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禾

李氏禾

李氏禾又名秕殼草,禾本科雜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發達匍匐莖和細瘦根狀莖,葉鞘短於節間,多平滑,葉片披針形,質硬有時卷折,圓錐花序開展。

多年生。具發達匍匐莖和細瘦根莖。稈傾臥地面,節處生根,直立部分高40-50厘米,節部膨大密被倒生微毛。葉鞘短於節間,多平滑;葉舌長1-2毫米,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癒合成鞘邊;葉片披針形,長5-12厘米,寬3-6毫米,粗糙,質硬有時卷折。圓錐花序開展,長5-10厘米,分枝較細,直升,無小枝,長4-5厘米,具角棱。小穗長3.5-4毫米,寬約1.5毫米,柄長約0.5毫米;穎無。外稃5脈,脊與邊緣具刺狀纖毛,兩側具微刺毛;內稃與外稃等長,較窄,3脈;脊生刺狀纖毛;雄蕊6枚,花葯長2-2.5毫米。穎果長約2.5毫米。

產江蘇、台灣、福建、江西、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貴州、四川及雲南,生於河溝、田岸、水邊。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李氏禾
  • 拉丁學名:Leersia hexandra Swartz. 
  • 別稱:秕殼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稻亞科
  • 假稻屬
  • :李氏禾
  • 分布區域:產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境與習性,栽培與繁殖,主要用途,相關的種,園林套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具發達匍匐莖和細瘦根狀莖。稈傾臥地面並於節處生根,直立部分高40-50厘米,節部膨大且密被倒生微毛。葉鞘短於節間,多平滑;葉舌長1-2毫米,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癒合成鞘邊;葉片披針形,長5-12厘米,寬3-6毫米,粗糙,質硬有時卷折。圓錐花序開展,長5-10厘米,分枝較細,直升,不具小枝,長4-5厘米,具角棱;小穗長3.5-4毫米,寬約1.5毫米,具長約0.5毫米的短柄;穎不存在;外稃5脈,脊與邊緣具刺狀纖毛,兩側具微刺毛;內稃與外稃等長,較窄,具3脈;脊生刺狀纖毛;雄蕊6枚,花葯長2-2.5毫米。穎果長約2.5毫米。花果期6-8月,熱帶地區秋冬季也開花。染色體2n=24
具地下橫支根莖匍匐莖,株高90~120cm,稈基部傾斜或伏地,葉片披針形,花序圓錐狀,分枝細、粗糙,並可再分小枝,下部1/3~1/2無小穗;小穗含1花,矩圓形,長6~8mm,具0.5~2.0mm小柄;穎缺,外稃脊上和兩側刺毛內稃具3脈。

地理分布

產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黑龍江。生於河溝田岸水邊濕地。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

生境與習性

生於湖泊、沼澤、溝渠、池塘 等水中,河邊、田邊積水濕地也有生長。具有趨 水性,生於水邊者通常都向水中伸展,中下部斜 臥,覆蓋於水面,上部挺起,開花結實。

栽培與繁殖

可栽於水榭旁、人工湖及其他 水景區。可用根狀莖及帶不定根的匍匐莖繁殖, 成活率高,生長快。

主要用途

李氏禾全株可供觀賞,尤其是裝飾 水面,覆蓋度大,似水上綠色地毯一般,十分美觀。

相關的種

假稻(Leersia japonica (Makino ex Honda) Honda )
蓉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
秕殼草(Leersia sayanuka Ohwi )
李氏禾與假稻 (L. japonica (Makino ex Honda) Honda)比較相近,均是多年生,水生草 本,稈下部斜臥,節處生不定根,雄蕊6枚等;但 是假稻圓錐花序主軸較粗壯,長9~12cm,小穗 長0.5~0.6cm,帶紫色,花葯長約0.3cm,與李氏 禾明顯有別。二者均可供觀賞。

園林套用

典型的鄉土植物品種,生態恢復工程中,可作為該區域的先鋒植物品種予以配 置套用。人工濕地建設中,李氏禾對污水的適應能力較好,作為氧化塘前處理植物套用廣泛,效 果也比較明顯。人工濕地中應注意及時予以打撈,防止二次污染產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