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華(原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

李光華(原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

李光華(1896年—1930年9月21日),出生於四川梁山太平鄉(今重慶梁平蔭平鎮)一個偏僻農村,1925年投筆從戎,歷任川軍排、連、營、團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叛變革命,他看清了反動派的嘴臉,在目睹了反動統治階級欺壓人民的黑暗和腐敗後,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李光華毅然回到家鄉投身革命,1928年由三弟李次華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7月任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組織1000多名游擊隊員“東征”,順利渡過長江,到達石柱縣的西界沱,在與敵軍張曉平的部隊進行激烈的交戰中,終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同弟李次華一起被俘,9月21日被害於豐都,為人民解放事業獻出生命,時年34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平縣人民政府於1953年11月23日批准其為革命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光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30年9月21日
  • 職業:原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
  • 信仰:共產主義
早年經歷,投身革命,舉行起義,慨然就義,

早年經歷

李光華,1896年出生於四川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太平鄉一個貧民家庭,從小喜歡看書,尤其愛好政治、軍事,身材魁梧聲如洪鐘;家中兄弟三人,分別叫李光雲李次華,都是中國共產黨員。
李光華
光華從小品學兼優,由於家庭經濟困難,為維持全家生計,只好棄學輾轉各地做小生意。初入社會,由於親眼看到反動統治階級欺壓剝削人民的黑暗和腐敗,李光華從思想上同情舊社會的勞苦人民。
當1925年李光華到縣農技校、縣蠶桑校教書時,接觸到了一批有識之士,了解到了進步思想。

投身革命

光華最初在川軍當兵,依靠自己的努力當到團長;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因不滿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不忍百姓民眾的民生疾苦,同時受到弟弟李次華的影響,他毅然回到家鄉,與李次華、李維等人組織農民武裝,成立了民團組織,李光華任太平鄉民團團總,口號是“打富濟貧、破倉分谷”,在他領導下,成立了農民協會和農民政治夜校;經三弟李次華等人介紹,李光華於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看到許多貧困民眾在春節和春荒時沒有糧食吃,組織農協向當地土豪劣紳徵收“三升捐”,共3000多石穀子(折合75萬斤),採取“春借秋還、不要利息”的方式,把這些穀子借給農民渡過難關,農民有了收成後再歸還(無力歸還的就不歸還),儲備起來以應來年需用。農民政治夜校主要是給百姓開辦識字課,宣傳三民主義、馬列思想,當時夜校里還有李次華從北大帶回來的油印機、濕印機,用來印發宣傳資料,民眾們白天參加勞動生產,晚上在政治夜校學習。民團組織還擔負阻擊外圍土匪,保衛百姓安全的任務。
在當時的戰亂年代,很多地方的民眾連肚子都填不飽,而太平、龍沙(今雲龍)這帶的百姓因為有了李光華的領導,有了農貸谷,得以順利渡過難關,當地民眾人人感激共產黨的領導,爭相稱頌李光華的仁義之舉。

舉行起義

1930年7月,正當中共梁山地下黨組織農民進行武裝鬥爭之際,中共四川省委指示:“虎南的武裝力量,與李光華領導的農民武裝,合併成立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遠征湘鄂西與賀龍部隊會合,參加圍攻武漢的戰鬥。”同年7月28日,虎南隊伍開到龍沙
龍沙、太平的民團以“打土匪”的名義,將部隊拖到路上才宣布起義;第二天,三支農民武裝1300餘人,在忠縣黃欽壩宣告成立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由李光華任總指揮王維舟任副總指揮,開始東征。
正當此時,李光華接到家鄉族長李應軒阻止其舉行武裝起義的來信;他讓次華以自己的名義回信給族長:“晚輩等倡舉義旗,實乃被逼梁山,觀我中華,列強虎視眈眈於外,軍閥混戰洶洶於內,百業凋蔽,民不聊生。吾等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敢不奮身苦戰為前軀乎?今大事已起,猶如開弓弦響無有回頭之箭,大江東去何來倒流之水……”他將族長的來信和自己的回信在游擊隊員中公布,藉以激勵鬥志,穩定軍心。
游擊隊東征,一路宣傳革命,燒毀地租契約,懲辦土豪劣紳,破倉分糧給窮人。從三元鄉到九亭鄉的黃嶺埡時,突遇幾百名反動民團阻擊,李光華命令二大隊的一個中隊正面迎敵,游擊隊的十幾個號兵將衝鋒號一吹,槍彈還未向敵陣發射,就把前來阻攔游擊隊的民團,嚇得狼狽逃竄,游擊隊乘勝晝夜兼程,經過三天兩夜的急行軍,到達了石寶寨,由於地下黨組織早備好船隻,第二日只用一個上午,隊伍就順利地渡過長江,到了石柱縣的西界沱,然後翻過方斗山,登上月兒山,駐紮在西樂坪進行整訓。
就在游擊隊順利東進時,驚恐萬分的反動軍閥,向游擊隊瘋狂撲來,在游擊隊到達西樂坪西南的石家壩時,遭到駐豐都的軍閥陳蘭亭下屬部隊及當地反動民團的圍剿;敵軍張曉平的部隊在反動民團配合下,向西樂坪南邊的山坪埡口發起了猛烈進攻。由於游擊隊事先作了準備,防守嚴密,火力集中,又居高臨下,敵軍幾次衝鋒都被打退。隨後,敵軍借反動民團熟悉地形,便改變進攻路線,分兵繞過林中小徑,從西面插入西樂坪腹心地的回龍寺,集中兵力向游擊隊設在寺里的總指揮部發起攻擊。扼守西側的游擊隊對突如其來的敵人未加防範,被迫撤出陣地。東側雲集寺副總指揮秦伯卿所帶的游擊隊,又被敵人封鎖在一條狹長地帶,無法向總指揮部增援。總指揮部陷入極端艱難危險的境地。
李光華決定突圍。他率隊撤出回龍寺後,剛爬上廟後的崖頂,就發現從西邊來的敵人早已埋伏在這裡。他急忙招呼身後的同志:"有敵人,莫上來!"與此同時,他便與圍上來的敵人進行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同弟弟李次華一起被俘,他們被押往豐都,遭受酷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

慨然就義

李光華就義之日,被反綁雙臂走向刑場,他邊走邊向街道兩旁的民眾點頭示意,當來到浩蕩奔流的長江邊時,他心潮起伏,深深地一鞠躬,仰天吟喔著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然赴死。
臨刑之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刑場上講話,他對刑場民眾大聲宣揚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思想,吶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工農團結萬歲”,一直到太陽西下,最終為了他的共產主義事業慷慨赴死,卻未曾給家中父母幼子留下隻言片語。
據說,光華行刑時,槍聲響過,子彈從光華的額頭穿過,但光華仍未倒地,而是大聲說道:“我李光華只受一炮之打”。行刑的劊子手也被他的氣勢所震懾,不敢再開第二槍;後來有人給光華遞上一瓢水,光華飲過,大呼過癮,才倒地而亡。
為紀念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的英勇作戰和李光華、李次華兩兄弟的奮鬥精神,新中國成立後,梁平縣委、縣政府將李光華、李次華兄弟出生地命名為“光華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