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雄(四川大學建環學院土木系系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碧雄,女,1970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土木系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碧雄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0年4月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務: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土木系系主任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科研項目,研究領域,主講課程,學術會議,學術論文,教材著作,學術兼職,獲獎情況,發明專利,

人物經歷

1988.9-1992.7 成都科技大學土木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學士
1992.7—1995.3 四川大學水利系岩土工程專業 碩士
2005.9—2011.6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岩土工程博士
1995.3—1997.7 四川大學城環學院土木系助教
1997.7—2002.7四川大學建環學院土木系講師
2002.7—至今 四川大學建環學院土木系副教授
2005.7—至今 四川大學建環學院土木系系主任
2008.3-2008.4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習一個月
2010.1-2011.1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土木系和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678379,智慧型同軸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相關介電理論和傳輸反射特性研究,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負責人
2. 省市項目_省學術帶頭人培養基金,川人[2015]100-1,建築廢棄物再生混凝土牆板-鋼筋混凝土框架體系抗震性能研究,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負責人
3. 縱向_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012BAK10B07,環境觸髮式視頻信號採集技術,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子題負責人
4.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013KF05,基於能量耗散和損傷力學的鋼筋混凝土柱地震損傷模型研究,負責人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研究專項,地震災害重建應急項目,2013scu1906,蘆山地震後工程結構震害評估與加固建議,負責人
6. 橫向合作課題,13H0945,新型節能牆板和空心磚砌體與鋼筋混凝土框架協同抗震性能對比研究,負責人
7. 教育部國際合作項目,Z2004-2-51007,碳纖維加固大壩的計算和試驗研究,負責人
8. 國際合作項目(香港理工大學),09ZHCJ-01,高原大橋倒塌的地質力學原因分析,子題負責人
9. 四川大學青年基金項目,校200552,基於阻抗成像技術混凝土缺陷檢測技術研究,負責人,
10. 國家外專局引智計畫項目,20085100313,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後基礎建設及經濟重建重大問題研究,子題負責人
11.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SKZ200904,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樓梯間抗震性能研究,負責人
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74109,動載荷反覆作用下節理裂隙岩體的動力學回響,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主研第一
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974091,多條節理構形及其對應力波傳播規律的影響研究,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主研第二
14. 四川省2014年套用基礎計畫項目, 2014JY0186, 基於阻抗技術且以鋼筋為電極的混凝土裂縫監測方法研究, 2014/7-2016/6, 主研第一

研究領域

(1) 工程結構震損機理、抗震性能評估和加固技術
(2) 地震中樓梯和主體結構相互作用機理
(3) 填充牆與RC框架協同抗震性能
(4) 空心磚和空心磚砌體的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5) 新型再生固廢物牆體材料研製
(6) 基於材料電阻抗特性的混凝土裂縫檢測技術
(7) 混凝土耐久性

主講課程

(1) 結構設計原理(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本科生
(2) 建築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本科生
(3) 建築抗震設計,本科生
(4) 專業英語,研究生
(5) 鋼筋混凝土原理與分析,研究生
(6) 房屋結構檢測加固技術,本科和研究生

學術會議

1. 在14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14WCEE)上宣讀論文,2008.10.
2. 應邀在香港土木工程學會和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組織的“512 Wenchuan Earthquak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Stricken Areas”上做特邀報告,2008.8.31.
3. 在2009國際災害風險大會(IDRC Chengdu 2009)上宣讀論文,2009.7.13-15.
4. 在第一屆中美綠色能源論壇(1ft US-China green forum)上做特邀報告。2008.11.16-18,北京.

學術論文

[1] Li, Bi-Xiong, Khalid Mosalam.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airways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ASCE. 2013, 27: 721-730. doi:10.1061/(ASCE)CF.1943-5509.0000382. (SCI)WOS:000327026000005
[2] Li Yexue, Zhu Zhemin, Li Bixiong. Study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of stress waves across j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2011,48:364–371. doi:10.1016/j.ijrmms.2011.01.002 (SCI)WOS:000288425100002
[3] Grundy, P;Li, BX (Li, Bixiong); Wang, QY. Lessons from Wenchuan 5. 12 for Building Seismic Resilience in China.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DISASTER AND RISK CONFERENCE. CHENGDU, JUL 13-15, 2009, p: 174-179.(SCI) WOS:000276032000028
[4] Li Bixiong, Zhe Wang, Khalid M. Mosalam, and Heping Xie. Wenchuan Earthquake Field Reconnaissance o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d Buildings With and Without Masonry Infill Walls[C]. 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October 12-17, 2008, Beijing, China, S31-035.
[5] 李碧雄, 陳劍, 莫思特. 混凝土劈拉過程中的阻抗參數變化規律初步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6, 48(1): 23-28. Ei收錄 20161202114797
[6] 朱亞閣,李碧雄,蒲養林,劉興東. 改善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結性能的措施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6, 48(增刊2):128-134. Ei收錄
[7] 李碧雄, 陳劍, 莫思特等. 不同裂縫尺度下水泥淨漿的交流阻抗特性研究. 建築材料學報. 2015, 18(4): 620-624. Ei收錄 20153901314536
[8] 王燕鵬, 李碧雄,馬進等. 基於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的高原大橋落梁破壞機理.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5, 47(增刊2):89-96. Ei收錄
[9] 李碧雄. 地震中砌體填充牆和RC框架樑柱協同作用機理. 建築結構. 2015, 25(4):97-101.
[10] 李碧雄,陳劍,莫思特等. 基於交流阻抗譜法檢測水泥砂漿裂縫試驗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4, 46(1). 167-171. EI: 20140817350129
[11] 石宇翔,李碧雄,雷濤等. 基於損傷和能量耗散的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4, 38(1): 134-138.
[12] 曹進,李碧雄,鄧建輝等. 蘆山地震砌體結構震害及分析. 建築結構,2013,43(24):28-32.
[13] 李碧雄,莫思特,王哲. 地震中鋼筋混凝土短柱的成因及震害分析.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4,36(3): 120-127.
[14] 馬進,李碧雄,王哲. 帶樓梯構件框架結構靜力推覆試驗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44(S1):115-123. Ei: 20122715215676. 通訊聯繫人
[15] 李碧雄,鄧建輝. 龍門山斷裂帶深溪溝段斷層物質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1,30(S1):2653-2660.Li Bixiong, Deng Jianhui. EXPERIMENTAL STUDY OF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ULT MATERIALS FROM SHENXIGOU RUPTURE OF LONGMENSHAN FAULT.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1,30(S1):2653-2660. EI: 20113314234984.
[16] Li, Bi-Xiong, Gan, Li-Gang; Wang, Qing-Yua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engthened buildings tested by earthquake and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Sichuan Daxue Xuebao (Gongcheng Kexue Ban)/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v 42, n 5, p 142-149, September 2010 [李碧雄,甘立剛,王清遠. 基於實際震害和數值分析的加固建築結構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0,42(5):142~149.] EI: 20104313334841.
[17] Li Bixiong, Lei Tao, Deng Jianhui, etc. Lessons learnt from performance of school building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2009, 41(3): 172~179. [李碧雄, 雷濤, 鄧建輝. 汶川地震中學校建築震害研究[J].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09, 41(3): 172~179.] EI: 092712164242
[18] Li Bixiong, Xie Heping, Wang Zhe, etc. Wenchuan Earthquake Field Reconnaissance and Analysis on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s[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2009, 41(4) : 19-25. [李碧雄,謝和平,王哲等. 汶川地震後多層砌體結構震害調查及分析[J].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09, 41(4): 19-25.] EI: 093212244267
[19] Li Bixiong, Deng Jianhui, Wang Zhe. Lessons from the performances of masonry structures with ground RC frame suffered 5.12 Wenchuan Earthquake[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42(3):342-347.[李碧雄,鄧建輝,王哲. 5.12汶川地震底框磚房震害啟示.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 42(3):342-347.]
[20] Li Bixiong, Xie Heping, Deng Jianhui, etc. Analysis of Buildings Performance and Damage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Suggestion for Seismic Design [J].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2009,29(2):224-230. [李碧雄,謝和平,鄧建輝等. 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築震害特徵及抗震設計思考.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9,29(2):224-230.]

教材著作

熊峰,李章政,賈正甫,李碧雄主編. 結構設計原理.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
李碧雄主編. 建築結構設計.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2.
李碧雄參編. 土木工程概論.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李碧雄參編.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學術兼職

中國土木學會橋樑結構分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建設部防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土木學會結構專委會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成都市土木建築學會第九屆常務理事,成都市土木建築學會結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獲獎情況

1. 2004年獲四川大學優秀教改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2. 2005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四)
3. 2005獲四川大學第三屆優秀教學獎三等獎
4. 2009 獲四川大學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5. 2002、2003、2004、2007年四次獲四川大學優秀骨幹青年教師稱號
6. 2008年獲四川大學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
7. 2012年獲四川大學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第一)
8. 2013年獲四川省土木建築學會先進工作者
9. 四川大學2013-2014年度先進個人

發明專利

1
莫思特,李碧雄.以鋼筋為電極的混凝土裂縫檢測儀,國家發明專利,2013年10月30日/2012年06月18日,ZL 2012 1 0199249.0
2
李碧雄,陳劍,吳瑾炎,莫思特. 阻抗譜測試儀及測試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 2014年12月10日/2013年1月25日. ZL 2013 1 0030062.2
3
李碧雄,陳劍,吳瑾炎,莫思特. 以鋼筋為電極的混凝土監控檢測儀及監控檢測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2月25日/2013年1月25日. ZL 2013 1 0029782.7
4
李碧雄,莫思特. 國家發明專利——基於阻抗成像技術的混凝土損傷檢測方法與設備. ZL 2006 1 0020932.8 授權公告日:2009年3月11日
5
李碧雄,莫思特. 授權公告日——臭氧水消毒機水流控制裝置與臭氧水消毒機. ZL 2006 1 0022282.0 發明專利授權日:2009年4月28日
6
莫思特,李碧雄,鄧建輝.地質環境災害視頻監測器及其監測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 2014年10月1日/2012年11月13日. ZL 2012 1 0452351.7
7
莫思特,譚潔,李亮,李碧雄. 鋼筋同軸電纜結構一維混凝土健康監測的階躍測試儀. 實用新型專利. 2015年10月7日/2015年6月11日. ZL 2015 2 0402418.5
8
莫思特,李亮,譚潔,李碧雄. 基於鋼筋電極的二維混凝土參數測試儀. 實用新型專利. 2015年10月7日/2015年6月11日. ZL 2015 2 0402393.9
9
莫思特,王秈君,柳銀,李碧雄. 基於鋼筋天線的三維混凝土健康檢測儀. 實用新型專利 2015年11月18日/2015年6月11日. ZL 2015 2 0401461.X
10
莫思特,鄧雲,脫友才,李碧雄. 水域冰情監測研究系統. 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6月23日. CN201510350636.3
11
莫思特;王秈君;柳銀;李碧雄 基於鋼筋天線的三維混凝土健康檢測方法及其檢測電路. 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6月11日. CN201510319703.5
12
莫思特;譚潔;李亮;李碧雄. 鋼筋同軸電纜結構一維混凝土健康監測方法及階躍測試儀. 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6月11日. CN201510320110.0
13
莫思特;李亮;譚潔;李碧雄. 基於鋼筋電極的二維混凝土健康監測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 2015年6月11日. CN20151032126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