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土

李龍土

李龍土(1935.11.20-)。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功能陶瓷)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和參加研製成功一系列具有優異性能的鐵電壓電陶瓷材料,提出對產業化有指導意義的技術路線,開拓了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實現低溫燒結的新途徑,發明了低燒多層壓電陶瓷變壓器並推廣套用。領導課題組在弛豫鐵電陶瓷、壓電超聲馬達、複合特性半導體陶瓷等領域進行開創性研究。作為國家863計畫八·五重大項目負責人,主持和參加研製成功高性能低燒多層陶瓷電容器,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效益,對國家863計畫重大項目的實施及高技術產業化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三等獎和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共十餘項。發表論文300餘篇。獲授權專利20餘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龍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南安
  • 出生日期:1935年
  • 職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生經歷,科學研究,參與學會,

個人履歷

1958.8,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58.10-1970.2,清華大學土木系建材教研組任助教,講師
李龍土李龍土
1970.3-1988.5,清華大學化工系無機非金屬材料教研組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8.5-至今,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1987.4-1987.10,美國Lehigh大學訪問學者
1994.6-1994.10,美國Penn State大學客座教授
1997.11,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生經歷

上下求索厚積薄發跨越學科開拓創新
李龍土,1935年出生在著名僑鄉福建南安。他在愛國華僑李光前創立的梅山國專國小和國光中學讀完國小和國中,後進入歷史悠久、被譽為閩南教苑常青樹的泉州市省立晉江一中(現泉州五中)讀高中。人傑地靈的故鄉山水,嚴謹厚重的名校氛圍,以及艱苦年代的生活歷練,賦予了一代學子的睿智、淡定與堅韌。
1953年,乘著我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東風,李龍土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考入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從此便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
半個多世紀以來,李龍土見證了清華巨大的變化與發展。他在清華學堂南側的土木工程館工作了40多年。雖然那裡房間面積相對狹小,但是卻承載了他和同事們從建築材料到新型陶瓷的諸多豐碩成果,尤其是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孕育了無機非金屬材料重點學科,建成出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李龍土和他的團隊成員們,靠著不懈的奮鬥、執著的追求以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為祖國的材料科學與教育事業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
上世紀50年代的清華被稱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結合是清華的重要辦學特色。時任清華校長的蔣南翔提出了“乾糧”與“獵槍”的教育觀念,乾糧只管一時,而獵槍卻管一生。探索知識的熱情、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嚴格的教學要求,為李龍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培養了他出色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繫實際是清華當時的又一重要辦學特色。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到生產現場實習,許多重點工程的建築工地都留下了清華土木系莘莘學子的足跡。這些生產實習和工程訓練經歷,使年輕的李龍土感受到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增強了他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大學五年的生活轉瞬即逝。1958年,周恩來總理到清華參觀畢業設計展覽,對其中的一些成果很感興趣,並說:“我要向你們訂貨。”就這樣,李龍土等多位應屆畢業生留校,開展粘土水泥的研究工作。他們經過夜以繼日的努力,研製出了300#粘土水泥並推廣套用,得到了當時水泥混凝土界著名專家的高度肯定和評價。這項研究是他畢業後的第一次科研實踐,也為他日後致力於把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套用相結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上世紀70年代初,針對新型陶瓷材料的發展與學科建設的需要,李龍土所在的建材教研組大部分教師轉到化工系從事新型陶瓷方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基於開門辦學的實踐和出國考察得到的啟示,他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陶瓷器件——多層壓電陶瓷變壓器,並以此作為他指導研究生的論文課題。首次研製出了低驅動電壓、高升壓比的多層壓電變壓器,並推廣套用。此後,他又與桂治輪、張孝文等同事一起,在大量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了過渡液相燒結這一壓電陶瓷低溫燒結新技術及機理,並研製出了一系列低燒與高性能兼優的鐵電壓電陶瓷,開拓了製備高性能低溫燒結鐵電壓電陶瓷的新途徑,在國際上形成了明顯的優勢與特色。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李龍土將目光轉向了對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影響更為廣泛的一類新型片式電子元件——多層陶瓷電容器。他及其團隊又進一步發展出了低溫燒結弛豫鐵電陶瓷及其高性能低溫燒結多層陶瓷電容器材料,解決了當時困擾電子元件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提升了我國片式化多層陶瓷電容器產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為我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清華材料系成立,清華大學新型陶瓷材料教學與科研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也成為李龍土及其團隊在材料科學領域開展更為廣泛深入研究的新契機。
50多年間,從土木轉到化工,再轉到材料,李龍土根據國家目標和學科發展,不斷拓展著新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真可謂“三易其行”。跨越學科壁壘,重視學科交叉融合,是他帶領下的團隊多年來逐漸形成的鮮明特色。
發揮科研源頭作用澆灌高新技術之花
作為一位造詣很深的學者,李龍土經常思考兩個問題:一是材料研究要不要結合生產實際,對此他用行動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二是產學研如何緊密結合。可貴之處在於,他不但解決了一些國際上沒有解決的重大技術難題,有許多創新點,而且使科研成果在生產套用中顯示出了巨大的優越性,走出了一條基礎性研究——新材料研製——器件套用——成果轉化相銜接的良性循環之路。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李龍土就負責承擔了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多層壓電變壓器(MPT),同期還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壓電陶瓷低溫燒結機理研究。在這些項目的支持下,李龍土及其合作者成功研製出了低燒獨石壓電變壓器,並推廣套用。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和部級科技獎。近幾年來,在李龍土的技術指導下,該成果在西安康鴻實現產業化,建成了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多層壓電陶瓷器件生產基地。
國家“863”計畫啟動之際,李龍土作為先進功能陶瓷專題負責人,提出了把“高性能低燒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作為重點課題的建議,組織了產學研聯合課題組,把高技術研究直接與企業需求相聯繫,探索出了高技術研究成果產業化的新途徑。由於前期項目的成功實施,“八五”期間,“低溫燒結多層陶瓷電容器”被優選為國家“863”計畫八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之一。在此期間,李龍土課題組開創性地研製成功高性能低燒弛豫鐵電陶瓷,性能居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在廣東風華高科實現了產業化,為建立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低燒多層陶瓷電容器產業體系奠定了基礎,增強了民族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為國家“863”計畫的實施和“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戰略思想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863”計畫十周年大會上,李龍土作為重大項目負責人介紹了典型經驗和成就,並被國家科委和國防科工委授予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八五”先進工作者一等獎。
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及低燒技術的研究與發明是他所率領的課題組開創性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問題的成功例證之一。李龍土及其團隊通過深入系統的基礎性研究,研製成功一系列具有優異性能的壓電鐵電陶瓷材料,首次提出了對產業化有指導意義的新技術路線,開拓了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實現低燒的嶄新途徑。這項重大成果獲得了199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隨後,“高性能片式電子元件與材料”作為“八五”重大項目的延伸與發展,又列為國家“863”計畫“九五”重大項目,李龍土領導的團隊承擔的“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及其片式電感器”和“高性能片式電容”是該重大項目中的兩個核心重點課題。面對市場需求與競爭的挑戰,課題組研製成一系列新型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形成我國在片感材料方面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了外國公司在低燒鐵氧體高端材料方面的壟斷。促成了山東同方魯穎片式電感器生產基地的建立,被業界評價為“標誌我國新興的片感產業步入自主發展的階段”。“高性能低燒鐵氧體材料”獲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高性能片式電容”課題則向高端材料及產品推進,所研製的鈦酸鋇基高介高溫穩定型X7R 502材料在風華高科及成都715廠推廣套用,其性能居同期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軍用高可靠片式電容器提供了關鍵性材料與技術。
跨入新世紀,高性能低成本的“大容量薄層賤金屬內電極MLCC”、“新型低燒鐵氧體及其相關片式元件”等課題承前啟後,相繼立項為“863”計畫“十五”重點項目,產學研結合更加廣泛,研製出了材料性能居國際領先水平的BME-MLCC用納米/亞微米晶鈦酸鋇陶瓷材料,突破了新一代高性能BME-MLCC薄型化、微型化關鍵技術。
“十五”期間,在李龍土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組織實施了以南策文為首席科學家的“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礎問題研究”國家“973”計畫項目,在信息功能陶瓷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熱情扶植學術新人言傳身教引領團隊
在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同時,李龍土更以戰略眼光關注我國陶瓷科學研究事業的長遠發展和新一代學術隊伍的建設。以他為學術帶頭人的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在國際上頗具影響的先進陶瓷材料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不僅成果卓著,也培養出了大量高水平人才。目前,該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信息功能陶瓷研究團隊先後被評為教育部創新團隊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群體。在他的積極支持和熱心扶植下,一批學術新人脫穎而出,實驗室先後湧現出了南策文、周濟、潘偉、李敬鋒、王曉慧等年輕學術帶頭人。
李龍土治學嚴謹,淡泊名利。他不僅從多方面關心、幫助和指導年輕教師的成長,更以自己的行動影響著新的一代學人。“行勝於言”是他所帶出的研究團隊的一個鮮明特色。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在清華學習工作50餘年的李龍土的生活寫照。50年的學術生涯,碩果纍纍,桃李滿天下。而李龍土依然壯心不已,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忘我地耕耘著。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李龍土李龍土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Ø 高性能片式電子元件及材料
Ø 壓電陶瓷驅動器及超聲馬達
Ø 多層壓電陶瓷器件及套用
Ø 高性能低溫燒結壓電陶瓷材料組成與製備
Ø 多層多相複合功能陶瓷製備科學
Ø 鐵電、壓電陶瓷材料及器件疲勞、老化機理
Ø 微波介質陶瓷材料
Ø 功能陶瓷納米粉體、納米晶陶瓷製備、結構與性能
Ø 功能陶瓷厚、薄膜複合器件製備技術
Ø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與器件套用

參與學會

l IEEE高級會員
l 美國陶瓷學會會員
l 中國矽酸鹽協會理事
l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