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Polychrosis cunninhamiacola,為鱗翅目,卷蛾科的一種昆蟲。分布於福建、江西、浙江、貴州四川等杉木產區。以幼蟲蛀入杉木嫩梢頂芽,造成多頭、無頭或偏冠等現象,並可使乾形扭曲,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和材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杉梢小卷蛾
  • 拉丁學名:Polychrosis cunninhamiacola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卷蛾科
  • 亞科:小卷蛾亞科
  • :新小卷蛾族
  • :Polychrosis 
  • :杉梢小卷蛾
  • 分布區域:福建、江西、浙江、貴州、四川等地。
  • 主要天敵:姬蜂和小蜂類、寄生蠅、蜘蛛等
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4.5-6.5mm,翅展12-15mm。觸角絲狀,各節背面基部杏黃色,端部黑褐色;下唇須杏黃色,向前伸,第二節末端膨大,外側有褐色斑,末節略下垂。前翅深黑褐色,基部有2條平行斑,向外有“X”形條斑,沿外緣還有1條斑,在頂角和前緣處分為三叉狀,條斑都呈杏黃色,中間有銀條;後翅淺褐黑色,無斑紋,前緣部分淺灰色。前、中足黑褐色,脛節有灰白色環狀紋3個;後足灰褐色,有4個灰白色環狀紋。
扁橢圓形,長約0.7-0.8mm,乳白色,膠汁狀,近孵化時色變深,呈黑褐色。
幼蟲
體長8-10mm。頭、前胸背板及肛上板暗紅褐色,體紫紅褐色,每節中間有白色環。
體長4.5-6.5mm。腹部各節背面有2排大小不同的刺,前排大,後排小。腹末具大小、粗細相等的8根鉤狀臀棘。

發生規律

江蘇1年2-3代、江西2-5代,以蛹越冬,均以第1、2代為害重。成蟲羽化多在10-12時,白天多隱蔽,遇驚飛逃;夜晚活動,有趨光性。羽化後次晚交尾,第3日晚產卵n卵散產於嫩梢葉背主脈邊,1梢1粒,偶見產7-8粒老,每雌產卵量40-45粒。卵經1星期於5-6時孵化,初孵幼蟲爬行10多分鐘蛀入嫩梢,在內層葉外線取食。3齡後幼蟲食量增大,排糞量多,堆集在稍尖上,1梢一般有蟲1條,偶見有2-3條者。3-4齡幼蟲有轉移習性,此時幼蟲行動敏捷,爬行迅速,每代幼蟲一生需轉移2-3次。轉移多在下午,先從梢內爬出,沿枝下行,爬到另枝嫩梢上蛀入,也有吐絲下垂,隨風吹轉移。幼蟲6齡,5-6齡幼蟲行動緩慢。幼蟲一生可為害2-3個嫩梢,在梢中蛀道中長2cm。幼蟲老熟後於離梢尖6mm處吐絲結8mm薄繭化蛹,被害梢枯黃、火紅色。此蟲多發生於海拔300米以下平原丘陵、4-5年生幼樹、3-5m高的杉木林;海拔500m以上、10年生以上杉木林為害少。
天敵種類較多,卵有擬澳洲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和杉卷赤眼蜂;幼蟲有、小繭蜂、扁股小蜂(數量極少)、桑蟥聚瘤姬蜂、廣肩小蜂、3種寄生蠅、蜘蛛;蛹有大腿蜂、絨繭蜂。此外,白僵菌和黃麴黴菌在各代均有寄生,以越冬代為最多。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加強營林措施。促進幼樹生長,提早鬱閉;營造混交林,減輕危害;注意林區衛生,發現枯梢,隨時剪除,如發現害蟲天敵寄生率高,可將剪掉的枝梢收集保存,讓天敵安全飛出。

物理防治

在成蟲羽化盛期,設定黑光燈進行誘殺。

生物防治

注意引放天敵,可在卵期,每hm2釋放15萬頭寄生蜂,分4次放,效果較好。

化學防治

①幼蟲孵化期噴灑50%殺螟松200-400倍液,或噴5%來福靈3000倍液,或噴20%甲氰菊酯2000-40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
② 成蟲羽化期可用“621”煙劑或敵敵畏插管煙劑“741”熏殺,每hm2用藥量1125-5000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