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學者、作家、文學批評家)

李劼(學者、作家、文學批評家)

文化思想史學者,作家,文學批評家。現旅居美國。男,本名陸偉民,上海市人,1955年出生。

2014年7月1日,鳳凰網文化頻道刊登獨家文章《北京文人集體遭批判 李陀北島被指“皇權意識重”》,報導北京文人集體遭李劼批判事件,引發爭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劼
  • 出生日期:1955年
  • 職業:作家,文學批評家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學術論著,文學作品,報刊文章,榮譽,人物履歷,

人物生平

2006年8月至今,自由撰稿人
2006.4月-8月,紐約多維中文媒體,編輯和編譯 ;
2001-2004,紐約城市大學貝魯克學院教中文;
2000-2001,紐約百老匯勒克戲劇公司文學部從事劇本審讀;
1999-2001,紐約《明報》編輯;
1998年6月-1998年12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
1998年5月應邀赴美出席中國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
1987-1998,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執教;
1984-1987,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碩士學位;
1978-1982,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學士學位;
1973年中學畢業下鄉。

學術論著

1《文學是人學新論》(1987),《花城出版社》
2《個性·自我·創造》(1989),《浙江文藝出版社》
3《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1993),《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4《給大師定位》(1998),《雲南人民出版社》
5《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五卷本)(1998),《青海人民出版社》
卷一《二十世紀西方文化風景》
卷二《論紅樓夢》
卷三《從曾國藩到毛澤東-論中國晚近歷史》
卷四《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卷五《論毛澤東現象》
6《腳下的沙漠,天空里的鷹》,2006,《四川人民出版社》
7《美國風景》,2007,台灣允晨出版社
8《中國八十年代文學備忘》,2009,台灣秀威出版社
9《梟雄與士林》,2010,香港晨鐘出版社
10《百年風雨》,2011年,台灣允晨出版社

文學作品

散文集《風燭滄海》,1989,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長篇小說《麗娃河》,1989,內蒙古人民出班社
長篇政治幻想小說《中南海最後的鬥爭》,1999,紐約明鏡出版社
長篇小說《愛似米蘭》,2002,海南出版社
長篇歷史小說《吳越春秋》,2003,北京知識出版社
長篇歷史小說《商周春秋》,2003,作家出版社
長篇歷史小說《漢魏春秋-漢末黨錮之謎》,2004,新世界出版社
長篇小說《星河流轉》,2009,台灣允晨出版社
長篇小說《上海往事》,2010,台灣允晨出版社
長篇小說《毛時代》(原名《被遺忘的歲月》),2012,台灣允晨出版社

報刊文章

自1982年到2010年,在中國大陸及海外各種報刊雜誌以及網站,發表文章及作品數百篇,數百萬字。(詳細篇目從略)其中包括:
1987年《上海文學》發表一萬多字的《試論文學形式的本體意味》
1988年《黃河》雜誌發表三萬多字的《中國現代文學論略》
1988年《鐘山》雜誌發表四萬字的《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
1989年《百家》雜誌開設文化專欄,發表包括《論毛澤東現象》(三萬多字)在內的文化歷史系列論文。
2004年美國普林斯頓學社《當代中國研究》發表一萬多字《論毛澤東現象的文化心理和歷史成因》
2005年台北《當代》發表三萬字《商周之交與百年激變》
2007年台北《當代》發表三萬字《歷史的祭奠-“六四”十七周年反思》
2007年留學生刊物《視角》(第8卷,第2期2007年夏季PERSPECTⅣES Vol. 8,No. 2 (Summer 2007) 發表《中國文化冷風景》選章《周公建制的歷史意味和人文影響》

榮譽

曾獲文學評論獎、短篇小說一等獎,入劍橋世界名人錄,在中國加入過作家協會。

人物履歷

80年代曾在國內外重要報刊上發表大量文藝評論和文學作品,推波助瀾當時的先鋒文學思潮。諸如《論文學形式的本體意味》,《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84論略》等文章,均成為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的經典。同時出版了專著《文學是人學新論》和文學評論集《個性.自我.創造》,影響卓著。
80年代末開始在《百家》雜誌上發表一系列文化批判文章,其中三萬多字長文《論毛澤東現象》,轟動一時。
90年代轉入思想文化研究,率先提出並身體力行於當代人文精神的重建。1998年出版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其中包括《論“紅樓夢”》,《論從曾國藩到毛澤東的中國晚近歷史》,《二十世紀西方文化風景》,《論毛澤東現象》等。
90年代末轉入小說戲劇創作,先後寫作並出版了數部長篇小說,其中包括以大學校園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麗娃河》、《愛似米蘭》。1998年赴美,旅居紐約。
於1999年出版幻想小說《中南海最後的鬥爭》。
此後,在百老匯一家戲劇公司工作期間,寫有英文劇本《天安谷》(“The Valley of Heavenly Peace”)
2001年翻譯和重新解釋老子《道德經》(中譯英)。
2003年至2004年,完成和出版了三部系列性的歷史小說,《吳越春秋》、《商周春秋》、《漢末黨錮之謎》。這三部歷史小說承繼《紅樓夢》的文化精神,從根本上顛覆了以往的中國歷史圖景,開創了中國歷史小說古希臘式的悲劇美學風格。
同時,又寫作了《八十年代中國文學歷史備忘》,其中某些章節,曾在網路廣為流傳,後於2009年在台灣出版。
2005年寫作了從對自然的閱讀進入東、西方人文歷史闡釋的《美國閱讀》,先後在大陸和台灣出版。在台灣出版時,命名為《美國風景》
2006年再度回到長篇小說創作,完成了兩部普世系列小說《美麗賭徒》和《悲情色主》。在個人部落格上選章發表過。
自1998年至今的紐約旅居期間,還在港台的《明報》、《開放》、《動向》、《當代》和北美的《世界日報》、《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上,以及諸多中文網站上,寫作了和發表了大量的時政評論、文化評論和文學評論、電影評論、歌劇戲曲評論文章。曾在《世界日報》周刊開設過電影評論專欄,也曾在香港《探索星》電子周刊開設過文化評論專欄。
2007年回到一度中斷了的歷史文化著述,繼續《中國文化冷風景》一著的寫作。此著擬從根本上改寫中國思想文化史。
2008年上半年,完成《上海往事》。這部長篇小說集個人、家族、上海和中國的歷史為一體,展示出一幅悲愴而生動的二十世紀中國歷史文化圖景。續篇《星河流轉》,在美國的生涯為背景,於2009年的年初完成,並於此年五月,在台灣出版。《上海往事》於2010年四月,在台北出版。
2009年四月至2010年1月16日,完成《二十世紀中國政治演變和文化滄桑》一著的寫作。此著中的諸多章節,分別發表在個人部落格和海內外網站上,此著在香港以《梟雄與士林》之名於2010年四月出版,以在台灣《百年風雨》之名於2011年一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