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岔鎮

李家岔鎮

李家岔鎮地處延安市北部的白于山區,距子長縣城30公里,是民族英雄謝子長將軍的故鄉。全鎮轄34個然村,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058人,總土地面積380.42平方公里,與靖邊、安塞、橫山等地接壤。

地勢呈東高西低,屬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2℃,年降雨量450mm左右,無霜期145--150天。境內土地資源廣闊,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石灰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家岔鎮
  • 外文名稱:Lijiacha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34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911
  • 郵政區碼:717300
  • 地理位置:子長縣西北部
  • 面積:380.42平方公里
  • 人口:19058人(2012年)
  • 著名景點:謝子長舊居
  • 車牌代碼:陝J
鎮情概況,歷史沿革,自然地理,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旅遊開發,

鎮情概況

李家岔鎮位於子長縣西部,秀延河上游。轄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李家岔村。子(長)靖(邊)公路經此。

歷史沿革

1949年設李家岔鄉。1958年設立子長公社,同年更名為李家岔公社。1961年5月分設陽道峁公社,1965年4月併入李家岔公社。1983年改李家岔鄉,1984年9月分設石家灣鄉。1996年,李家岔鄉面積320.1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曹家渠、新莊焉、窯子峁河、東方紅、郭家坪、劉家圪嶗、李家岔、孫家河、崖窯溝、徐家砭、龍咀河、水晶溝、護林溝、喬家溝、坪莊、石灰岔、杜家渠、陽道峁、兔河、高家溝20個行政村。
石家灣鄉面積110.9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石家灣、湫灘溝、羊山、柏山寺、柴家河、賀家灣、石窯台、黃草焉、徐莊子、陽台、中嶮、胡家圪嶗、玉家河、降家峁子14個行政村。1998年,李家岔鄉改為李家岔鎮。2001年,撤銷石家灣鄉併入李家岔鎮。

自然地理

李家岔鎮地處延安市北部的白于山區,距子長縣城30公里,是民族英雄謝子長將軍的故鄉。全鎮轄34個然村,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058人,總土地面積380.42平方公里,與靖邊、安塞、橫山等地接壤,地勢呈東高西低,屬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2℃,年降雨量450mm左右,無霜期145--150天。境內土地資源廣闊,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石灰岩等。

經濟發展

2000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按照“強基礎、興產業、促增效、奔小康”的經濟發展思路,啟動實施了以“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畜、林牧主導、強鎮富民”的發展模式,著力建設以“集約高效型農業,保護效益型林業、商品致富型牧業”為結構特徵的生態型特色農業。通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全鎮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效。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8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人口自增率為7.2‰。
現有耕地面積47645畝,人均2.5畝,累計退耕還林8.6萬畝,其中經國家確認兌現3.96萬畝,荒山造林4.2萬畝,人口種草保留面積5.3萬畝,發展養殖專業村16個,舍飼羊子1.4萬隻,全鎮林草覆蓋率達到45.2%,較治理前提高了32.4個百分點,受到了市、縣的一致好評。糧食生產主要有穀子、玉米、小麥、豆類等作物。經濟作物。經濟作物主要以洋芋、蔬菜、瓜果、油料為主、尤以盛產洋芋出名,素有“洋芋之鄉”的美譽,全鎮主導產業開發的總體思路是:“壯大畜牧業、最佳化畜產業、發展棚栽業、推進蠶桑業”。
2002年主導產業開發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8%,其中畜牧業以舍飼養殖槐山羊為主,初步建立並形成了種羊基地和羊肉生產基地。該鎮盛產優質羊肉,因地處高原,天高氣爽,日照充足,羊子所食飼料乾淨、衛生、無污染,加之民眾有科學的飼養方法,羊子常食一種當地獨生的名叫地角葉的香料科植物,使這裡的羊肉鮮嫩精美,奇香撲鼻、遠近聞名。

基礎設施

該鎮交通較為便利,子靖路橫穿而過,鄉村道路網日趨健全。34個行政村全部通車通電,70%的行政利開通了程控電話,移動、聯通信息網輻射全鎮,通訊事業實現了跨躍式發展。集鎮建設規範,服務功能齊全,有力地促進了商業貿易的發展,每逢集日,商貿雲集,生產資料、日用百貨、農副產品琳琅滿目,商品交易較為繁榮。

社會事業

全鎮現有中學1所,中心國小2所,農村國小37所,有教職工136人,在校學生3860名.有鎮級衛生院一處,鎮村組織健全,運轉良好,作用發揮積極,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旅遊開發

謝子長將軍的出生地棗樹坪村,位於鎮政府東面2.5公里處。這裡有謝子長將軍的故居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等為謝子長將軍的題詞、碑記,境內有多處陝北重要軍事、政治會議遺址,徐家砭村新莊自然村有宋柳榆堡遺址,據《安寶縣誌》記載,為“宋范什淹所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