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沐青創作散文)

《望月》是一篇散文作品,作者是沐青。本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從小喜愛月亮,表達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階段對於月亮的不同感受和深切體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月
  • 創作年代:現當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沐青
望月
從小喜愛月亮,那是大人講的神話作祟。有時,仔細望月,依稀真見有桂樹、仙人、小玉兔,尤其是中秋月明之夜。那時,便很希望生出一對翅膀,或者架起一副長長的夠得上月亮的梯子,上去耍耍。
稍長,懂得一點天體知識,神話被揭穿了成為虛話,對月亮的興趣陡減。什麼月宮瓊樓玉宇,不就是蓋著厚厚的灰土,沒有空氣的死球一個嗎?頂多就是人在上面可以半走半飛,令人神往罷了。當然也有遺憾,這一生是沒有希望親自去一趟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中的月又漸漸地美起來。“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好一幅靜中有動的素描圖!“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好一幅動中有靜的工筆畫!“明月出天山,蒼茫出海間。”氣魄多么恢宏!“雲破月來花弄影”,情景又是何等美妙!《荷塘月色》給我們創造了那么優美的意境,但假使沒有了月亮,一切從何談起呢?
當然,明月的入詩文入畫幅,千古不絕,洋洋大觀,主旨卻在於借月寄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戀人、懷鄉、愛國……種種離情別恨,盡可以通過望月,吟月來表達。“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亮出來了銀光普照,美人兒越顯得俏麗苗條,愛而不得啊讓人心焦!兩三千年前人們就這么表示了。“思家步月清宵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有條無形的線把懷家、思鄉、戀舊國與月亮連線起來了。月的陰晴圓缺,在古今多少代人的心中攪起經久不息的漣渏,萌發綿綿不絕的遐想啊!更有一種深沉而又朦朧的表述,最引人深思。讀字面寫的是明月,卻意在月外,似望月又非望月,像寫景亦非寫景,若抒情也非純粹的抒情。那是哲人在自言自語,在對宇宙與人生的真諦作苦苦追索,在對萬古之謎作出他的破譯。其傑出代表當然要數《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讀著這些詩句,我的靈魂仿佛飛升到無垠的碧空,俯瞰我的肉身與心靈寄居的家園,只見一顆巨大的明珠靜靜地照著她,一片迷迷茫茫,永遠看不真切那裡面藏著多少奧秘!這時,我深感自己的淺薄,腦子裡理不清頭緒,反不如直觀明月能獲取更多的美感。我曾經在一些納涼的夜晚,仔細地欣賞月亮。起初不見佳處,漸漸地便瞧出月亮通體燃燒著幽幽的淡藍色的火焰,四周閃射著銀黃色的優美光芒,似見裊裊輕煙向外悠悠飄散。一切是那么真切、靈動!然而,這美感多半產生於遠距離造成的幻覺。不久前,在街上見到一元錢一看的望月望遠鏡,忍不住好奇看了一回。從那裡面望見的月亮,是一個灰白的大球,球面上有若干小圓圈兒,就是環形山了;“桂樹”部分的陰影,沒法看清。總之,不怎么美。腦子裡月亮的優美形像,與眼前的無法吻合,因此而淡淡地惆悵。這使我再次感悟了“距離產生美”的科學結論。再美的美人,只要你逼近去瞧,總能瞧出一些瑕疵。
但是,審美的月亮到底不是自然的月亮,不能用眼睛去欣賞,只能用心靈去感受。
去年九月,親歷了有驚無險的地震之後,在台灣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和同行的寶應僧人和台灣僧人在一個山中的寺院裡賞月。雨後不久,空氣格外清新。月亮從薄紗般的流雲中露出笑臉,滿世界便沉浸在濃濃的月色里了。我情不自禁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千里色中秋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人意共憐花月滿”,也許這時候親人們也正在一面賞月,一面念叨著我吧?難怪古人把月亮想像成一面大鏡子,希望能照見思念著的千萬里之外的對方。生活在交通十分困難的古代的遊子、征夫、商人們,要同親人團聚乃至交流信息是多么不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於是月亮便成為傳遞強烈思念的使者,寄託悠悠情懷的聖物,甚至成為不可分離的伴侶。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高歌,不正泄露了這一訊息嗎?
今天,人們可以“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懸圃”,遠隔千山萬水,不妨早出晚歸;爪哇國可算近在咫尺;即使跑到地球的那一邊去,還是同住一個“地球村”。一個電話,解決了多少難題。月亮,造物給予人類的寶貴饋贈,你的審美價值會一天天減少乃至完全消失嗎?我無法知道。但我心中溫柔的月,終究是美的化身。我願在生命的終點做著一個夢:抱明月而飛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