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潮八分小篆歌

《李潮八分小篆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是杜甫夔州寫給他外甥的,道出了書法流變和李潮的成就,也寫出了兩人的相知。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鑑賞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李潮八分小篆歌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型變化如浮雲。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
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
開元已來數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劍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肉屈強。
吳郡張顛夸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鑑賞點評

《李潮八分小篆歌》云:“蒼頡鳥跡既茫昧……書貴瘦硬方通神。”此詩敘書之顛末,可謂詳盡,後人筆力豈能到此!而《嶧山碑》“棗木傳刻”之語,尤為人所取信,往往引以為證。……東坡《墨妙亭》詩云:“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蓋東坡學徐浩書,浩書多肉。用筆圓熟,故不取此語。殊不知唐初歐、虞、褚、薛,字皆瘦勁,故子美有“書貴瘦硬”之語,此非獨言篆字,蓋真字亦皆然也。
《宣和書譜》:
至唐則八分書始盛,其典翌蓋類隸而變方,廣作波勢,不古不嚴,豈在唐始有之耶?杜甫作《八分歌》,盛稱李潮、韓擇木、蔡有鄰,是皆唐之諸子,而今所存者又皆唐字,則(蔡)希綜、蔡琰之論安在哉?
杜臆》:
“字型變化如浮雲”,一語便括全篇。鳥跡變而大小篆,又變而八分,至變時草書,極矣。大小二篆與八分猶未失古意,若草書則非古矣,雄壯何足取!……瘦硬之書,未易形容,故自恨才力之薄,暗相照應,如此作結亦新。
此句中並貫注草書(“字型變化”句下)。結句美潮愈淡愈至,亦變化超脫。
唐宋詩醇》:
論書皆中肯綮,坡老云:“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特借作跌宕耳,非遂不許其論也。結亦瘦硬無比。
昭昧詹言》:
分合變化,隨手靈機,不似韓歐以下,尺寸可尋。……此與《公孫大娘弟子舞劍》首,皆須熟讀,蓋其章法之妙,直與史遷之文相抗矣。
讀杜心解》:
篇中述朽學源流,最委悉矣。……斯、邕小篆八分為李潮本派,此屬正陪,乃賓中主也。擇木、有鄰,時代與潮為近,貼身又人一陪。主中又請賓也。然則潮為主中主矣,而著筆反不多,惟以奄有韓、蔡,輩行斯、邕為稱許:則仍用借賓定主法,覓其評書之旨,則以“肥”為賓,以“瘦硬為主”。……結以作歌“力薄”自謙,亦是“瘦硬”反面話頭。……又是一樣借賓定主法。韓、蘇之祖。
杜詩鏡銓》:
復用草書作襯,極五花八門之致(“吳郡張顛”二句下)。尾聲如歌之有亂,極盡賞嘆(“我今衰老”二句下)。
張云:酣恣淋漓,跌宕變化,而周規折矩,動合自然。此所以為詩聖。又云:神光離合,真乃揮霍紛紜爭變化也。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