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李卓吾(1527-1602)名贄,號卓吾,又號篤吾、宏甫,別號溫陵居士,福建晉江(今泉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他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舉人後入仕,歷任河南共城(今輝縣)教諭、刑部郎中、戶部員外郎、雲南姚安知府等官職,為官正直清廉,體恤民情,深受百姓愛戴。後因不滿朝政而辭去官職,漂泊於湖北、南京、北京等地,潛心學問,教授子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卓吾
  • 出生地:福建晉江
  • 出生日期:1527
  • 逝世日期:1602
人物著作,主要觀點,概貌,簡介,影響,改編,

人物著作

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焚書》6卷、《續焚書》5卷、《藏書》68卷、《續藏書》27卷、《初潭集》20卷、《李氏文集》20卷、《李氏叢書》12種等。他曾評點過的《水滸傳》、《西遊記》、《浣紗記》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主要觀點

概貌

《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一百卷,元施耐庵集撰;羅貫中纂修;明李贄評。明萬曆間杭州容與堂刻本。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單邊。框高21.3厘米,寬14.4厘米。

簡介

一百回《水滸傳》的出現較早,最晚不遲於嘉靖年間。據文獻記載,明開國功臣郭英後人郭勛,即曾刻過《水滸傳》。但這個本子是否流傳下來,未能確定。現存最早且內容完整可靠又最具代表性的,是明萬曆年間杭州容與堂刻印的一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百回本內容的特點,是寫了梁山好漢受招安,以及招安之後征遼、打方臘的情節。最後的結局十分悲慘,映射出作者對宋江投降朝廷的批判。而燕青、李俊的出走,卻是作者稱道的行為。容與堂以刻戲曲、小說聞名。本書所附版畫插圖,精密細巧,極具觀賞性。

影響

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語忠義水滸傳》的評點,不僅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論和批評價值,而且評點者對《水滸傳》的闡釋在後來的《水滸傳》接受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金聖歎的評點影響最大。
雖然容與堂本《水滸傳》並非一百回本的祖本,但它現存最早也最完整,文獻價值最高。因此,現今出版的百回本《水滸傳》,幾乎均以之為底本。

改編

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也是在一百回本基礎上改編的。由於此書國內僅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兩部,一部足本,一部存八十回殘本,因而至為珍貴。(日本東京內閣文庫也藏有一部)
欄目關鍵字: 善本特藏
輔助分類項: 善本特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