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久林

杜久林

杜久林,男,1993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12月-2000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00年7月-2001年6月任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2001年7月2002年6月先後任復旦大學講師、副教授,2002年7月-2005年12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後研究工作。2005年12月開始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6年6月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2016年10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

基本介紹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代表性論文,

個人經歷

1988.09-1993.0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生物物理專業 理學學士
1993.09-1998.12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 理學博士
1998.12-2000.06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視覺生理學 助理研究員
2000.07-2001.06 日本東京大學 視覺神經生物學 訪問學者
2001.07-2001.11 復旦大學 視覺神經生物學 講師
2001.12-2002.06 復旦大學 視覺神經生物學 副教授
2002.07-2005.12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神經生物學 博士後
2005.12-至今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神經生物學 研究員

研究方向

腦如何形成複雜而有序的突觸連線,將感覺信息整合從而產生運動指令是神經科學研究的關鍵問題之一。由於具有體外受精、體外發育、胚胎透明等優點,斑馬魚及非洲爪蟾蝌蚪是在體研究腦發育及腦功能的理想模式動物。運用遺傳操作、在體膜片鉗記錄、在體成像以及行為學等方法,我們將研究:1)視覺系統的發育;2)多信道感覺整合與行為;3)神經活動對血管系統的調節。
視覺系統的發育
神經前體細胞如何發育成熟是發育神經生物學中的研究熱點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神經元早期發育主要取決於遺傳因素,但環境因素在發育晚期發揮的作用以及其信號傳導機制尚待研究。視網膜結構簡單有序,是研究神經發育的理想模型。我們將採用在體記錄及成像技術,研究外在因素(包括視覺經驗、GABA 能輸入、神經元自發電活動、膠質細胞活動以及一些逆向傳遞因子等)在神經節細胞形態和功能發育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同時,我們還研究視網膜桿狀突觸傳遞的可塑性。
多信道感覺整合與行為
動物能夠動態地整合多種感覺信號,快速地對外界環境變化作出適應性的反應,這是動物生存的基礎,但其神經機制還不清楚。斑馬魚的頂蓋神經元接受並整合多種感覺輸入,產生運動前指令,並將其依次傳遞給後腦神經元(如:Mauthner 細胞)和脊髓運動神經元,從而導致動物運動。我們利用在體記錄及成像方法,記錄神經迴路上各級神經元的活動,研究多信道感覺整合以及行為的機制,並結合行為學方法探討感覺整合及其可塑性在學習與記憶中的作用。
血管系統的神經調節
腦代謝與腦血流之間的動態平衡是大腦行使正常功能的前提條件。神經元、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組成神經血管功能單元,以保證處於活動狀態下的腦區能夠獲取充足的血液。然而目前對於神經活動如何局部或整體地調節腦微循環還知之甚少。利用斑馬魚頂蓋區的血管易於在體觀察的優點,結合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活動的在體記錄/成像技術,我們將研究感覺信號和神經活動如何調節血管系統的發育及功能。此外,我們還將研究在生理和病理狀態下(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神經活動對血腦屏障功能的調節。

代表性論文

1. Du, J.L., Wei, H.P., Wang, Z.R., Wong,S.T. & Poo, M.M. (2009) Long-range retrograde spread of LTP and LTD from optic tectum to reti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 18890-18896.
2. Du, J.L. & Poo, M.M. (2004) RapidBDNF-induced retrogradeSynapticmodification in a developing retinotectal system. Nature 429, 878-83.
3. Du, J.L. & Yang, X.L. (2002) Glycinergic synaptic transmission tobullfrogretinal bipolar cells is input-specific. Neuroscience 113, 779-84.
4. Du, J.L., Xu, L.Y. & Yang, X.L. (2002) Glycine receptors and transporters on bullfrog retinal Müller cells. NeuroReport 13, 1653-6.
5. Zhao, J.W., Du, J.L., Li, J.S. & Yang, X.L. (2000) Expression of GABA transporters on bullfrog retinal Müller cells. Glia 34, 104-17.
6. Du, J.L. & Yang, X.L. (2000)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complements of GABAA and GABAC receptors on bullfrog retinal bipolar cell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84, 666-7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