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的記憶

暴風雨的記憶

《暴風雨的記憶》是2012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島,曹一凡,維一。

基本介紹

  • 書名:暴風雨的記憶
  • 作者:北島 / 曹一凡 / 維一
  • ISBN:9787108040107
  • 頁數:439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12-3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1965 - 1970年的北京四中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國的重點中學,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校史。這所學校的特殊不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學質量上,通過本書還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半葉更為獨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擁有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子弟而聞名,由於他們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時期社會對“革命後代”的期許以及“階級鬥爭”理論的盛行,四中的學校風氣和環境氣氛也就大不同於其他中學。本書就是當年那個特殊中學的學生對“文革”山雨欲來之際和暴風雨高潮時期的翔實記述:關於“血統論”、《出身論》的爭議,曾經是當時的一個重要爭論的中心,而一些鮮為人知的背後故事——如遇羅克和他的對立者的故事、“家庭問題研究小組”和《中學文革報》的內幕——卻是第一次向公眾披露;關於“破四舊”和抄家,“黑五類”和“紅五類”在這個時候相見,其中的微妙,只有當事人才說得清楚;關於大串聯,的確讓參與者“經風雨、見世面”,過程之混亂、“革命形勢”之匪夷所思,讀讀起來就像編造的小說,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島在序中所說,記憶往往具有模糊性、選擇性及排他性。但是,“歷史的真實”就存在於不同的記憶的重合錯位與對立中。這些曾經在“文革”暴風雨中心經過的人,用這種方式,將暴風雨中的記憶留下,或許這是對那個瘋狂時代的細節的補充,從而為重新認識那個時代,提供線索和史料。通過這本書,可以對那個年代有更為切近和深入的認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終生難忘而又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事實上也是對衍生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個“六十年代”的追溯。

作者介紹

北島,1949年出生,本名趙振開,曾用筆名:北島,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於北京。1978年同詩人芒克創辦民間詩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國,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大學。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著有詩集《北島詩選》、《太陽城札記》、《北島與顧城詩選》,中短篇小說集《波動》,譯著詩集《現代北歐詩選》,散文集《失敗之書》,《時間的玫瑰》等。最短的詩歌作品是生活,詩歌內容只有一個字——網。維一:上海出生,自幼居北京。國中肄業後,先赴內蒙古阿榮旗農村挑水種莊稼,再去雲南西雙版納農場砍樹種橡膠。後回北京閉門讀書,到故宮博物院看大門。“文化大革命”結束,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學讀考古,後到哈佛大學及法蘭克福大學訪學。現居美國。

作品目錄


似水流年
昨夜星辰昨夜風
青春劍
“社教運動”與我
四中往事
我的“紅色記憶”
親歷者的見證
風雨飄搖憶當年
為爭取平等而鬥爭
走進暴風雨
讀書聲、風雨聲
往事豈堪容易想
四申的“先生”
我的閱讀與思考
一個七屆眼中的四中
性壓抑與政治中立
走在大潮邊上
留在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