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館內除了展示李鄭屋漢墓外,旁邊還有兩個展覽廳,介紹漢墓的歷史及展示其出土文物。該墓穴是香港政府於1955年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的,從中共發掘出58件文物。從墓磚銘文的字型、內容,以及出土文物等推斷,墓穴建於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埋葬的相信是皇室貴胄。李鄭屋漢墓於198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法定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博物館
  • 地點: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
  • 館藏精品:東漢時期文物等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館藏文物,價值意義,參觀信息,開放時間,旅遊提示,交通提示,鄰近景點,

發展歷史

1955年於李鄭屋邨發現的漢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畫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於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1](詳見1955年8月11日《星島日報》)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於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採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制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於東漢時期的墓穴。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建築布局

根據考古學家推斷,該墓建於東漢時期。而於漢墓出土了67件文物,當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種陶器及青銅器等。然而,漢墓中並未發現任何骸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漢墓的布局為“十”字形,一共有4個墓室。墓室屬磚室墓,由長40厘米、闊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磚塊砌成,而磚塊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大吉番禺”,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壞。
漢墓用磚砌成,由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及一條羨道組成,形成平面如十字形對稱的布局。前室頂部為穹窿頂,其餘三個墓室則為單券頂,是東漢時期常見的墓室形制。墓磚平均長40、闊20、厚5厘米,多為素麵,亦有部分墓磚的側面刻有或印有文字和花紋。花紋有十多種,以菱形及輪形構成的幾何圖案為主,也有簡化的動物形象圖案。

館藏文物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除展出從漢墓出土的陶器青銅器外,還設有“李鄭屋漢墓”和“華南漢文化”兩個展覽,通過文字、圖像、照片、地圖、錄像和模型等輔助展品,介紹漢墓的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的。從墓室的形制、墓磚銘紋及出土文物等推斷,該墓應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1988年李鄭屋漢墓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
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觀眾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漢墓現時已成為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一個博物館。由於需要穩定漢墓內的溫度和濕度,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參觀者可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牆窺探墓室內部,參觀者也可有漢墓旁邊的展覽館,觀看漢墓的地理環境、墓室結構和發現經過,以及漢朝時期的嶺南文化。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常設展介紹李鄭屋漢墓的發現、結構及出土文物等,說明漢墓與華南地區發現的東漢墓如出一轍,並證明中原文化在二千年前已傳播到香港。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是香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座東漢磚室墓,該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地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
考古學家在漢墓中發現了五十八件陪葬品,其中五十件陶器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貯藏器和模型;另外八件青銅器則有等。墓內並沒有人
李鄭屋漢墓的結構以至出土器物的類型,與華南地區發現的東漢墓如出一轍。結構方面,十字形穹窿頂磚室墓在東漢時期十分流行;器物方面,在漢墓發現的三足陶鼎、溫酒尊、陶魁、陶卮等都是漢代民間常用的陶器,也常出現於漢墓的畫像磚中。而一套四件的陶製模型─屋、倉、,更是東漢時期陪葬物的常見組合。再結合墓磚銘文的“番禺”二字,可以推斷古墓是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的建築物。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價值意義

李鄭屋漢墓不單眼映東漢時期先民的生活,更印證了香港在漢代是屬番禺縣管治。
中國自古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說明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通過了解某個時期的飲食行為,進而分析當時的飲食文化,可以知道該段時期人民的精神生活狀態和物質生活發展水平。兩漢期間(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無論飲食資源的開拓、烹調技術的提升、飲食器具的多樣化,以及各種飲食風俗的形成,都印證著中國飲食文化在漢代已發展至昌明時期。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6時。

旅遊提示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休館日
逢星期四休館
聖誕日及翌日(每年12月25日及26日)
元旦(每年1月1日)
農曆新年初一至初三
聖誕前夕及農曆年除夕於下午五時休息

交通提示

乘搭港鐵至長沙灣站下車,從A3出口沿東京街步行約10分鐘;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乘搭九龍巴士2A號(來往樂華至美孚)在博物館門前下車;
乘搭九龍巴士2號(來往尖沙咀碼頭至蘇屋)或隧道巴士112號(來往北角百福道至蘇屋)在保全道下車,轉往東京街步行約2分鐘。

鄰近景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75年創立,但館中部分藏品來自1962年成立的大會堂博物美術館。博物館於1998年遷往位於尖沙咀漆鹹道南的現址。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外型、色調與毗鄰的科學館互相協調,形成一個博物館組合。
該館以香港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為基本陳列,重點展示了香港6000年的發展歷程。
陳列分三部分:(1)介紹香港的自然環境;(2)以出土文物、古代石刻及古窯址等實物反映了香港地區的人類活動,(3)展示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大都市的過程。該館藏品45000餘件,分為考古、本地史,民俗史及自然歷史四大類。考古類藏品中,有著名的麥兆漢神父藏品及芬戴禮神父藏品,本地史藏品中以歷史圖片為主,最早的圖片為19世紀60年代所攝;民俗史藏品方面,有中國傳統的漁船模型、捕魚裝備、傳統農具及日用器具;自然史藏品主要是世界各地的岩石和礦物,以及香港常見的蝴蝶軟體動物貝殼。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功能是透過購藏、修復和研究館藏文物,以保存香港的文化遺產。此外,博物館亦透過館藏、展覽和教育及推廣活動,提高市民對香港歷史的發展及其獨特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興趣。
展覽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樓面面積達17,500平方米,其中展覽廳占8,000平方米。展覽廳包括一個1,000平方米可定期更換主題的專題展覽廳;以及八個總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長期展覽廳,展出“香港故事”常設展,介紹香港四億年的自然生態環境及六千年的歷史發展及文化傳承。
香港歷史博物館會舉行多元化的專題展覽,以輔助常設展。這些專題涵蓋博物館課題範圍內的個別專題,但內容更見全面和廣泛。透過這些展覽,可更詳盡地介紹香港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不同面貌,以補常設展的不足。同時,博物館亦會與外地組織合辦展覽,加強香港與鄰近地區的文化交流。
作為文化機構,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既多元化且生動有趣的活動,以提高市民對社會動態和文化遺產的興趣。活動包括免費導賞服務、講座、參觀活動、錄像帶節目、示範、工作坊和巡迴展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