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寶珠洞

《望海潮·寶珠洞》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上闋泛寫景色及由此觸發的滿目興亡,今昔對比之感。下闋筆鋒轉而描寫憑欄後所見的景色,蒼遠渾厚,蕭疏寂寥,豪宕雄偉。全詞在淒涼中又表達出豪情,收放自如,虛實相間,意境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海潮·寶珠洞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望海潮·寶珠洞
漠陵風雨,寒煙衰草,江山滿目興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唄,算來別是淒涼。往事最堪傷,想銅駝巷陌,金谷風光。幾處離宮,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線,雪冷雕翔。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斜陽。歸雁兩三行,見亂雲低水,鐵騎荒岡。僧飯黃昏,松門涼月拂衣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望海潮:詞牌名。一百零七字,雙調,一般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②寶珠洞:位於北京西郊八大處平坡山之上。
③漠陵:荒涼冷落之陵墓。
④清唄:清晰的誦經之聲。
⑤銅駝巷陌:即銅駝街,原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為古代著名的繁華之地。
⑥金谷:古地名,後代指繁華之地。
⑦桑乾:指桑乾河,今永定河之上游,因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乾涸而得名。
⑧雕翔:雕鷹在空中盤旋。
⑨林表:樹林之外。
⑩僧飯黃昏:在黃昏時分端一碗齋飯。
⑪松門:此處代指寺廟之門。

白話譯文

古人的陵墓荒涼冷落,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滿眼都是歷史興亡的痕跡。白日裡山空幽靜,夜深時佛經入耳,聽來著實令人覺得淒涼無比。最令人傷心惆悵的莫過於銅駝街和金谷園往日的繁華興盛早已消失殆盡,一去不返了。皇帝的離宮也只剩下放牧的幼童。
荒沙蒼涼渾茫,河流蕭疏寥落,茫茫的雪山上大雕展翅而翔。炊煙裊裊,樹梢殘陽,天邊還有歸雁三兩成行,只看得凌亂的雲朵,荒涼的山岡,鐵蹄踏過水麵。黃昏時端一碗僧飯,在寺門冷月下拂袖離去。

創作背景

納蘭曾隨康熙帝游北京西山八大處寶珠洞,他登高遠眺時,留下了這首詞。考證其具體時間,此詞結構字句多與嚴繩孫作《望海潮》相近,當為性德早年習作,作期當在康熙十四年(1667年)前。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闋泛寫景色及由此觸發的“滿目興亡”、“別是淒涼”等今昔對比之感。“漢陵風雨,寒煙衰草,江山滿目興亡”。古人的陵墓荒涼冷落,歷史風雲變幻,於此全都消逝無痕。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一語點出興亡之嘆。“白日空山,夜深清唄,算來別是淒涼。”白日裡山空幽靜,夜深時佛經入耳,聽來著實令人覺得淒涼無比。隨後“往事”三句,又引出“銅駝巷陌”和“金谷”兩處地名。這兩處都是有名的繁華之地和游娛之所,所以這三句的意思是,最令人傷心感懷的莫過於以前的繁華已完全消失,一去不復返了。
下闋筆鋒轉而描寫憑欄後所見的景色,蒼遠渾厚,蕭疏寂寥,儘管帶有一種淒清傷感的基調,但同時充滿豪宕雄偉的氣概。“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線,雪冷雕翔”,荒沙蒼涼渾茫,河流蕭疏寥落,茫茫的雪山上大雕展翅而翔。這番景致雖帶有一種淒清傷感的情調,但又不乏豪宕崁崎的特色。“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斜陽。”炊煙裊裊,樹梢之後的殘日,已是說不完的淒涼,加上天邊還有兩三行歸雁,更是將寂寥氛圍烘托得無以復加。“見亂雲低水,鐵騎荒岡”則將全詞意境推向最高潮,在讀者還沉浸於蒼闊的遼遠情緒中時,詞人急轉直下拋出一個空遠的松門之境收住全文。“僧飯黃昏,松門涼月拂衣裳”,黃昏時端一碗僧飯,穿過寺廟之門拂袖而去,這或許才是納蘭眼中愜意悠然的生活。
這首詞的情境收放之間極具張力,是納蘭詞“蒼涼豪宕”風格的代表作。

名家點評

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教授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校》:“性德此詞,結構字句多與嚴詞相近。如嚴詞‘一道愁煙,三分流水,惱人惟有斜陽’三句,性德作‘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斜陽’,尤見趨仿痕跡。”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