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於竹帛

書於竹帛

一個世紀以前,中國以殷墟甲骨、西陲簡牘和敦煌卷子等多項重大文物發現,聞名於世。而當代著名學者人物,自王國維先生著成經典大作《簡牘檢署考》之後,能將有關書籍歷史文物眾多方面總括貫通,進行系統而又深入研究的,惟有旅美華人學者錢存訓先生的這部《書於竹帛》。在他之前,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也曾說過:“我們可以斷言,錢著和卡特的名著(即《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西傳》)完全可以媲美而並駕齊驅。”全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娓娓而述的風格,把一切文字學文物的“門外漢”,引入中國古代文字及其載體和書寫工具之演變歷程,多角度地觀照其源遠流長和多姿多彩。至於學術方面的真知灼見,宜稱層出迭見,盤踞前沿,故又為一切研治中國文物學、考古學、文化史、科技史之學人案頭必備。

基本介紹

  • 書名:書於竹帛
  • 作者:錢存訓
  • ISBN:9787806784716
  • 頁數:185
  • 定價: 20.00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3-1
  • 裝幀:平裝
  • 叢書: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世紀文庫
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內容提要,

圖書目錄

本書版次說明
上海版新序
李學勤序
寫作緣起
第一章 緒論
一、中國占代文化的遺產
二、貞卜和祭祀文字
三、官書和檔案
四、史官的職權
五、私家著述和藏書
六、焚書之禍
七、古籍的整理
八、宗教文學的盛行
第二章 甲骨文
一、甲骨文的起源和性質
二、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
三、商代的字彙和書體
四、甲骨的形式和契刻
五、卜辭的內容和排列
六、甲骨中的記事文
社會影響

作者簡介

錢存訓,1909年生於江蘇秦縣,幼年曾念過私塾,1926年畢業於淮東中學。中學時代曾積極參與五卅愛國運動,後投身北伐軍。1928年入金陵大學攻讀,同時在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兼職。1932 年獲文學士學位。大學修讀期間,曾選修劉國鈞教授主講的《中國書史》和《圖書館分類法》課程,深受影響。大學畢業後,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南京工程參考部主任(為北平圖書館南京分館)。1947年赴美,作為北平圖書館交換館員到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工作和進修。他與夫人許文錦女士將1936年以來 “芝大”圖書館所積存的中文藏書,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將是十多萬冊藏書加以整理和編目,為“芝大”遠東圖書館日後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952年考獲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碩士學位。論文為《Western impact on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1957年再考獲圖書館博士學位。論文為《The pre-printing records of China :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nese inscriptions and books》此論文經多年補充和修改後以專書《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於1962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1975年香港中文大學周寧森博士譯成中文本《中國古代書史》。1980年,又被譯成日文本。從1947年起擔任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至1978年退休為止。除擔任館長職務外,他也是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化學系教授,主講《中國目錄學》和《中國史學方法》。此兩門課是圖書館學系和東方語言文化學系研究生必修課程。從1964年至1978年間先後培養了30多位碩士和博士生。退休後,任東亞語言文化學系榮譽教授、東亞圖書館榮譽館長和李約瑟研究所研究員。
錢教授一生致力於圖書館學、歷史學研究工作,著述巨富,發表的專著和論文有100多種。主要的專著有:《西方通過翻譯對中國的影響》(碩士論文),《書與竹帛》(博士論文),《關於東亞的圖書館資料》,《美國圖書館的東亞藏書近況》,《中國:書目提要》,《紙和印刷》,《中國印刷術》等。 1968年曾應李約瑟(Joseph Needham)之邀請參加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有關造紙制墨和印刷術方面的內容。1982年出版的《紙和印刷》一書是一部權威著作,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卷第一分冊。錢教授獻身美國圖書館事業50多年建立了美國第一流的芝加哥遠東圖書館。而對整個美國遠東圖書館界作出了貢獻。

內容提要

本書首章討論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特色和重要性,以及其演進的社會背景和學術因素。其後數章,分別敘述各個時代的主要文字載體,包括甲骨、青銅、陶器、玉石、簡牘、縑帛和紙卷,詳細談論起內容、書體、制度及特質。另有一章討論各種書寫工具的形勢和演變。最後一章,總結以上各章所述要點,以通俗語言做概括性的闡述。本書的重點在考察銘刻和書籍之起源及其形體的演變,如材料、形式、技術、方法等。
第一章,緒論。首章討論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特色和重要性,以及演進的社會背景和學術因素。分為八小節:中國古代文化的遺產、貞卜和祭祀文字、官書和檔案、史官的職權、私家著述和藏書、焚書之禍、古籍的整理、宗教文字盛行。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文字記錄的豐富、延續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獨具的特色。貞卜和祭祀文字,在中國早期文字中占有很大分量。中國自古有大量製作官方文書和檔案的傳統;史官在寫作、使用和保管古代書籍中起了很大作用;戰國以後我國出現了大量私人著述和藏書;秦始皇發動“焚書坑儒”,使得文字大量古籍被毀棄。我國從漢代開始了古籍的大規模整理;宗教的發展促使了圖書事業的發展。以上種種史書說明了過中國古代文字和書籍發展的社會背景和學術因素,這些背景和因素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豐富性,以及各個方面的特點。同時也記敘了像焚書這樣的消極因素。只有理解其文化背景,才可以更好的理解書籍演化的歷史。
第二章,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書寫於獸骨和龜甲之上,主要使用於商代後期以及周代早期。目前發現的是王室檔案的一部分。分類有貞卜文和記事文。劉鶚在1899年開始從事甲骨文的研究。1936年的考古發現最為重要,發現了11804字。甲骨文學現在已經成為顯學,需要多方面的知識訓練。商代甲骨文的字彙有單字5000多,僅1500字可以解讀。作者反對商代人不能寫長篇作品的觀點,作者認為只是這些長篇作品沒有保留下來。商代字型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它的發展歷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甲骨的形式,獸骨是牛骨,多用水牛的肩胛骨。也有少數鹿、羊、豬的骨頭,龜甲則大多產於南方。其鍥刻的主要形式是從上到下,橫行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卜辭的主要內容是天象、變故、休咎、祖先祭祀。
第三章,金文和陶文。金文雖常見於黃金、鐵和錫等合金,最普遍記於青銅器的銘文。從商代到漢朝都使用金文,其中周代最盛。銅器的形式可能脫胎於陶器,所載文字有本質的相似之處。金文性質和類別,按照用途分,有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鏡、錢幣、印章和其他器物。現存青銅器銘文最長的是毛公鼎。金文的字彙並不比甲骨文多,1800多字可以通讀,不可通讀的有1200多字。金文的使用時期從殷商到秦漢。鏡銘是銅鏡上所載的文字,始自漢初。漢以後,隋唐以降,有重大變化。貨幣文盛行於周代,大多是屬地名、單位數字。印章的主要材料是金屬、玉、石、陶泥、象牙和獸角。這可能是中國人以複製文字的最早企圖。卡特認為這是中國印刷術發明的先河。封泥是一種有粘性、柔軟和光滑的物質。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與新石器時代,陶文都是印章印上的,所以和印文的文字類似。古代建築材料上也有文字,常在磚瓦之上。
第四章,玉石刻辭。3世紀左右,石刻興起。漢代以後,刻石從圓柱形的碣變為長方形的碑。以墨拓印石刻文字的技術,是雕版印刷術發明的先河。二者的原則和目的相同,都是以紙從雕刻物的表面取得複本。差異只在雕刻過程和複印技術的不同。印章和拓印技術成為雕版印刷術的先驅。
第五章,竹簡和木牘。竹簡和木牘是中國最早的書寫材料,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簡牘制度有其極為重要和深遠的影響。許多制度皆淵源於簡牘制度。在紙發明以前,簡牘不僅是最普遍的書寫材料,且在中國歷史上被採用的時間,亦較諸其他材料更為長久,甚至在紙發明以後數百年間,簡牘仍繼續用作書寫。
第六章,帛書。縑帛作為書寫材料,最遲當從公元4、5世紀,其後繼續使用,將近千年。出土繒書,證明在戰國時縑帛已被用來書寫。秦漢,縑帛才開始普遍用於抒寫。晉代,紙已經非常普遍,但縑帛仍為人用於抒寫。縑帛之用於做書寫材料,其品質優良,遠勝於竹木。質地柔軟,便於攜帶,更易吸收墨汁,更易保存。縑帛質地柔軟,保存時可卷可折。竹簡常用作草稿,縑帛則用於做最後定本。作為竹書的附圖,更是縑帛的特殊用途。縑帛的另一種特殊用途,是作為祭祀祖先及神靈,以示尊崇。縑帛有時也用於記載功臣大將的非常之功。但是縑帛價格昂貴,其主要用途是衣著,只有高貴的經典、神聖的文書或簡牘不能勝任的場合,才必須使用縑帛。
第七章,紙卷。在蔡倫之前,中國已經發明了纖維紙。東漢蔡倫將其進行改造。蔡倫以前採用的是舊纖維,蔡倫造紙時採用新纖維,主要是廢棄的麻頭、人工栽培的榖皮,以及後來陸續採用的藤、竹、稻桿等非主要經濟植物。最早的“紙”是與縑帛相近而並非紡織品的一種薄頁。紙的風行當在公元3世紀的晉代,取代了竹簡和部分縑帛的用途,書籍因此開始大量地廣為傳寫。紙是文字傳播最理想的工具,其用途和優良的品質,更為詩人名士所稱頌。之後日益普及,從4世紀開始傳入朝鮮,5世紀傳入日本。3世紀傳入越南,7世紀傳入印度。在西方,3世紀傳入中亞,8世紀傳入西亞,10世紀傳至非洲,12世紀傳至歐洲,16世紀傳至美洲,19世紀傳至澳洲。造紙術遲遲傳入歐洲,主要是地理上和文化上的隔膜,而不是人為的保密。20世紀以前,西方學者都不相信紙源自中國,隨著古紙的不斷出土,造紙西源說被否定。中國西北部、中亞和非洲出土了許多古紙。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大批古代紙質檔案,是20世紀所發現文物中的重要收穫。古紙的材料與製作、古紙的加工和保存。捲軸制度是印刷術發明之前基本的圖書制度。而在印刷術發明後,捲軸制度逐漸被冊頁式所取代。
第八章,書寫工具。中國的文房四寶是筆墨紙硯。毛筆的發展,蒙恬發明毛筆是由來已久的傳說,近代學者大多認為在此之前毛筆應發明,蒙恬是其改造者。學者認為毛筆應該在商周時代之前就開始套用,因為商周金文的款識就是使用毛筆的結果。筆的歷史應該追溯到史前時期。毛筆分為三部分,即筆管、筆尖和筆套。古代毛筆和現代毛筆沒有太大的區別。毛筆筆頭的大小,應視其用途而定。黑墨和丹書,墨的最早使用年代,文獻中無可考,從考古學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和商代。紅色也常於書寫,成為“丹書”。煙墨,以煙煤為黑墨的起源應該很早,它是用木材舉火時的一種副產品。青松木可能是製造煙墨最常用的材料,松煙直至現在仍是制墨的最佳材料。膠也是墨的重要材料。許多中外學者認為中國墨的歷史是按照從漆、石墨和煙墨的順序演變的。其無疑是受中國文獻記載的形象。但不能確定漆曾經是否被用於書寫。墨亦可用礦物製成,石墨可能是煤、碳晶和石油。現存最早的硯石實物是秦代的文物。硯石之用從何時開始,已不可知。硯石的選擇是一門特別的藝術。刀筆是整治竹木以備書寫以及從簡牘上刪改文字的一種重要工具。竹木書寫之前一定要削平,如有筆誤,便可以削去重寫。各種刀筆有其不同的形制,不可混為一談。
第九章,結論。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最初是依賴竹帛得以傳承至今。在這最早的時期中,不僅今日通用的文字和書籍的形制淵源於此,而且影響後世的哲學思想、生活習慣和偉大著述,也都是在這一時期中孕育而成。特別是傳承這些古代遺產的中國文字,其延續、多產和廣被性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獨樹一幟,沒有其他文字記錄可以相比。中國古代書寫的材料很多,經歷了甲骨、金屬、玉石、竹、木、帛、紙等階段。竹木帛紙上書寫的文字稱之為書籍。古代文獻的傳承,紙上的材料保存了不少古代文化的記錄。這些資料,經過抄錄和機械複製得以流傳。今日存世的古代文字,經過多次的毀滅、重現、修訂和複製。各種年代的銘文,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年代較早的還有青銅器、玉石及陶泥上的銘文。中國書籍的起源,始自竹簡的套用,繼以帛書、木牘和紙卷。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是用不同的載體、多種方法和工具所製成。在紙使用以前,筆墨研刀是古代的“文房四寶”。雕版印刷發明之前,印章和拓印技術是其先河。古代文字的演化,經過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和草書等。楷書維繫其形體不變而成為中國文字的標準字型。字型變化,結構從繁而簡,形式上從隨意到固定,書寫從緩慢到快速。字彙的增加愛,公元1000年的漢代,中國的文字約有9000餘,東晉增加了一倍,宋代增加至3倍,現在增加到5倍。常用字約5000字。中國文字書寫順序,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其原因主要是中國文字象形文字的多直立而非橫臥,毛筆書寫的筆順從上到下。之所以從左到右,大概是因為左手執簡,右手書寫的習慣。“直行閱讀較橫行閱讀為快。”中國文字記錄發展的因素,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不同因素,對中國早期文字的記錄都有影響。戰國以來,教育普及,社會文化變遷,私家著述和書籍收藏迅速發展。公元3至4世紀,佛教流行,大量宗教文學從外輸入。最宗教文字的大量需求,刺激印刷術的發展。但印刷術並沒有改變書籍的形式、內容、材料,以致創作的質量。印刷術雖使書籍的產量增加,傳布廣遠,但不一定就增加書籍內容的高度和深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