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謙

李士謙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今字子約,趙縣)人。幼年喪父,孤身事母;又敏慧好學,莫敢弛惰。十歲即通經史,能撰文。魏廣平王闢為參軍(王府中的重要幕僚)。後因北齊篡魏,去官歸家。隋朝建立後,子約畢志不仕,屢征不應,在家與母親相伴度日。及母親去世,便捨去家宅為伽藍,延請僧人居住;自己則脫身遊學,博覽內外經籍,歸心佛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士謙
  • 外文名:無
  • 別名:字子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
人物故事,人物評價,更多信息,

人物故事

李士謙仁慈之心
有一天,看見賊在他的田中偷割稻穀,他不但不喊捉賊,反而不聲不響的避開,人家覺得很奇怪,他解釋說:‘俗語有言:樹樹要皮,人人要臉。人誰不要臉皮呢?人誰自願作賊呢?都是因為天災人禍,迫得沒有辦法,應該寬恕他呀!’後來賊知道李先生這樣的仁慈,也被感動得革面洗心,從此不再做賊,成為善人。有一年荒歲,很多鄉人無法生活,李先生拿出家中的存谷數千石,統統借給行將斷炊的窮人。到了第二年,因為還是歉收,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無法償還,到李先生的家中去表示歉意,但李先生並不向他們要求償還欠谷,還招待他們在家中吃飯,當眾把鄉人們借谷的債券,完全燒為灰燼。對他們說:‘我家中的存谷,本來是預備救濟人家患難之用的,並不是想囤積圖利。現在你們的債務已經了結,希望你們不要再放在心上。’過了幾年,又遇到了大饑荒,李先生出盡了大量的家產,辦理大規模的施粥,嗷嗷待哺的饑民,賴以救活性命的,不下一萬多人。第二年的春天,李先生又施出大批的糧種,分贈給貧乏的農民。有人對他說:‘李先生,你救活了很多人,陰德實在太大了。’他回答道:‘陰德的意義,好比耳鳴一樣,只能自己知道,別人是聽不到的,現在我做的事,已經給你知道,哪裡還談得上陰德呢!’後來李先生的子孫很發達,人們都認為是積德的果報。可是當時也有人不信佛教因果輪迴的道理,認為普通書籍上都沒有因果輪迴的記載,李先生對他曉喻說:‘孔子贊易,也在文言中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見儒書上也有因果的道理。至於輪迴的事,史冊古籍上記載的也很多,例如鯀為黃熊。杜宇為鶗【鶗ti:即杜鵑鳥。】鳺【鳺gui:即子規。俗稱杜鵑鳥。】,褒君為龍,牛哀為獸,彭生為豕,如意為狗,黃母為黿,宣武為龜,鄧哀為牛,徐伯為魚,鈴下為鳥,書生為蛇,羊祜的前身為李家子,這不都是輪迴的證明嗎?’那人又反駁道:‘如果說人的後身,可能墮落為禽獸,那么松柏的後身,為什麼不會變成樗櫟呢?’李先生解答道:‘輪迴的升沈,是由於心而作,松柏等植物,是沒有心的,豈可與人等動物,混為一談。’那人又請問三教的優劣,李先生說:‘佛教好比太陽,道教好比月亮,儒教好比天空中的星星。’那人聽了這番高論,覺得很有道理,不禁心悅誠服。李先生在六十六歲的時候去世,地方上人聽了噩耗,都痛哭流涕的說:‘為什麼我們不死,而李先生這樣的大善人,竟去世了呢!’當時參加送葬的,有數萬人之多。
李士謙孝母之心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幼年喪父,以事母孝順出名。有一次母親嘔吐,他懷疑是食物中毒,所以跪在地下嘗嘔吐物。伯父李王易任魏朝岐州刺史,深為讚賞李士謙的行為,每每稱讚說:“這孩子是我家的顏回啊!”
李士謙樂善好施
隋朝時代,有一位虔誠的佛教居士,姓李,名士謙,天性很孝順,自幼喪父,在他母親去世以後,三年喪服期滿,就捐舍自己的私宅為寺院,並且從此立志不再做官。李先生終生沒有飲過一滴酒,沒有吃過一塊肉,行為是如此的端正,口業也十分清淨,從來不說有關殺害的言論,他繼承了祖上巨大的遺產,所以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私生活,比較窮人還要節儉,穿的是布衣舊衫,吃的是粗茶淡飯,終日以救濟無衣無食的窮人為急務。鄰里中有因喪事無法殮葬的,他施以棺木。有兄弟分財不均而爭訟的,他就出錢補助不足的一方,以致感動他們兄弟慚愧而互相推讓,也都成為善人。

人物評價

我們看李先生的一生,因為深明佛理,所以在家能孝親,在社會上能力行善事,他把大部分的家產用以布施窮人,毫無求名邀功之心,像這樣實行六度萬行第一的“布施波羅蜜”,真已達到了“三輪體空”的地步,其程度已至菩薩的境界,決非普通凡夫所能及。尤可貴的,他還博引歷史上輪迴報應的事實,破除世俗“斷”“常”的邪見,足以警醒千古的痴迷,難怪他去世的時候,地方上的人都要同聲痛哭,真可說是生榮死哀。(取材自隋史李士謙傳譯語改作)

更多信息

子約以君子自期,嘗謂人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隋書》卷七十七,《李士謙傳》)一生進學修德,樂善好施。子約家境富有,卻躬處節儉,每以振施、立德為務。州里人家有分財不均而相訴訟爭鬥者,常常自出其財以補其少者。有耕牛進其田者,子約則牽之陰涼處餵食,然後還於主人。其家僕嘗逮住一個偷粟者,子約安慰說:“窮困所致,無相責也”。(同上)然後放其回家。遇上災荒之年,子約家常設粥以救濟或出粟以貸鄉人。時值第二年仍然欠收,借家無力償還,皆來謝罪。子約卻待以酒食,當面把數千石的借粟契約一併燒毀,笑曰:“債了矣,幸勿介意也。”第三年糧食豐登,鄉人爭相前來還粟,子約皆辭而不受。鄉人稱其大德,感激不盡。(見《宋史》本傳)
子約善談名理,為了宣傳佛教的思想學說,多方辯惑開導眾人。嘗有一客人不信佛家的因果報應之說,謂“報應之說,唯佛書載之,世典皆無。”子約回答說:“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非報應乎!”說明世典也不乏此說。且又說:“佛經雲,‘輪轉五道,無有窮已’,非即賈誼所言‘千變萬化,末始有極’之謂乎,佛道未東,而賢者已知其然矣。”賈誼是漢初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作有《鵬鳥賦》曰:‘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合散訊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這本來是在說明萬物的自然變化。子約在此卻將其和佛教的輪迴說連繫起來,並且認為賈誼在佛教還未傳來之前就已認識、說明了輪迴報應的道理。子約還為此舉出了許多傳說中報應的事例,其目的在於宣傳佛教學說。客人又舉北朝無神論者邢邵(子才)之話,“豈有松柏後身,化為樗櫟?”以說明無輪迴報應。子約回道:“此不類之談也。變化由心,木豈有心?”認為木非動物、人類,不可類比,堅持了佛教學說。子約還有句關於三教優劣的名言:“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把佛教舉於最優勝的地位,而儒家則置於最下。(參見《居士傳》本傳。《宋史》本傳)
子約終身不飲酒,不食肉,口無殺害之言。閒居時,常危坐終日,禪誦不止。六十六歲時終於家。鄉人為其樹碑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