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農(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曉農,教授,男,浙江烏鎮人,1952年生於上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文學院語言學系博士,主修實驗語音學。先後在香港理工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工作。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曉農
  • 外文名:Zhu Xiaonong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稱:教授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工作,著作,論文,

人物簡介

朱曉農,教授,男,浙江烏鎮人,1952年生於上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文學院語言學系博士,主修實驗語音學。先後在香港理工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工作。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
十多年來主持十多個立項專案研究,包括獲得聲譽卓著的澳大利亞研究院研究基金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Fellowship,1996-2000),香港研究資助局 (RGC) 競標專項撥款 (CERG grant,2006-2009) 和一般研究基金(General Research Fund, 2009-2012)等。研究領域包括:演化音法學、實驗語音學、音系學、類型學、語言與邏輯、方法論。主張並實踐以現代科學的理念和方法研究人文社會課題,以實驗和數學的手段探討語言演化中的長久難題。

主要工作

分八個方面——(1)音法學之一:音法理論,(2)音法學之二:實驗語音學,(3)音法學之三:田野語音學和音法類型學,(4)音法學之四:音節學,(5)音法學之五:演化音法學。(6)語言學其他方面,(7)語言、邏輯與科學,(8)方法論。
(1)音法學之一:音法理論
1. 建立語音學與語言學的相互關係,這個結合面在語音學中叫“語言語音學”,在語言學中叫“音法學”。
2. 建立音法學的分支系統,包括三大領域六個分支:基礎音法學(解剖、聲學、聽感)、共時音法學(音節學、音法類型學)、演化音法學。
(2)音法學之二:實驗語音學
1. 建立聲調描寫的框架和程式——LZ歸一化。
2. 設計兩字調的描寫程式。
3. 釐清元音內在時長和外在時長。
4. 重新定義元音。
(3)音法學之三:田野語音學和音法類型學
1. 建立世界語言音段為主和音段-發聲兼重的兩分音法類型。
2. 發現假聲的語言學功能:用作聲調特徵和小稱語素。
3. 大面積發現弛聲。
4. 發現吳語“次清分調”和贛語“次清化濁”的實質為送氣段侵入元音段(清濁音變圈之二)。
5. 大面積發現嘎裂聲,辨認出嘎裂聲的區別作用。
6. 發現鬆緊的發聲態實質:松為弛聲,緊為嘎裂聲。
(4)音法學之四:音節學
1. 建立以音節為基本單位的音系學——音節學。
2. 重新定義音節。
(5)音法學之五:演化音法學
1. 清濁音變圈之一:清爆-內爆音-帶聲。
2. 清濁音變圈之二:清送-弱送-弱弛-弛聲。
3. 古全濁為弛聲。
4. 聲調起因於發聲態。
5. 古上聲帶假聲。
6. 漢語元音的高頂出位。
7. 元音推鏈高化的原因。
(6)語言學其他方面
l 嘗試對修辭格進行形式化處理
l 嘗試對複句進行形式化處理
l 嘗試對語義進行形式化處理
——見《方法:語言學的靈魂》第四編。
(7)語言、邏輯與科學
l 語言結構與邏輯形式相關。
l 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是因為沒有演繹邏輯。沒發展出演繹邏輯是因為古漢語結構不是合適的表達手段。
l “東西文化對立”是中國眼光中的圖景。世界範圍內只有“演繹文化”和“非演繹文化”的對立。
l 人類文化演化的五個階段,由人類處理信息能力的五種程度定義:10萬年前有了有聲語言,5千年前有了文字,2300年前有了演繹邏輯和形式科學,300年前有了經驗科學,50年前出現電腦。
l 10萬年前生物競爭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體質演化的適應性,10萬年來人類競爭的勝負越來越取決於文化演化的形式。
l 語法結構與法治程度相關。
(8)方法論
1. 提出一張思維性質的流程圖。
2. 演繹,只有演繹,才是推動科學的動力。
——見《方法:語言學的靈魂》。

著作

出版著作8種:
1. A Grammar of Shanghai Wu (Lincom Europa 2006)
2. Shanghai Tonetics (Lincom Europa 1999)
3. 《語音學》(商務 2010)
4. 《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 《音韻研究》(商務 2006)
6. 《中國佛籍譯論選輯評註》(合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7. 《上海聲調實驗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北宋中原韻轍考》 (語文出版社1989)
有兩種即將出版:
9. 《音法演化:喉部發聲》
10. 《叫我如何不想她:語音的故事》(合著)
主編一種:《中國語言學集刊》四卷一期,2009.
譯著兩種:
《語言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Languages, by Robert Dix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合譯,附評論性序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語言導論》第4版(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4th edition, by Victoria Fromkin & Robert Rodman.)合譯,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4.
審校一種:《語音學教程》(A Course in Phonetics, by Peter Ladefoged, 5th edition, 2005).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論文

發表一百餘篇學術論文於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當代語言學》《語言研究》《語言科學》《中國語音學報》,復旦《語言研究集刊》,北大《語言學論叢》等刊物。主要有:
【2011】
語言語音學和音法學:理論新框架。《語言研究》 31.1: 4-85.
【2010】
全濁弛聲論: 兼論全濁清化(消弛)低送高不送。《語言研究》3:1-19.
全州土話音節的四分發聲活動:兼論自發內爆音(合作)《方言》4.
聲調四維度(合作). 《研究之樂:慶祝王士元先生75壽慶論文集》(潘悟雲、沈鐘偉編),415-430.上海教育出版社.
嘎裂聲作為低調特徵:河北省方言的聲調考察(合作). 復旦《語言研究集刊》第7輯134-147.
《語言的興衰》(迪克森) 譯後. 415-430.北京大學出版社
岳陽話中的假聲(合作).《當代語言學》1:24-32.
【2009】
重塑語音學. 《中國語言學集刊》4.1: 1-22.
聲調起因於發聲. 復旦《語言研究集刊》第6輯, 1-29.
弛化:探索吳江次清分調的原因(合作). 《中國語文》4:324-332.
發聲態的語言學功能. 《語言研究》3:1-19.
弛聲化:佤語中的鬆元音 (合作). 《民族語文》2:69-81.
自發新生內爆音:來自贛語、閩語、哈尼語、吳語的一手材料(合作). 《方言》1:10-17.
潮州話入聲的陰低陽高(合作). 《中國語言學集刊》4.1: 115-128.
【2008】
A chain vowel raising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Chinese. In C Bowern, B Evans and L Miceli (eds).Morphology and Language History. 349-354. Philadelphia: John Benajamins.
音節和音節學. 《東方語言學》4: 142-164.
嘎裂化:哈尼語緊元音(合作). 《民族語文》4:9-18.
入聲演化三途 (合作).《中國語文》4(325): 324-338.
術語命名的原則、方法、標準——辨析一些中文語音學術語. 復旦《語言研究集刊》第5輯, 1-17.
【2007】
證早期上聲帶假聲.《中國語文》 2: 160-168.
清濁音變圈:自然音變和泛時層次 (合作). 《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丁邦新編),166-186. 上教社.
高壩侗語五平調和分域四度標調法(合作). 復旦《語言研究集刊》.第4輯, 306-317.
【2006】
Creaky voice and the dialectal boundary between Taizhou and Wuzhou Wu.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4.1: 121-134.
歷史語言學的新視野. 《語言研究》4: 31-42.
歷史語言學的五項基本. 《東方語言學》創刊號,121-130.
【2005】
元音大轉移和元音高化鏈移. 《民族語文》1:1-6.
上海聲調右擴展的語音實質. 北大《語言學論叢》第31輯, 176-194.
說有無. 復旦《語言研究集刊》, 第2輯, 308- 316.
從僧佑佛經譯論看中國古代語言理論(朱曉農/朱志瑜). 董琨、馮蒸主編《音史新論:慶祝邵榮芬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 389-394.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4】
親密與高調: 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當代語言學》2004.3: 193-222.
漢語元音的高頂出位. 《中國語文》2004.5: 440-451.
唇音齒齦化和重紐四等.《語言研究》3:11-17. 收入《音韻研究》 370-384.
浙江台州方言中的嘎裂聲中折調.《方言》2004.3: 226-230. 又載於《慶祝〈中國語文〉創刊五十周年學術論文集》, 175-179. 商務 2004. 收入《音韻研究》122-131.
基頻歸一化: 如何處理聲調的隨機差異﹖《語言科學》3:1, 3-19.
【2003】
從群母論濁聲和摩擦: 實驗音韻學在漢語音韻學中的實驗. 《語言研究》2003(23).2: 5-18.
顎近音的日化. 《漢語史學報》第三輯, 129-142. 收於《音韻研究》343-369.
談談調查太平洋島施格語的學習體會.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____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戴昭銘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37-42.
韶關話的小稱調和嘎裂聲(合作).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____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46-354. 戴昭銘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1】 Mandarin. In J Garry & C Rubino (eds.)Facts about the World’s Languages: An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 Past and Present. N.J. The H.W. Wilson Company.
【1998】
The microprosodics of tone sandhi in Shanghai disyllabic words.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Processing, Sydney.
Tonal complexity as a dialectal feature: 25 linguistic tonetic contrasts in the citation tones of three southern Wu dialects (co-authored).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Processing, Sydney.
【1996】
上海音系. 《國外語言學》 2: 29-37.
Two stress patterns in Shanghai Chinese. McCormack, P. & A. Russel (eds.)Proceedings of the 6th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1-586, Canberra.
Intrinsic vowel duration in Shanghai open syllables.Proceedings of the 6th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science andtechnology, 445-450.
【1992】
Intrinsic vowel F0 in a contour tone language.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01-6. Melbourne, 30/11- 3/12.
【1991】
秦人邏輯論綱.《文化的語言視界》, 301-322. 上海三聯書店.
【1990】
一個公理化的修辭格系統. 余志紅編《現代語言學:全方位的探索》, 349-379.延邊大學出版社.
陸法言. 白冰編《十大語文學家》, 85-112.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複句重分類:意義形式化的一項嘗試. 《漢語學習》6: 15-19.
齶化與 -i- 失落.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 86-94. 收於《音韻研究》330-342.
論中古漢語的齶化與非齶化問題. 《漢字文化》1989.1: 101-108. 收於《音韻研究》314-329.
【1988】
反訓正解. 《漢語學習》5: 31-35.
語法研究中的假設演繹法____從主語的有定無定談起.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4: 59-66. (人大《複印數據語言文字卷》10: 115-122)
差異、統一性、科學主義. 《北方論叢》4: 5-10. (人大《複印數據語言文字卷》 8: 45-51).
虛實談:現代語言學的工作旨趣 [2]. 《文字與文化》叢書4: 339-366.
【1987】
虛實談:現代語言學的工作旨趣 [1]. 《文字與文化》叢書 2: 1-27.
【1986】
古音學始末. 上海社會科學聯合會編 《爭鳴與探索》. 又載《中國語言學發展方向》, 58-90.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9.
【1983】
讀《論漢語國語的區別特徵及其相互關係》. 《語言研究》5: 249-254. 收入《音韻研究》135-144.
【1982】
關於國語日母的音值. 《中國語文通訊》3: 19-22. 收入《音韻研究》132-134.
漢越語和切韻唇音字(合作). 吳文祺編《中華文史論叢》語言文字專輯 (1), 323-356. 上海古籍社.
2010年11月更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