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會計,指根據《會計法》,《預算法》,《統計法》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的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2019年會計(初級)考試是在2019年5月11-19日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
  • 外文名:Accountant
  • 簡稱ACCT
  • 分類中式西式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
  • 系別:管理系(經濟管理類)
  • 發展:古代、近代、現代
  • 職能核算監督、其他職能
  • 相關證書:初級會計
  • 相關證書:中級會計、高級會計、註冊會計師
  • 相關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
  • 相關學科:財會
  • 歸屬:財會
行為解釋,基本特徵,對象,目標,職能,工作內容,崗位職責,會計職稱,會計準則,總則,信息質量要求,資產,新從業管理,發展階段,古代會計,近代會計,現代會計,會計分類,會計要素,科目設定,崗位劃分,從業資格,資格要求,會計職稱,相關證書,專有名詞,基本假設,會計方法,專業自考,專業介紹,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就業方向,考試,

行為解釋

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具體而言,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和監督,並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

基本特徵

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
  1. 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 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 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 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 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

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價值運動

目標

會計目標也稱作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也稱為財務報告的目標。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會計核算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職能

1、會計的反映職能
①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
②反映職能應包括事前,事中、事後的反映,即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會計會計
③會計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要以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和連續的記錄,並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以便於全面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效果。
2、會計的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主要是利用會計資料和信息反饋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加以控制和指導,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監督。
會計監督除貨幣監督,還有實物監督。會計監督的內容,是從本單位經濟效益出發,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實性、正確性、有效性進行的全面監督。
會計監督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或預算管理,維護國家財政制度和財務制度,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合理使用資金,促進增產節約,提高經濟效益。
3、參與經營決策職能
所謂決策,就是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最優方案,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決策在現代化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決策可以使企業獲得最大效益,決策失誤將會造成重大損失與浪費。決策必須建立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而預測與決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財務信息,這些資料都必須依靠會計來提供。因此,為企業取得最大經濟效益奠定基礎的參與決策的職能,是會計的一項重要職能。

工作內容

1、每個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做記賬憑證時一定要有財務(經理)有簽字權的人簽字後再做賬),然後月末或定期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之所以月末登記是因為要通過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保證記錄不出錯),每發生一筆業務就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會計會計
2、月末須注意提取折舊,待攤費用的攤銷等,若是新辦企業開辦費在第一個月全部轉入費用。計提折舊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或是製造費用,貸:累計折舊,這個折舊額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淨值和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月末還要提取稅金及附加(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由當地稅務機關決定。
3、月末編制完科目匯總表之後,編制兩筆分錄。第一筆分錄:將損益類科目的總發生額轉入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貸:本年利潤。第二筆分錄: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等)。
轉入後如果差額在借方則為虧損不需要交所得稅,如果在貸方則說明盈利需交所得稅,然後做記賬憑證,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費用,所得稅雖與利潤有關,但並不是虧損一定不交納所得稅,主要是看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否是正數,如果是正數就要計算所得稅,同時還要注意所得稅核算方法。
4、最後根據總賬的資產(貨幣資金,固定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短期投資等)負債(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科目的餘額(是指總賬科目上的最後一天上面所登記的數額)編制資產負債表,根據總賬或科目匯總表的損益類科目(如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投資收益,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等)的發生額(發生額是指本月的發生額)編制利潤表
5、剩下是裝訂憑證‚寫報表附註‚分析情況表之類的工作
6、注意問題:
會計會計
a、以上除編制記賬憑證和登記明細賬之外,均在月末進行。
b、月末結現金,銀行賬,一定要賬證相符,賬實相符。每月月初根據銀行對賬單調銀行賬餘額調節表,注意分析未達款項。月初報稅時注意時間,不要逾期報稅。另外,當月開出的發票當月入賬。每月分析往來的賬齡和金額,包括:應收,應付,其他應收款等。

崗位職責

1.固定資產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畫;
(3)負責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和有關報表的編制;
(4)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資金;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會計(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材料物資核算崗位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材料物資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審查彙編材料物資的採購資金計畫;
(3)負責材料物資的明細核算
(4)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材料物資計畫成本目錄;
(5)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物資消耗定額;
(6)參與材料物資的清查盤點。
3.庫存商品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庫存商品的明細分類核算
(2)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庫存商品計畫成本目錄;
(3)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庫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額;
(4)參與庫存商品的清查盤點
4.工資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監督工資基金的使用;
(2)審核發放工資、獎金;
(3)負責工資的明細核算
(4)負責工資分配的核算;
(5)計提應付福利費和工會經費等費用。
會計會計
5.成本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成本核算辦法;
(2)制定成本費用計畫;
(3)負責成本管理基礎工作;
(4)核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
(5)編制成本費用報表並進行分析;
(6)協助管理在產品和自製半成品。
6.收入、利潤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負責編制收入利潤計畫;
(2)辦理銷售款項結算業務;
(3)負責收入和利潤的明細核算;
(4)負責利潤分配的明細核算;
(5)編制收入和利潤報表;
(6)協助有關部門對產成品進行清查盤點。
7.資金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資金管理和核算辦法;
(2)編制資金收支計畫;
(3)負責資金調度
(4)負責資金籌集的明細分類核算;
(5)負責企業各項投資的明細分類核算。
8.往來結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建立往來款項結算手續制度;
(2)辦理往來款項的結算業務;
會計會計
(3)負責往來款項結算的明細核算。
9.總賬報表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登記總賬;
(2)負責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有關財務會計報表;
(3)負責管理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10.稽核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審查財務成本計畫;
(2)審查各項財務收支;
(3)覆核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會計職稱

會計從業資格(俗稱會計證,有些地方也叫上崗證)考試,一般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上半年為3月份報名,當年6月份考試;下半年為8月份報名,11月份考試。2017年3月會計從業資格證列入國家行政許可清理範疇,2017年11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十一部法律的決定,正式確定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至此,伴隨著我國20多歲會計行業發展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正式劃上圓滿的句號。會計行業入門證書上升至初級會計職稱證書!

會計技術資格(初、中級、高級)考試,每年一次報考機會,11月份左右報名,次年5月中旬考試。通過可以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通過可以獲得會計初級證和中級證和高級證。
註冊會計師考試,每年一次報考機會,專業階段考試一般4月份左右報名,當年10月中旬考試。
通過可以獲得註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準則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本準則適用於各級各類事業單位,會計考生報名完成之後,可以參加學習。
第三條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統稱會計制度)等,由財政部根據本準則制定。
第四條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事業單位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社會管理、作出經濟決策。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舉辦(上級)單位、債權人、事業單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關者。
第五條事業單位應當對其自身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進行會計核算。
會計會計
第六條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應當以事業單位各項業務活動持續正常地進行為前提。
第七條事業單位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
會計期間至少分為年度和月度。會計年度、月度等會計期間的起訖日期採用公曆日期。
第八條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應當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發生外幣業務時,應當將有關外幣金額折算為人民幣金額計量。
第九條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採用權責發生制核算的,由財政部在會計制度中具體規定。
行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的,由財政部在相關會計制度中規定。
第十條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支出或者費用。
第十一條事業單位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二條事業單位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如實反映各項會計要素的情況和結果,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第十三條事業單位應當將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統一納入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情況。
第十四條事業單位對於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後。
第十五條事業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
同一事業單位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將變更的內容、理由和對單位財務狀況及事業成果的影響在附註中予以說明。
同類事業單位中不同單位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經濟業務或者事項,應當採用統一的會計政策,確保同類單位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會計會計
第十六條事業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事業單位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的反映、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管理、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事業單位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第十七條事業單位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於會計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資產

第十八條資產是指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第十九條事業單位的資產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1年內(含1年)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
第二十條事業單位的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等。
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等。
短期投資是指事業單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時間不超過1年(含1年)的投資。
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中形成的各項債權,包括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項和預付賬款。
會計會計
存貨是指事業單位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包括材料、燃料、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二十一條事業單位的非流動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長期投資是指事業單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和債權性質的投資。
在建工程是指事業單位已經發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種建築(包括新建改建擴建修繕等)和設備安裝工程。
固定資產是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包括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應當作為固定資產核算。
無形資產是指事業單位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
第二十二條事業單位的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進行計量。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事業單位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
應收及預付款項應當按照實際發生額計量
以支付對價方式取得的資產,應當按照取得資產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取得資產時所付出的非貨幣性資產的評估價值等金額計量。
取得資產時沒有支付對價的,其計量金額應當按照有關憑據註明的金額加上相關稅費、運輸費等確定;沒有相關憑據的,其計量金額比照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加上相關稅費運輸費等確定;沒有相關憑據、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無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資產應當按照名義金額入賬。
第二十三條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由財政部在相關財務會計制度中規定。

新從業管理

從省財政廳獲悉,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辦法,海南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類行政審批事項將發生重大變化。
據悉,新《辦法》簡化了會計管理工作流程,在免試規定、證書領取、從業檔案信息更新、資格調轉等方面方便會計從業人員辦理;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體制機制,實行6年定期換證制度,建立了會計從業資格退出機制,補充了證書遺失毀損的補發規定,充實了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注重改革創新、夯實管理基礎,強調實行無紙化考試,繼續教育引入學分制,強調實行信息化管理。
會計會計
根據新《辦法》,現有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審批”將由承諾件轉為即辦件,不需再提交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在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後,憑身份證在6個月內可以直接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信息化調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檔案信息變更”等公共服務事項的辦理程式及相關申請材料將大大簡化,辦事民眾將體驗到更加便民的服務。此外,海南財政廳也將增加一項“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遺失毀損補發”行政審批事項。

發展階段

古代會計

人類原始計量記錄行為的發生是以人類生產行為的發生,發展作為根本前提的,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古代會計,從時間上說,就是從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會末期的這段漫長的時期。
從會計所運用的主要技術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計量記錄法,單式賬簿法和初創時期的複式記賬法等。這個期間的會計所進行的計量,記錄,分析等工作一開始是同其他計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後,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徵的方法體系,成為一種獨立的管理工作。
中國
我國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為公益事業構建了最早的國家稅賦制度,有了稅賦制度自然就有了會計審計工作,在紹興的會稽山大禹集合全國的諸侯,召開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會計審計工作大會,創立了會計審計制度。商朝的甲骨文中也有關於會計事項記載的文字。
到了西周時代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並對財物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的方法。在西漢還出現了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用以登記會計事項。以後各朝代都設有官吏管理錢糧、賦稅和財物的收支。宋代官廳中,辦理錢糧報銷或移交,要編造“四柱清冊”,通過“舊管(期初結存)+新收(本期收入)=開除(本期支出)+見在(期末結存)”的平衡公式進行結賬,結算本期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及其結果。這是中國會計學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成就。
明末清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出現了以四柱為基礎的“龍門帳”,它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各項收入)、“繳”(各項支出)、“存”(各項資產)、“該”(各項負債)四大類,運用“進-繳=存-該”的平衡公式進行 核算,設總賬進行“分類記錄”,並編制“進繳表”(即利潤表)和“存該表”(即資產負債表),實行雙軌計算盈虧,在兩表上計算得出的盈虧數應當相等,稱為“合龍門”,以此核對全部賬目的正誤。
之後,又產生了“四腳賬”(也稱“天地合賬”),這種方法是:對每一筆賬項既登記“來賬”,又登記“去賬”,以反映同一賬項的來龍去脈。“四柱清冊”、“龍門賬”和”四腳賬”顯示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核算收支方式的發展,體現了傳統嚴謹的中式特色。
外國
文明古國如巴比倫、埃及、印度等都留下了對會計活動的記載。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已經有了反映經濟情況的記錄,在希臘和羅馬已經出現某些會計概念。在公元初期,巴比倫人民精於組織管理,設定“專門記錄官”。埃及首先出現了“內部控制思想”。印度和希臘出現了鑄幣,並記錄在賬簿上。

近代會計

一般認為,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複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形成的標誌。
近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標誌一般認為應從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會計學家盧卡·帕喬利所著《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公開出版開始,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此間在會計的方法技術與內容上有兩點重大發展,其一是複式記賬法的不斷完善和推廣,其二是成本會計的產生和迅速發展,繼而成為會計學中管理會計分支的重要基礎。
在近代會計階段,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稱為近代會計發展史上的兩個里程碑:一是複式賬簿的產生,二是世界上成立第一個會計師協會--愛丁堡會計師公會。
近代會計的核心理論貢獻主要有:
(1)折舊的思想。
(2)劃分資本與收益。
(3)重視成本會計。
(4)財務報表審計制度。

現代會計

現代會計是商品經濟的產物。14、15世紀,由於歐洲資本主義商品貨幣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會計的發展。其主要標誌:一是利用貨幣計量進行價值核算;二是廣泛採用複式記賬法,從而形成現代會計的基本特徵和發展基石。20世紀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管理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環境的影響,傳統的財務會計不斷充實和完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更加標準化、通用化和規範化。
與此同時,會計學科在20世紀30年代成本會計的基礎上,緊密配合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需要,逐步形成了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會計體系,從而使會計工作從傳統的事後記賬算賬報賬,轉為事前的預測與決策、事中的監督與控制、事後的核算與分析。
管理會計的產生與發展,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從此,現代會計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隨著現代化生產的迅速發展,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電子計算機技術廣泛套用於會計核算,使會計信息的蒐集、分類、處理、反饋等操作程式擺脫了傳統的手工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會計科學的根本變革.
現代會計的時間跨度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此間會計方法技術和內容的發展有兩個重要標誌,一是會計核算手段方面質的飛躍,即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融合導致的“會計電算化”,二是會計伴隨著生產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
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1953年便在會計中得到初步套用,其後迅速發展,至20世紀70年代,已開發國家就已經出現了電子計算機軟體方面資料庫的套用,並建立了電子計算機的全面管理系統。從系統的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管理會計”這一術語在1952年的世界會計學會上獲得正式通過。
會計會計

會計分類

按核算主體及目的分類
按核算主體及目的不同可分為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
預算會計:以實現公共職能為目的,以公共資產為核算對象,以公共事務為核算依據,以公共業務成果為主要考核指標,其具有“公共性”、“非營利性”、“財政性”的特點。是適用於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會計體系。
財務會計: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實體為核算對象,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改善企業內部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服務。是適用於各類企業及營業性組織的會計體系。
按報告對象分類
按其報告的對象不同而分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編制財務報表,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用戶提供信息。財務會計的信息是提供廣泛的用戶。其重點在於報告財務狀況和營運狀況,主要是對外部提供參考。
管理會計:主要是對企業的管理層提供信息,作為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決策的依據。沒有標準的模式、不受會計準則的控制。
按行業分類
按行業分為:工業企業會計、商品流通會計 、金融證券會計 、保險企業會計 、施工企業會計 、房地產業會計 、郵電通訊會計 、農業企業會計、旅遊餐飲會計 、醫療衛生會計 、 交通運輸會計 、 文化教育會計 、物業管理會計、 行政事業會計、 上市公司會計 、物流企業會計 、連鎖經營會計 、 出版印刷會計、 私營企業會計 、 小企業會計(製造業) 會計、小企業會計(商業) 會計、 電力企業會計、 煤炭企業會計 、鋼鐵企業會計 、石油化工會計 、 汽車行 業會計 、 菸草企業會計、 酒類企業會計、 食品企業會計 、藥品企業會計、 加工製造會計 、 輕工紡織會計、 外經外貿會計 、 信息諮詢服務業會計 、廣告服務會計 、房屋中介服務會計 、市場(農貿、五金、批發、建材、服裝等)會計、個人獨資企業會計 、 高新技術企業會計 、軟體及積體電路會計。
按工作內容分類
按工作內容分為:總賬會計、往來會計、成本會計、材料會計等。
成本會計:指為了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費用的會計。成本會計的中心內容為成本核算。成本會計分為管理及財務兩個方面,成本會計協助管理計畫及控制公司的經營,並制定長期性或策略性的決策,並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與改良品質。
按工作範圍分類
按工作範圍分為:公共會計、私用會計、政府會計
會計的對象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特定主體能夠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通常又稱為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資金運動包括特定主體的資金投入、資金運用和資金退出等過程。

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其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三項會計要素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動態要素:
收入、費用、利潤
靜態要素: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分為五大類,即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
計量屬性: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
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1.資產(Assets)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產的主要特徵有:
(1)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包括購買、生產、製造行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不形成資產。
(2)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3)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資產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資產以及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 、固定資產 、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
2.負債(Liabilities)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的主要特徵有:
(1)負債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負債按流動性分類,可分為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清償、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到期應予以清償、或者企業無權自主地將清償推遲至資產負債表日後一年以上的負債。流動負債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
會計會計
非流動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3.所有者權益(Equity)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其中,資本公積包括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過其在註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合稱為留存收益 。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1.收入 (Revenue)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費用 (Expense)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3.利潤(Profit)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Gain) 或損失 (Loss),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
會計原理或基礎工作規範而言,各類單位基本相同,但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事業活動採用的是收付實現制而不是權責發生制,由此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要素的設定及其定義與企業單位有所區別。行政事業單位為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表(類似企業的利潤表)設定了五項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淨資產、收入和支出。在會計要素的定義上,以事業單位會計要素的定義為例,資產是指事業單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負債是指事業單位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償付的債務,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應繳款項等;淨資產是指事業單位的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包括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事業結餘和經營結餘等;收入是指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包括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及其他收入;支出是指事業單位為開展業務活動和其他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及損失以及用於基本建設項目的開支,包括撥出經費、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
同時,在具體會計確認和計量原則上,行政事業單位與企業還有些區別。比如,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會計會計

科目設定

設定原則
  1. 合法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2. 相關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服務。
  3. 實用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符合單位自身特點,滿足單位實際需要。
  4. 全面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全面、系統地反映會計要素的全部內容,既不遺漏,也不重複。
  5. 嚴密性原則,指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科學、嚴密,科目的名稱應當含義明確、通俗易懂。
設定內容
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係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等科目。
會計科目分類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並不是會計科目的分類方式,只是經濟業務的一種分類方法,有利於財務的管理。
1、資產類: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類科目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又分為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賬款、存貨、待攤費用等。
2、負債類: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負債類科目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其中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股利以及預提費用等。
3、所有者權益類: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4、成本類:是指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按各種不同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藉以確定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和勞務成本等。
5、損益類: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利潤或虧損。
損益類科目又分為損收類(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和損費類(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共同類
資產類、成本類、損益類費用這三類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減少在貸方。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收入這三類科目都是減少在借方,增加在貸方。

崗位劃分

會計崗位的劃分,要從本單位的會計業務量和會計人員配備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效益和精簡的原則進行。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一般可分為:
  1. 往來結算
  2. 財料物資核算
  3. 固定資產核算
  4. 收入利潤核算
  5. 會計電算化管理
  6. 總賬報表等。
這些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一崗多人,各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具體確定。需要注意的是,為貫徹內部控制中的“賬、錢、物分管”的原則,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及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對於企業的會計人員,應有計畫地進行崗位輪換,以便會計人員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各項會計工作,提高業務水平。

從業資格

資格要求

從業資格是指進入會計職業、從事會計工作的一種法定資質,是進入會計職業的“門檻”。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人員,以及外籍人員在中國大陸境內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證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必備資格,從事會計行業人員所必須的唯一合法的有效證件。是會計人員進入會計行業的門檻。屬地管理,全國通用。會計從業資格證也是考會計職稱的前提條件,目前因國家政策更改,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暫停,具體辦法還需等待。

會計職稱

會計職稱是衡量一個人會計業務水平高低的標準。國家現有會計職稱: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職稱有會計員、助理會計師,中級職稱有會計師,高級職稱有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

相關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證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目前我國實行考試制度,梵谷中以上學歷、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青年人會計從業考試網的人員均可報名考試,通過考試合格者可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
2014年會計從業考試人員報名條件:
凡符合《會計法》、《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均 可報名考試:
(一)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三)具備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
(四)熱愛會計工作,秉公辦事。
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符合重新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條件的,均須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薄、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認證)。作為國際上最權威的會計師組織,ACCA被稱為“會計師界的金飯碗”。其會員資格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英國立法許可ACCA會員從事審計、投資顧問和破產執行的工作,有資格直接在歐盟國家執業。
AIA(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AIA是以英國為基礎的國際會計師公會所授予的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是五個受到英國法令承認的專業資格認證實體之一,並且AIA會計專業資格還被認可為公司審計師的專業資格認證。
CGA(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協會)。CGA是國際公認的會計專業資格認定。其會員可在加拿大執業,獨立簽署審計報告。據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協會北京代表處介紹,所有參加培訓的人員均需評估入學資格,學員憑入學資格評估信申請入學。高中畢業可從初級課程開始修讀。
CMA(美國管理會計師認證考試)。CMA是由美國管理會計學會(IMA)建立的專業證照制度,在許多國家和著名的跨國公司都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ASCPA(澳大利亞註冊會計師協會)。ASCPA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會計師組織,在國際上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會員享有審計報告簽字權。該資格考試共有十六門,對於通過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的學員可以免考四門,每門課只允許一次補考,每年7月和12月考試兩次。報名條件是大學本科畢業,IELTS成績6分以上。

專有名詞

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四項。
1、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服務的特定單位,它明確了會計工作的空間範圍。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本準則適用於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企業。”這實質上就是說,凡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是會計主體,對企業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2、持續經營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企業是否將破產清算。它明確了會計工作的時間範圍。
3、會計分期
企業經濟活動的連續性決定了會計活動是連續不斷的,如何將企業連續的經濟活動以階段成果形式反映出來,及時地為企業、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業經濟和經營狀況的信息,這就涉及到會計期間劃分問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訖日期採用公曆日期。”
4、貨幣計量
在會計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種貨幣,由於各種貨幣單位之間的匯兌率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企業會計必須確立一種貨幣單位為記賬用的貨幣單位,其他所有的貨幣、實物、債權債務等,都可以通過它來度量、比較和稽核。這一貨幣單位稱之為“記賬本位幣”。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同時還規定:“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會計方法

會計的方法是指用來核算和監督會計方式、完成會計任務的手段。也是履行會計職能,完成會計任務,實現會計目標的方式,是會計管理的手段。會計的方法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檢查方法。
會計核算方法是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記錄和計算,為經營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套用的方法,它是整個會計方法體系的基礎。會計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設定賬戶,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歸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方法。
(2)複式記賬,是對任何一筆經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賬戶中作相互聯繫的登記,從而能夠全面、系統地核算經濟業務對各會計要素的影響及其結果。
(3)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用來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業務責任,並據以登記賬簿的書面憑證。
(4)登記賬簿,就是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上連續、完整、系統地記錄經濟業務的一種專門方法。
(5)成本計算,是按一定對象歸集各個經營時期發生的費用,從而計算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6)財產清查,是指通過對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和往來款項的盤點或核對,確定其實存數,查明賬存數與實存數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7)編制會計報表,是以書面報告的形式,頂起總括地反映企事業單位外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變動情況的一種專門方法。
(8)檢查、考核、分析會計資料,最重要的是進行企業財務管理事務。
助記口訣
會計核算很重要,各項要求要知道;
一般要求有6項,第一依法來建帳;
實際業務是前提,虛假業務要不得;
第三資料是生命,保證真實和完整;
以假充真是偽造,變造常用挖和塗。
會計方法要正確,前後各期應一致。
確有必要來變更,遵守制度並說明;
會計記錄用中文,照顧少數外國人;
使用電腦來核算,會計資料不能亂。
核算內容比較多,聽我慢慢來細說:
有價證券和錢款,財物收發與增減;
往來款項記清晰,資本基金莫忘記;
收支費用和成本,算出成果才放心;
如果國家有規定,其它業務也辦理。
會計年度用公曆,開始元旦終年底。
記帳需用人民幣,特殊情況選貨幣,
編制報告要統一,期末折成人民幣。

專業自考

專業介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會計專業是研究企業在一定的營業周期內如何確認收入和資產的學問,培養較高水平從事會計及相關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其目的是以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形式培養相關行業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會計(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培養目標

會計專業涉獵領域廣,包括:鑑證,審計,稅收,公司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破產清算,法務會計,預算制定,商業諮詢等。會計專業在我國一直都是熱門專業。

培養要求

學生應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相關會計法規及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就業方向

各大企業、銀行、酒店、學校等等。可從事鑑證,審計,稅收,公司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破產清算,法務會計,預算制定,商業諮詢等。

考試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財政部第73號令》取消免考規定。並全國實行無紙化考試,即電腦答題。同時,三科一起同時考過才視為成績合格。三科分別是 會計基礎,財經法規,會計電算化。
2019年會計(初級)考試是在2019年5月11-19日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