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絲鑽嘴魚

曳絲鑽嘴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曳絲鑽嘴魚
  • 拉丁學名:Gerres filamentosus
  • 二名法:Gerres filamentos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條鰭魚綱
  • :鱸形目
  • :鑽嘴魚科
  • :銀鱸屬
概況,分布,深度,特徵,生態,

概況

命名者:(Cuvier, 1829)
俗名:碗米仔
英文俗名:
Whiptail silver-biddy;
Whipfin silverbiddy;
Threadfin silver-biddy;
Threadfin pursemouth;
Whipfin silver biddy;
Whipfin silver-biddy;
Long-rayed silver biddy;
Filamentous mojarra;
Majorras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同種異名:
Gerres macracanthus,
Gerres philippinus,
Gerres punctata,
Gerres punctatus,
Pertica filamentosa,
Sparus edentulus

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到日本及澳洲。台灣各地沙泥底質沿岸皆有分布。

深度

水深1至30米。

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而偏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2.0-2.5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極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40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齶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易脫落;背鰭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42-47,尾鰭基底之有孔鱗2或3;側線上鱗列數4.5(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IX,第II棘最長而延長如絲,末端達軟條部中部;臀鰭第II棘較短,遠短於基底長;胸鰭長,末端可達及臀鰭硬棘部起點的上方;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約為中央鰭條3倍。體呈銀白色,有7-10列澹青色斑點形成的點狀橫帶。各鰭皆澹色或有白緣、或有黑緣。

生態

多棲息在沿岸之沙泥底質之水域,經常成群活動。有時會在河口水域出現,肉食性,掘食在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棲生物。在蚵棚區亦為常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