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社會主義

村社社會主義就是主張恢復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農村村社制度,把擺脫貧窮、落後、實現人與人之間平等關係的願望,寄托在發揚村社精神的基礎上。坦尚尼亞前總統尼雷爾的社會主義以及所推行的“烏賈馬運動”就是村社社會主義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村社社會主義
  • 主張:恢復原始社會遺的農村村社制度
  • 人物:尼雷爾
  • 作品:《阿魯沙宣言》
簡介,實現理論,

簡介

尼雷爾在《阿魯沙宣言》、《烏賈馬—非洲社會主義的基礎》、《社會主義不是種族主義》、《社會主義與農村發展》、《自由與統一》、《自由和社會主義》以及其它文章和檔案中,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村社社會主義思想。
在理論上,尼雷爾首先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問題。尼雷爾認為,社會主義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社會。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勞動者的國家,它消滅了資本家和貴族,取得了人類的平等;它消滅了人剝削人的現象,每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必須參加勞動,並得到他應該得到的報酬。而非洲傳統的農村公社就是社會主義。因為在古老的村社中,誰也沒有私有財產,一切人都可以享受公社財產,沒有人挨餓,也沒有人踐踏他人的尊嚴,這就是社會主義。於是尼雷爾把實行社會主義的希望寄托在恢復古老的村社制度和發揚村社精神上,所以我們把他的社會主義稱作村社社會主義。

實現理論

如何實現社會主義呢,尼雷爾強調了兩點。一是注重建立社會主義信念。他認為,社會主義是一種精神,不能強加於人,但這種信念也不會自己形成,需要靠信仰社會主義的人去建立,去宣傳,去發揮模範表率作用。二是大力加強民主建設。他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必須實現真正的民主。因此他要求政府機構必須由工人和農民通過選舉產生。
尼雷爾認為只要恢復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農村村社制度,就能擺脫貧窮、落後,實現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於是他把領導和發動“烏賈馬運動”當作社會主義的實踐。“烏賈馬”,在斯瓦希里語裡是指:“共同生活、集體勞動和共享勞動成果的傳統氏族家庭。”所謂“烏賈馬運動”,就是試圖把從事個體勞動的農民組織起來,建立烏賈馬村,讓他們走上集體化道路。這是尼雷爾在非洲大陸的一個偉大創舉。從1967年開始,坦尚尼亞政府分三個階段推行了“烏賈馬運動”。首先,政府動員農民搬到一個集中而又靠近水源的村子裡,並在村子周圍自耕自種;然後建立小規模的公共農區,大家在其中共同勞動,共同收穫;最後建立公社農場,即烏賈馬村。在村里,基本的生產資料和產品由全體成員所有,每個成員的權利是平等的,人人參加勞動,進行集體生產,按勞分配。到1973年,全國已建立了5628個烏賈馬村,有村民200萬。後來由於社會主義大躍進,到1976年,烏賈馬村人口已占全部農村人口的91.5%。
尼雷爾的村社社會主義不完全等同原始社會的農村村社制度,其實踐內容還包括民主、文化建設,改革傳統村社制度中不合理因素。他提倡民主,推崇自由,極力宣揚文明,提倡男女平等,自己帶頭實施一夫一妻制,結束了延續數百年的一夫多妻制度。坦尚尼亞原來是經濟貧窮、文化落後的國家,國家獨立之初,全國大學畢業生不到120人。由於尼雷爾實施了村社社會主義,注重教育衛生事業,到1985年,成人識字率高達80%,為黑非洲之冠;國民平均壽命由原來的42歲,提高到52歲。他執政24年來,經濟發展,國泰民安,備受全國人民的愛戴與擁護,被坦尚尼亞人民尊稱為國父。
除了坦尚尼亞馬里外,非洲還有幾內亞、加納、尚比亞、馬達加斯加、索馬里、幾內亞比索、肯亞、維德角 、塞席爾、薩伊、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國家也實施過村社社會主義,現在看來都不怎么成功。然而這些國家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實驗,不失為一次偉大的探索,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來 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