幕式
賽事文化
主題口號

賽事會徽
吉祥物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 | 2020年4月3日,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正式向全球發布,吉祥物組合“江南憶”在網際網路雲端與網友們見面,三個機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別是琮琮、蓮蓮和宸宸。4月13日,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項目運動造型設計線上發布。 |
杭州亞運會數字吉祥物 |
火炬
- 火炬

- 數字火炬

- 數字火炬手
獎牌
杭州亞運會獎牌“湖山” |
門票
頒獎物資
![]() 頒獎花束 | |
![]() 頒獎托盤 | 頒獎托盤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微風中波動的西湖水面,結合核心圖形“潤澤”中的飄逸絲帶意象,整體呈現利落流線。設計展現出簡潔大氣的湖山風貌,也顯示出舒展、溫潤細膩的江南特性。 托盤以金屬鋁材質一體壓製成型,表面採用水性環保塗層。輕量化設計同時提高了結構強度,中心形態下沉盛托保護獎牌,良好的人機工學設計也為頒獎過程帶來良好體驗。 |
![]() 頒獎台 | 頒獎台外側整體採用“虹韻紫”主題漸變色,傳達活力與創新的理念。台面採用“水墨白”色彩,展現亞洲各國包容並進,和諧共贏的精神。 為了適用於多種類型的體育項目,頒獎台採用模組式設計,易於拼搭。同時,前部主題形象板可以替換和循環使用,實現綠色節儉的賽會精神。 |
參考資料: |
禮儀服裝
視覺與圖示
2020年10月21日,杭州亞運會核心圖形和色彩系統發布。杭州亞運會核心圖形和色彩系統是亞運視覺形象體系的基礎性、輔助性元素,其設計融競技體育精神、中國文化元素、杭州城市特質、國際化審美風格於一體,根植於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與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體育圖示等視覺標誌相互呼應,共同塑造了杭州亞運會的整體氛圍和美學基調。 | |
![]() 核心圖形“潤澤”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核心圖形主題為“潤澤”,靈感源於杭州極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元素——絲綢。 核心圖形的設計通過融傳統現代於一體的藝術手法,以動靜結合的態勢,展現了絲綢飄逸舒展、溫潤細膩、揮灑靈動的特性,體現了“溫潤萬方、澤被天下”的氣韻與胸襟,寓意亞奧理事會大家庭在杭州歡聚,亞洲多彩體育文化通過杭州亞運會的舞台交流互鑒。絲綢徐徐展開一卷富有江南韻味和東方詩意的“新富春山居圖”,交錯呈現山水彩墨、智慧型網雲等元素。 |
![]() 色彩系統“淡妝濃抹”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色彩系統主題為“淡妝濃抹”,靈感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通過對中國色彩文化和杭州城市特質的提煉與濃縮,設計出以“虹韻紫”為主,以“映日紅、水墨白、月桂黃、水光藍、湖山綠”為輔的色彩系統,揮灑出既有蔥鬱湖山自然生態,又富創新活力運動激情的新時代杭城華彩畫卷。 |

各國語言
賽事郵品

賽事海報
紀念周邊
- 紀念獎牌
- 紀念物資
- 紀念券
- 紀念幣

官方平台
影音周邊



特許商品
- 徽寶
- 印璽
- 零售商店

賽事之外
辦會理念
形象大使
媒體與轉播
贊助與冠名
- 官方贊助商
- 官方獨家供應商
- 官方非獨家供應商
智慧財產權保護
其它參賽運動員
- 大洋洲國家運動員
-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
展覽活動
國際文明禮儀大賽
亞運走十城
賽事保障
醫療保障
環境保障

網路保障
交通設施
- 主辦城市
- 協辦城市
氣象服務
通信保障
服務與接待
- 抵離服務
- 物流服務
志願服務
- 志願者招募
- 志願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