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祠(玉泉觀景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玉泉觀李杜祠,即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與杜甫的祠堂,也是全國罕見詩仙與詩聖的合祠。祠遺址位於玉泉觀碑廊崖頂平地上,現遺址仍處於部隊所占區域,占地約300—500平方米,該區域不同於道教文化區,主要由李杜祠、八臘祠(又稱北廊)、靜觀亭、選勝亭等六座建築群組成;據碑石記載,其主體建築李杜祠始建於明代中期(即嘉靖1550年),趙孟頫詩碑,“二妙軒”詩碑等刻成後,先後存放於此區域,並伴隨著歷代名流賦詩題詠,儘管李杜祠大部分建築已毀於地震或兵禍,但作為天水城區最具人文氣質的文化精神卻一直未曾消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杜祠
  • 占地面積:占地約300—5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八臘祠(又稱北廊)、靜觀亭、選勝亭
  • 修建時間:明代中期(即嘉靖1550年),
建築分布,文化遺存,

建築分布

玉泉觀李杜祠一區的建築分布
一是其核心建築李杜祠位於選勝亭崖上座南朝北,建於明嘉靖中,內祀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側有“大雅堂”,祠堂內牆壁內分別鑲裝有趙孟頫草書詩碑四通和清順治時期宋琬集杜詩與“二王”之字刻成“二妙軒”詩碑。李杜祠經歷了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乾隆四年(公元1739)和同治十年(公元1871)三次大修。它是玉泉觀文化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明、清以來詠詩最多的地方。
二是諸葛武侯、韓魏公祠位於李杜祠旁邊,坐西朝東,始建年代無法考證,但從其所處位置上講,處於主祠位置,內祀諸葛亮、韓琦(北宋名相),從二人政治地位上講,位居主祠位置無可爭議,但從文化地位上講不及李杜二人。
三是名賢祠,位於武侯祠北,坐北朝南,建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內祀名宦高必大、宋琬、姜光胤及明秦州牧郭公像。
四是八臘祠(又稱北廊),位於崖邊,坐東朝西,原為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秦州知州國棟生祠,內祠八臘、梅貞子、葛稚川像。
五是靜觀亭,位於諸葛武侯、韓魏公祠西,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秦州知州齊佳士重修。
六是位於崖下現存在的選勝亭(又名四明亭),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也是李杜祠文化區中僅存的建築。經歷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1981年三次修繕,現存放國寶級文物“四面道流碑”。
從以上建築群布置即內祀人物上講,李杜祠一區涵蓋了天水三國文化、詩仙李白故里、杜甫流寓秦州、韓琦駐守邊陲等一系列重要文化元素,稱之為“文化中心”也不為過。其次從李杜祠現存碑刻價值上講,以趙孟頫草書詩碑、“二妙”軒詩碑為主體的文化詩碑能同時存放於李杜祠,說明了李杜祠文化區在玉泉觀的特殊地位。
趙孟頫草書詩碑趙孟頫草書詩碑
趙孟頫詩碑共4方,第一方為唐李白《夜下征虜亭》,邊緣鐫刻劉侖題跋,第二方為唐韋應物《西塞山》詩,第三方尚不知作者,第四方為宋王安石《題舫子》詩。本碑字型行草相間,筆體圓潤,大氣磅礴,如此風格,趙書存世甚少,為全國罕見之珍品。
李杜祠另一瑰寶“二妙軒碑”刻成於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6),由清初著名詩人,時任秦州僉事宋琬在重修震後的玉泉觀李杜祠時,取杜甫流寓秦州詩作,集王羲之、王獻之書法,鐫名人刻石34塊,刻石於李杜祠旁亭基壁上,供遊人玩賞。這些蘊涵人文氣息的的碑石從刻成之日起就已經成為玉泉觀李杜祠文化區中最具魄力的亮點之一。但這個亮點僅存世百年之久就由於天災和人禍散失,幸好其拓片存世,後重刻碑石後移建南郭寺。除此之外,在此區域還有清順治年丁華章十四章詩碑,康熙年湯其昌詩碑等3方詩碑,其文化價值也十分高。

文化遺存

李杜祠的建築雖然湮沒於歷史,但關於李杜祠文化區所遺存的詩文卻仍絢爛多彩,源遠流長。
“詩興文心,二分山色三分水;工部學士,五斗功名八斗才。”
這是李杜祠門庭楹聯。明秦州文人胡纘宗在《游玉泉觀次韻》中,以“追隨此日同元白,詩罷翛然獨倚樓”在感嘆自己的文化胸懷;明秦州進士白士卿在《九日登玉泉觀》中以“懷賢不盡騎鯨客,昂古空餘跨鶴流”表述自己對詩仙的崇仰,明秦州進士楊恩以《李杜祠》為題懷念了兩位先賢蹉跎傳奇的一生,詩以“吁嗟天水一抔土,兩賢遺蹟留今古……瓣香拜罷高回首,滿目山川無限情。”來開頭結尾。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進士羅森拜謁李杜祠後發出了“警才曠世皆無敵,大雅同堂更不孤。”的慨嘆,清康熙年秦州知州湯其昌、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秦州知州國棟、道光年間甘谷王權等許多名宦文人拜謁題詩於玉泉觀李杜祠,留下近20多首詩作、楹聯,特別是清末時期的隴南文宗任其昌及其子任承允更是留下了許多關於李杜祠的詩篇,這些詩作已成為《直隸秦州志·藝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當時秦州人文的亮點。直至今天,李杜祠遺址儘管已湮沒於荒草之中,但由此流傳下來的遺風仍未消失,天水詩詞學會的筆會活動,一些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探訪一直沒有停止過,李政道、婁師白、馮其庸、韓素音、馮牧、羅哲文等當代一批名人大家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留下了他們珍貴的詩作或墨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