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劑

曲劑 ,方劑學名詞。系藥物劑型之一。將藥末與麵粉混合摻勻,使之不乾不濕,經發酵後切塊而成。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起源:《尚書·說命》記載公元前12世紀時商王武丁和大臣傅說的對話中就有“若作酒醴,爾維曲”,其中“曲”是指含酵母的酒麴,“”是發芽的穀物,就是將糖化和發酵法合在一起。《本草經疏》中曰:“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說明了中藥臨床套用之曲是在釀酒業發展的基礎上而出現的,曲與酒相維繫。後來人們通過在酒麴的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而製成專供藥用的各類曲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劑
  • 起源:《尚書·說命》
  • 制曲方法:一定條件下黴菌和酶的催化分解
  • 常見曲劑:六曲
概念釋義,起源,制曲方法,常見曲劑,建曲,采雲曲,半夏曲,霞天曲,沉香曲,

概念釋義

曲劑 ,方劑學名詞。系藥物劑型之一。將藥末與麵粉混合摻勻,使之不乾不濕,經發酵後切塊而成。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曲、半夏曲等。

起源

《尚書.說命》記載公元前12世紀時商王武丁和大臣傅說的對話中就有“若作酒醴,爾維曲”,其中“曲”是指含酵母的酒麴,“”是發芽的穀物,就是將糖化和發酵法合在一起。《本草經疏》中曰:“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說明了中藥臨床套用之曲是在釀酒業發展的基礎上而出現的,曲與酒相維繫。後來人們通過在酒麴的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而製成專供藥用的各類曲劑。

制曲方法

藥物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由於黴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藥物發泡、生衣而製成藥曲。具體可根據不同品種,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加工處理後,再置溫度、濕度適宜的環境中進行發酵。一般溫度在30~37℃,相對濕度70%~80%,並藉助於微生物和酶的作用。發酵後,氣味芳香,無霉氣,曲塊表面布滿黃衣,內部生有斑點。發酵制曲法的關鍵在於溫度和濕度的把握,這對其發酵的速度影響很大。溫度過低或過分乾燥,發酵會慢甚至不能發酵;溫度過高,則會殺死黴菌,不能發酵。通過發酵使藥物改變原有的性能,產生新的治療作用,以擴大用藥品種。

常見曲劑

六曲
又叫六神曲、神曲。主要由麵粉、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蒼耳子等藥物粉碎成粉末,混合後經發酵製成的加工成品,是一種酵母製劑,味甘、辛,性溫。臨床上主要用於消食和胃,對飲食積滯、消化不良有較好的作用,炒焦用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有良效。此外對丸劑中有金石藥品,難以消化吸收者,可用神曲糊丸,以利於藥物的消化吸收,如服磁朱丸時加服一些神曲,有增加藥效的作用。六神曲也是中藥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曲。

建曲

又叫范志曲。它是在六神曲的方劑的基礎上,加木香、青皮、枳實、荊芥、防風、羌活、厚朴、白朮等藥品加工製成。其製備不需發酵,性味複雜。消食之中並有解表作用,適用於感冒風寒,食滯胸悶等證。常用於食滯不化兼感風寒者。

采雲曲

是以六曲為基礎,再加桔梗、白朮、紫蘇、陳皮等二十多種藥品加工製成的,性味作用與建曲相似,對於夏秋暑熱傷中引起的食滯消化不良作用較好。

半夏曲

是將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每500 g用生薑400g洗淨搗碎絞汁,用麵粉200g,和溫開水調成稀糊,倒人半夏粉中揉搓成團,發酵後以木製模型壓製成小塊,晾乾而成。本品溫燥作用大減,功能止咳、化痰,對於咳嗽痰多、苔膩嘔惡具有良好療效。

霞天曲

用黃牛肉熬成膠加入貝母粉加工製成。能健脾胃、消痰飲。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濕痰過多和體肥痰多而大便易溏者最為適宜。

沉香曲

用沉香、木香、檀香、砂仁、蔻仁等20多種藥材研成粉再加1/4的麵粉,攪和壓制而成。功能為疏導化滯,疏肝和胃。適用於肝胃氣滯、胸悶脘脹、脅肋作痛、吞涎嘔吐等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