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必榮

曾必榮

曾必榮,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研究員高級農藝師。原任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正處級)、四川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成都中心分校校長,成都市專家團隊總負責人、首席專家;現任成都市花卉協會秘書長。

1978年,國中畢業在家務農,之後,他考取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現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開始系統學習農業技術。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科學技術工作。

2004年,任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他始終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從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到推廣,從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到豐產增效。

先後獲成都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成都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等,被國務院評為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必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 職業:研究員、高級農藝師
  • 畢業院校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成都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成都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
    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 代表作品:成都市500萬畝優質糧食豐產集成技術示範
  • 學歷:大專學歷
  • 研究領域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人物簡介,人物履歷,主要貢獻,主要著作,人物榮譽,

人物簡介

曾必榮,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成都市農委農技推廣總站站長、高級農藝師,研究員。

人物履歷

1978年,國中畢業在家務農,之後,曾必榮考取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開始系統學習農業技術。畢業後,又一直從事農業科學技術工作。
2004年,曾必榮任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他始終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從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到推廣,從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到豐產增效。
2005年,由他主持水稻雜糯間栽控病增產技術推廣項目。該項目還獲得了2005年度農業部全國農牧漁豐收二等獎。
2015年3月12日,經委黨組會議研究決定:因工作需要,免去曾必榮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四川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成都中心分校校長職務,保留正站級(正處級)。
後任成都市花卉協會秘書長。

主要貢獻

雜糯間栽控病增產技術推廣項目
在從事種子管理工作期間,曾必榮先後引進和試驗篩選了糧食作物新品種58個,並推廣套用,成功地實現了三次主要糧食作物的更新換代,保證了優質糧食種子供應。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期間,曾必榮帶領市農技人員開展各項糧食作物的高產高效技術攻關,經過大量的試驗示範和深入調研,提出和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抗災增產技術方案和措施。在糧食生產過程中,曾必榮積極開展糧食高產高效集成技術研究和套用,2005年,由曾必榮主持水稻雜糯間栽控病增產技術推廣項目。
曾必榮
技術按照雜交中稻和糯稻不同品種、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點,使植株群體光溫等自然資源得到多層次利用,從而增加光和面積和光和產物的積累,而間栽糯稻稻瘟病受到明顯控制,大大減輕了病害損失。這項技術率先在邛崍市等地進行了試驗,事實證明,通過這種技術不僅能實現稻田立體種植,還能有效防控稻瘟病,防控效果達到70%,從而實現增產增收,增產50公斤糯谷,增加純收入80—90元錢。據悉,該項目還獲得了2005年度農業部全國農牧漁豐收二等獎。
優質糧食豐產集成技術示範項目
為了推進成都市糧食規模化生產,曾必榮經常深入農村實地調查研究,制訂方案、培訓和指導種糧大戶和專合組織開展高產攻關示範田建設,帶動全市糧油高產創建工作,實現糧食單產穩步提高。
曾必榮
2006年,他主持的項目,實現成都市水稻單產過800公斤的最高紀錄。汶川大地震後,制定並組織實施了《成都市優質糧食豐產集成技術示範》的技術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利用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技術集成最佳化,創新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和馬鈴薯五大糧食作物36項高產關鍵技術,使五大糧食作物單產水平均創歷史新高。在水稻高產攻關核心區中,2011年有8個點高產超過800公斤,創成都市水稻畝產12年的新高。
邛崍崇州彭州等地駐點抓的百畝攻關示範片中,水稻、小麥、馬鈴薯、油菜等真正成為糧油高產創建的示範亮點。
“成都市500萬畝優質糧食豐產集成技術示範”摘得了2011年成都市科學技術大會特等獎。該項目創建了水稻、玉米、小麥、紅苕、馬鈴薯等五大糧食作物規模化、集成化和病蟲綜合防控的36項高產關鍵技術,創造了五大糧食作物最高單產水平的歷史紀錄。該項目3年累計示範面積916.7萬畝,累計新增糧食46.9萬噸,相當於新增糧食播種面積114.6萬畝,新增總產值7.2億元。通過項目實施,探索建立了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適宜成都市五大糧食作物大面積推廣的高產栽培集成技術體系。

主要著作

【1】對成都蔬菜產業發展的思考,四川農業科技,2013(12):5-7.
【2】規模種糧也能賺上百萬元——對種糧大戶周家林種糧致富的調查與思考,四川農業科技,2013(2):10-12.
【3】成都平原千斤糧萬元錢種植模式及關鍵技術,四川農業科技,2012(4):4-6.
【4】小麥免耕淺旋機播高產示範,四川農業科技,2011(8):14-15.
【5】小麥機械化免耕淺旋播種高產示範與研究,四川農業與農機,2011(4):17-18.
【6】對成都市花卉產業發展的思考,四川農業科技,2010(10):5-7.
【7】成都市耕地土壤全氮含量狀況與管理對策,四川農業科技,2010(1):50-51.
【8】高產創建成都小麥畝產創千斤,四川農業科技,2010(5):12-12.
【9】糧食生產投入產出狀況調查及效益分析,四川農業科技,2009(1):20-21.
【10】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示範工程的實踐與探索,四川農業科技,2009(5):24-26.
【11】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高產技術研究與套用,四川農業科技,2009(2):16-17.
【12】水稻最佳化定拋新技術,四川農業科技,2008(1):22-23.
【13】水稻最佳化定拋的增產機理與關鍵技術,中國稻米,2008,14(3):54-56.
【14】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幾點思考,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 2005.
【15】創新種子產業,迎接“入世”的機遇與挑戰,種子,2001(6):53-55.

人物榮譽

2010年,曾必榮主持的《成都市500萬畝優質糧食豐產集成技術示範》獲2010年成都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11年12月13日,國務院決定對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曾必榮獲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
2012年,曾必榮主持的《糧經高產高效複合種植模式研究及關鍵技術集成示範》獲2012年度成都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3年,曾必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