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和

曾維和

曾維和,男,湖南麻陽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MPA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南京大學政治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雙博士後,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維和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湖南麻陽
  • 出生日期:1974年7月14日
  • 職業:大學教師
  •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政府治理與改革、大數據基層治理
主要經歷,教研獲獎,主持課題,出版專著,發表論文,指導學生,

主要經歷

1.1999年獲湖南師範大學法學學士,
2.2005年獲中山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
3.2010年獲華中師範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博士.
4.2010-2013年在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從事第一站博士後研究工作.
5.2013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從事第二站博士後研究工作.
6.2007-2010年在廣西師範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工作.
7.2013-2014年度在中國氣象局發展研究中心掛職工作1年.
8.2010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工作。

教研獲獎

1.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4-2015學年優秀班主任
3.論文獲2014年度“省社科套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二等獎;
4.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2014);
5.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6.專著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7.獨著論文獲江蘇省社科聯2012年“社科套用研究精品工程獎”二等獎;
8.指導學生獲第十四屆“挑戰杯”江蘇省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9.指導學生獲2013年江蘇省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一等獎;
10.指導學生獲2014年江蘇省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一等獎;
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度優秀科技工作者;
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13.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月”活動先進個人;
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度優秀教學管理研究論文獎;
15.指導學生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2013、2014、2015);
16.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老師(2012、2014、2015);
17.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2012、2014);
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
19.南京大學2013年優秀博士後出站報告,優秀博士後;
20.華中師範大學2010屆優秀博士論文,優秀畢業研究生。

主持課題

1.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社會管理複雜性視角下鄉鎮政府組織結構變革研究”(12CGL084);
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八批特別資助項目:“特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與組織結構變革研究”(2015T80197);
3.第55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等資助:“鄉鎮社會治理方式改進與組織結構變革研究”(2014M550127);
4.中國氣象局2014年度氣象軟科學研究項目:“新安全威脅視域下國際氣候政策博弈及中國應對研究”([2014]MC02);
5.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於服務需求複雜性的我國地方公共服務組織結構變革研究”(11YJC630274);
6.第51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二等資助:“基於社會管理複雜性的鄉鎮政府組織結構變革研究”(2012M511249);
7.2010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江蘇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對策研究”(10ZZC004);
8.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課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整體性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研究”(08CJY009);
9.2013年湖北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研究中心開放基金一般項目:“社會建設視域下村莊離疏化個體動態管理研究”(HNSKY1315);
10.2012年度江蘇省文化科研課題:“城鄉統籌背景下整體性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12YB21);
11.“南信大高等教育調研及政策研究”2012年度研究課題:“基於教授治學的高校委員會制度演進及其啟示研究”(N0585004041);
12.南信大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研究院2012年度開放課題:“江蘇農村氣象災害整體性防禦體系及協同機制研究”(12QHBO10);
13.南信大教學建設與改革提升工程2012年度一般教研項目:“公共管理類課程滾動式案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N1885012028);
14.江蘇省人才強省研究基地2014年度開放課題重點項目:“領導權力動態控制機制及戰略能力開發研究”(SKRC201400-5)。

出版專著

1.當代西方公共服務組織結構變革:基於服務需求複雜性的一項探討[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發表論文

1.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主體結構及其運行機制[J].理論探索,2015(5).CSSCI.
2.已開發國家社會組織承接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探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CSSCI.
3.模組化動態制約:建立和推進一種新型領導權力制約機制之構想[J].探索,2015(4).CSSCI.
4.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能力體系構建[J].社會主義研究,2014(3).(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摘).CSSCI.
5.當代西方國家公共服務組織結構變革:基於服務需求複雜性的分析框架[J].經濟體制改革,2013(6).(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摘).CSSCI.
6.創新鄉鎮社會管理:一個複雜系統的分析框架[J].社會科學,2013(4).CSSCI.
7.總分館建設的蘇州模式:“體制悖論”及破解[J].圖書館建設,2013(11).CSSCI.
8.協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論的新模式[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CSSCI.
9.整合性公共服務——當代西方國家公共服務提供的新模式[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2(1).CSSCI.
10.後新公共管理時代的跨部門協同——評希克斯的整體政府理論[J].社會科學,2012(5).CSSCI.
11.公共服務中的夥伴——當代西方國家公共服務合作提供及借鑑[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CSSCI.
12.當代西方國家地方政府組織重組及變革新動向[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CSSCI.
13.當代西方公共服務組織的耗散結構創新及啟示[J].東疆學刊,2011(4).CSSCI.
14.深化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性思考[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1(6).(人大複印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摘).CSSCI.
15.評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整體政府”範式[J].理論與改革,2010(1).CSSCI.
16.“整體政府”論: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趨向[J].國外社會科學,2009(2).CSSCI.
17.當代西方政府改革模式的反思:走向一種“整體政府”的改革模式[J].思想戰線,2009(2).CSSCI.
18.價值重構、制度安排與功能整合:超越新公共管理的三種理論視角[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1).CSSCI.
19.新公共管理局限性及改進路徑[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CSSCI.
20.基於公民本位的英國公共服務改革模式探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CSSCI.
21.新公共管理的組織結構限度及超越[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CSSCI.
22.我國大部制改革述評[J].政治學研究,2008(4).(人大複印全文轉摘).CSSCI.
23.當代西方“整體政府”公共服務模式及借鑑[J].中國行政管理,2008(6).CSSCI.
24.組織創新的邏輯及啟示[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6).CSSCI.
25.當代西方“整體政府”改革:組織創新及方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2).(人大複印資料轉載).CSSCI.
26.西方“整體政府”改革:理論、實踐及啟示[J].公共管理學報,2008(4).(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摘).CSSCI.
27.從“企業家政府”到“整體政府”:當代西方政府改革組織創新邏輯及方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CSSCI.
28.當代美國公務員職業精神及其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07(3).CSSCI.
29.年輕經理人員的閒暇管理初探[J].管理現代化,2004(4).(新華文摘摘編).CSSCI.
30.非營利組織的文化管理及其現代轉換[J].學術研究,2004(11).CSSCI.
31.區域文化的傳統與現實——珠江三角洲政府文化建設研究[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5).CSSCI.
32.閒暇:年輕經理人的管理實務與人生藝術[J].中國青年研究,2004(12).CSSCI.
33.氣象災害的人類學研究途徑——兼論應對氣候變化視角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內涵[J].閱江學刊,2014(1).
34.多元主體協同治理下的我國城市社區研究[J].閱江學刊,2013(6).
35.當代中國的“個體離疏化”:成因與風險[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4).
36.生態文明制度創新與環境氣象發展探討[J].氣象軟科學,2013(4).
37.滾動式案例教學——公共管理類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河北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2(5).
38.當代西方政府治理的理論化系譜——整體政府改革時代政府治理模式創新解析及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1).
39.從公民參與到公民治理——公眾崛起時代政府治理理論創新探析及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3).
40.新公共管理對官僚制是摒棄還是揚棄:基於制度層面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41.“整體政府”視野下我國現代警務改革初探[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
42.當代西方政府的經驗及其啟示[J].理論探索,2009(1).
43.大部制改革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44.國外大部制改革的動因、過程與內容:兼論與我國大部制改革的比較及啟示[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人大複印資料轉摘)。
45.共同體模式:我國NGO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態勢[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9(3).
46.開發中國家分權化治理的進程、框架及際遇考察:從分權化改革到分權化治理[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4).
47.我國公務員“亞腐敗”治理的倫理視點[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8).
48.創建學習型團隊:我國NGO人力資源管理新思路[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6).
49.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比較與借鑑[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4).
50.我國非營利組織傳統人事管理模式透視[J].改革與開放,2008(6).
51.鄧小平關於黨執政能力建設思想探析[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
52.國外大部制改革的推進方略及借鑑[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53.新公共服務理論及其啟示[J].寧夏黨校學報,2007(2).
54.學習型組織理論對第三部門志願者管理的啟示[J].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5(2).
55.論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中的制度創新[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5(3).
56.淺析英國公務員培訓的特點[J].人力資源開發,2005(3).
57.我國政府在SARS危機事件中的政策學習能力透視[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2004(2).
58.非營利組織治理中的綜合監督機制探討[J].蘭州學刊,2004(3).
59.我國政府信用:失范與重塑[J].福州黨校學報,2004(2).
60.兩種價值觀下的企業人力資本管理[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2).
61.中庸之道——現代企業管理的倫理法則[J].:社科縱橫,2004(6).
62.從CEPA看政府管理方式的創新[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4(4).
63.文化管理:推行電子政務的新視角[J].社會科學論壇,2004(5).
64.淺析英國公務員培訓的新發展[J].新東方,2004(5).
65.廣東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數碼文化[J].特區經濟,2003(11).
66.社會信用體系的道德維度[J].社會科學論壇,2004(1).
67.淺議非營利組織的誠信建設[J].唯實,2004(5).
68.電子政務的倫理審視[J].陝西行政學院學報,2003(3).
69.探討非營利組織我國區域文化建設新思路[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6).

指導學生

1.2012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畫項目:“小型企業員工流動性與地方扶持政策調查——基於江蘇省典型的小型企業實證分析(201210300017),2010級行政管理專業王利智主持。
2.2013年度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畫項目:“社會管理複雜性視角下鄉村邊界共生結構創新研究”(201310300074),2012級行政管理專業袁鑰主持。
3.2014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畫項目:“‘流浪’的青春:大學畢業生寧漂族城市適應性與動態治理模式創新“(201410300036Z),2013級行政管理專業石鑽佳和劉芳麗主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