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膚

木地膚

木地膚(學名: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是藜科地膚屬植物。半灌木,高20-80厘米。木質莖通常低矮,高不過10厘米,有分枝,黃褐色或帶黑褐色;當年枝淡黃褐色或淡紅色。葉互生,稍扁平,條形,常數片集聚於腋生短枝而呈簇生狀。花兩性兼有雌性,通常2-3個團集葉腋,於當年枝的上部或分枝上集成穗狀花序。胞果扁球形,果皮厚膜質,灰褐色。種子近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於歐洲至中亞;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西部、新疆和西藏。生長於山坡、沙地、荒漠等處。

木地膚為荒漠地區的優良牧草,各類牲畜均喜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植苗移栽,田間管理,收穫刈割,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20-80厘米。木質莖通常低矮,高不過10厘米,有分枝,黃褐色或帶黑褐色;當年枝淡黃褐色或淡紅色,有微條棱,無色條,有密柔毛或近於無毛,分枝或不分枝。互生,稍扁平,條形,常數片集聚於腋生短枝而呈簇生狀,長8-20毫米,寬1-1.5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稍狹,無柄,兩面有稀疏的絹狀毛,脈不明顯。
花兩性兼有雌性,通常2-3個團集葉腋,於當年枝的上部或分枝上集成穗狀花序;花被球形,有密絹狀毛,花被裂片卵形或矩圓形,先端鈍,內彎;翅狀附屬物扇形或倒卵形,膜質,具紫紅色或黑褐色脈,邊緣有不整齊的圓鋸齒或為齧蝕狀;花絲絲狀,稍伸出花被外;柱頭2,絲狀,紫褐色。胞果扁球形,果皮厚膜質,灰褐色。種子近圓形,黑褐色,直徑約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主要變種

灰毛木地膚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 var. canescens Moq.):當年生枝有密的灰白色柔毛;葉密生貼伏的絹毛。分布於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西部、新疆。生長於山坡及沙地。
密毛木地膚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 var. villosissima Bong. et Mey.):當年生枝密生白色曲柔毛;葉有極密的貼伏長絹毛。分布於中國新疆北部。生於戈壁、沙地、乾山坡。

產地生境

分布於歐洲至中亞;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西部、新疆和西藏。生長於山坡、沙地、荒漠等處。抗旱耐寒,適應範圍廣,其最突出的特性是具有較強的適應乾旱生境條件的能力。
木地膚木地膚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首先要選擇育苗地,土壤肥沃,地勢平緩,土層深厚的地塊,耕翻平整後做畦,播種前必須灌足底水,待土壤鬆散時播種。撒播、條播均可,一般多採用條播,行距35厘米,每畝播種量為1-1.5千克。覆土要淺,以1厘米為宜,播種期4月底5月初。
播種方法:木地膚種子小而輕,頂土能力弱,所以覆土不宜過深,以1厘米為宜,木地膚發芽時需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適宜的溫度,因此播種時要抓住這兩個關鍵環節,種籽萌發出苗的適宜土壤(1-30厘米)濕度為15-20%,移栽同樣要注意土壤濕度。可採用條播和撒播2種。旱播地選用備耕壓青地,條播行距40-50厘米,每畝播種量1-2千克。採用耬開溝,人工手溜籽,畜力輕耙覆土,經試驗出苗率達85%,當年植株高達20-30厘米,越冬也很好,第2年4月初返青,8月測試平均株高為40厘米,每畝產鮮草250千克。撒播可採用釘齒耙切破土皮撒播,播後用耙齒朝上覆土。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木地膚對土壤要求不太嚴,但以疏鬆肥沃的土壤為好。應選擇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土層深厚的地塊。播種前頭年秋天深耕25-30厘米,耕翻後要耙碎耖平,以利保墒,次年春季或雨季搶墒播種,一般都能成功。

植苗移栽

苗木準備:在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採用截乾植苗法成活率較高,把地上部分枝條割掉,留茬高度3-5厘米,起苗時要把過長的側根和主根剪掉,一般主根以20厘米長為宜,並注意風吹日曬,防止苗木失水。在育苗期間要及時間苗、澆水、追肥。以利於苗木的生長,一般一年即可出圃,每畝可產苗2-3萬株。
栽植方法:木地膚植苗移栽多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植苗移栽於萌動前4月初,秋季植苗移栽可在10月上、中旬進行,夏季墒情好也可移栽。植苗移栽可用人工鍬栽法和步犁栽法2種。鍬栽法很簡單,踩下鍬後撬開縫,把苗插入即可。但要注意窩根,頸部分要全部埋在土中,植苗密度株行距以0.5米×1米為宜。移栽每畝地需苗1300-1400株。據在巴音哈太地區植苗移栽,土壤耕作層0-30厘米土層內土壤含水量在4.5%情況下,成活率達90.7%,花期株高平均為41厘米,單株平均重27.4克,第2年41克,單株分枝數為20-30個。犁栽法在土壤濕度較高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一般夏季雨後可以採用此法。用犁栽法植苗移栽的苗子的生長高度、分枝、葉量均比鍬栽法高,雜草也少,但是成活率不如鍬栽法高,費工,成本較高。

田間管理

木地膚苗期生長十分緩慢,易受雜類草的抑制,因此待苗5-10厘米及時勧草。木地膚播種後年內必須加強保護,封閉禁牧,有條件時可培育高產人工草地,多澆水施肥,以提高產草量。

收穫刈割

種子收穫:木地膚種子成熟期依地區而異般在9月下旬,10月初為種子成熟收穫期。種子成熟後,極易落粒。當有20%的花序變為棕色,種子呈褐色時即可及時收割採收種籽,否則影響種子產量。收割後在地里曬放5-7天,乾後輕打2次脫粒木地膚種子含水量較高,不宜馬上裝袋。
刈割:木地膚最佳刈割利用期為開花期,這時草質好,葉量繁茂,營養成分也高。秋季刈割雖然產草量高。但枝條木質化程度增大,草質變劣,適口性降低

主要價值

由於木地膚春季返青較早,冬季殘株保存完好,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故在放牧場上能被早期利用,對家畜恢復體膘、改善冬瘦春乏狀況具有較大的意義。木地膚青鮮狀態的枝葉和花序為馬、羊、駱駝所喜食,秋季的木地膚對綿羊和山羊有催肥作用。開花前刈割的乾草各種家畜也喜食。木地膚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在不同的發育期內,與其他藜科植物比較,其灰分含量較少,粗蛋白質含量則較多,比禾本科植物要高,與豆科植物接近,且粗蛋白質的含量在各生長季節內變化幅度較小。木地膚的葉量豐富,葉中粗蛋白質含量遠比莖稈多,因此,飼用品質良好,加上利用時間長、產草量高,因而是乾旱地區的優良飼用植物。
木地膚木地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