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工大營救

智利礦工大營救

在被困地底長達兩個多月之後,智利北部沙漠塌方銅礦的33名礦工終於有望“重見天日”,當地時間2010年10月9日,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救援人員順利完成624米救援隧道的挖掘,鑽頭已經抵達礦工們避難地所在,這意味著救出被困人員的行動即將開始。全球矚目的智利聖何塞銅礦33名被困礦工營救行動於台北時間13日展開。當天上午11點10分左右,首名礦工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搭乘特製救生艙,成功回到地面。台北時間2010年10月14日上午9點左右,智利第33名被困礦工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成功升井,這標誌著智利營救被困礦工行動以勝利結束,各國通力合作並經過縝密計畫,終於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利礦工大營救
  • 歷時:兩個多月
  • 地點:智利北部沙漠
  • 時間:2010年10月9日
營救倒計時,總統赴現場,全部人獲救,獲救的因素,全世界矚目,相關的評論,

營救倒計時

2010年10月12日,智利救援隊伍已經作好最後準備工作,營救行動將於當地時間13日零時(台北時間13日上午11時)開始,逐一救出被困在井下超過2個月的33名礦工。如果一切順利,全部礦工可望在48小時內被救上地面。
救援人員較早時已經完成救援通道的加固工程,並對救生艙進行多次測試,沒有任何問題。另外,為保證營救順利,在營救行動正式展開之前,將先由2名救援人員以及2名醫護人員通過救生艙進入6百多米深的地下礦坑,協助被困的礦工做一些準備工作。
在地面,氣氛一片緊張,救援指揮中心內的工作人員忙作一團;礦工家屬的情緒愈來愈複雜,一方面感到興奮,一方面又擔心救人過程會出現挫折;智利總統皮涅拉和多名高級官員也將親臨現場,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總統赴現場

智利總統皮涅拉已經決定親赴聖何塞銅礦礦難現場見證礦工出井。他表示,很期待即將到來的營救33名被困礦工的行動。
皮涅拉1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很期待即將展開的營救行動,到時候,礦工們不僅能看見久違的陽光,還能擁抱自己的親人。”
另外,皮涅拉對礦工重新融入社會表示了擔憂,因為他們不僅要重建新生活,還要面對全球媒體關注帶來的壓力。
智利衛生部長馬納利奇11日說,礦難救援方已從被困的33名礦工中確定了首批4名升井礦工人選。馬納利奇表示,這4名礦工身強力壯,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中最關鍵的首名升井礦工由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沃內親自挑選。但馬納利奇並未透露他們的姓名,其他礦工將隨後出井。
整個救援隧道超過600米,如果“鳳凰1號”膠囊救生艙運行順利,整個救援行動將歷時至少48小時。按照救援計畫,受困礦工升井後,將被空運至醫院進行觀察和治療。執行此飛行任務的直升機已於10日夜間進行了演習。
另一方面,在井外,經歷了兩個月的分離後,礦工們的妻子開始採取行動以確保自己以最佳形象出現在丈夫面前。
63歲的馬里奧·戈梅茲是聖何塞金銅礦被困礦工中年齡最長的一位。他的妻子、51歲的利利阿尼特·拉米里茲專門前往48公里外的美髮店做頭髮。另一名礦工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努尼茲上個周末前往當地的一個購物中心買了一件新的牛仔褲,以迎接她的丈夫克勞迪奧·雅尼茲。
商人還向礦工們的妻子和女朋友提供了內衣和“性感”服裝。
在“地獄”里待了2個月之後,重回人間是什麼滋味,那肯定是一言難盡。33名智利礦工即將出井,等著他們的不只是不眠不休、已經守候了2個多月的親人,還有千餘名多個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全世界都想聽聽他們死裡逃生的故事和心情。
智利總統打算請他們到總統府作客,電視節目爭相邀請,商人搶著進貢,出版社、電影公司虎視眈眈,他們過去作夢也想不到的財富,正在等著他們。礦災倖存者變成了英雄,從地獄一口氣上到天堂,心理學家一點也不羨慕他們,因為未來他們在心理調適上,要克服的挑戰,超乎你我所能想像。智利政府將給予半年的心理輔導。
經歷人生劇變,礦工勢必需要一段時間靜養,但是媒體不會放過他們,在名與利的鞭策下,他們將騎虎難下,要被迫不斷的回憶那段痛苦的經歷。上個禮拜,工人們接受了一個小時的訓練,學習如何面對媒體,包括在記者問不禮貌、甚至於邪惡的問題時,該怎么應對。

全部人獲救

據智利電視直播畫面顯示,台北時間2010年10月14日上午9點左右,智利第33名被困礦工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成功升井,這標誌著智利營救被困礦工行動以勝利結束,各國通力合作並經過縝密計畫,終於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帶著特製護目鏡的烏爾蘇亞平靜的走出救生艙,被簇擁而上的礦友披掛上了智利國旗,兒子眼含熱淚靜靜的走向他,兩人緊緊的相擁。
總統皮涅拉也邁步向前主動迎接最後一名英雄的勝利回歸。在烏爾蘇亞做簡單匯報時,皮涅拉始終緊握他的雙手。現場響起持久的掌聲。
然後救援現場的全體救援人員和礦工以及政府官員脫下安全帽,在總統皮涅拉的帶領下高唱智利國歌。
礦難發生時烏爾蘇亞是井下的工頭。現在他已是智利民眾心中的英雄。在他的組織下,儘管遭遇食物不足等困難,33名礦工仍在未能與外界取得聯繫的狀態下平安度過在井下的17天。當他與智利總統通話時,烏爾蘇亞說,“總統先生,我們需要您提供有力及時的救援。請不要拋下我們。”

獲救的因素

智利聖何塞銅礦8月5日發生礦難,33名礦工在井下約700米處被困達69天。經過設計方案、挖掘隧道等一系列準備工作,最後階段的救援於當地時間12日晚(台北時間13日早晨)展開。智利總統以及多名智利官員到場迎接礦工出井。
按照營救計畫安排,身體最好的4名礦工將首先升井,他們擔負著向救援人員報告井下情況的任務。然後,身體較差、精神焦慮的人安排在中間出井。排在最後的是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正是在他的帶領下,33名礦工度過了事故發生後最艱難的17天,等到了救援的訊息。
營救速度超過預期 在正式的營救行動開始前,智利方面做出了萬全的準備,不但對膠囊救生艙進行了先期升降實驗,還在營救通道旁同時挖掘另一條通道,以預防救援失敗的情況出現。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營救速度大大超過預期。
營救速度超過預期
智利礦業部長戈爾本在最初幾名礦工升井後就表示,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營救剩餘被困礦工的速度將加快。剛開始時,救援人員平均每1小時內成功使1名被困礦工升井,但後來救援工作進展順利,速度加快到每45分鐘至50分鐘能救出1名受困礦工。而目前的救援速度,已加快到差不多半小時一人升井。
在救援進行到一多半時,戈爾本指出,全部營救行動有望在智利當地時間13日內結束。
多種因素創造救援奇蹟 智利此次礦難救援的成功堪稱奇蹟,給全球留下很多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多種因素創造救援奇蹟
8月5日礦難發生後,智利警察、軍隊、消防人員以及政府各級部門聯合行動,展開救援。當局組織了分工明確、業務專業、各司其職的救援團隊,其中包括救援人員、醫務人員和一個專門的實驗室,負責設計救援所需的器械和設備。
準備救援時,智利當局邀請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小組,藉助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經驗,為受困礦工在空間狹小、物資緊缺的情況下保證生活質量提供借鑑。
救援開始前,各方專家為礦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充分準備。礦工們從上周日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液凝固,以防在接近地面的上坡路段出現血壓驟升或驟降的狀況,並穿上了保持體溫的特質衣服,戴上了能監控心率和體溫的生物測量腰帶。
由於在晚上升井,礦工還將面臨短時間內從井下32℃的高溫到地面的0℃以下,宇航局特意為他們準備了高熱量流食,在升井前12小時開始進食。富含鉀鎂元素的流食能幫他們克服在旋轉升井的“鳳凰號”內的眩暈噁心感。
考慮到被困礦工長期處於悶熱、黑暗的環境,與地面環境差別較大,救援人員為每位礦工準備了救生包,包括服裝、襪子、毛毯、墨鏡和心臟監測設備。
救援中,智利政府準備了多套計畫,甚至同時開挖另一條隧道,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髮狀況。
另外,應急機制的完善、尤其是井下緊急避難所的建立,對礦工延續生命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大到“膠囊”救生艙、小到安慰礦工心靈的投影儀和滅菌銅纖維短襪等高技術的運用,也對救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智利救援人員花了22個小時,把被困在礦井下近70天的33名礦工全部救回地面,超速完成任務。當最後一名礦工步出“鳳凰號”救生艙,現場歡聲雷動。這33名礦工14日在醫院重聚,拍了一張大合照。
智利衛生部官員和醫生表示,重見天日的礦工大部分健康情況都比他們預期好,只有少數人例外。第2名被救出來的礦工塞普爾韋達證實患上矽肺病,而另一名礦工戈梅斯的身體比較弱。33名礦工昨日在科皮亞波醫院內重聚,颳了鬍鬚,穿著病人服拍了一張大合照。
智利總統皮涅拉在堅守礦井現場,迎接所有礦工逐一出井後,當天前往礦工所在醫院進行探望。他與礦工們握手交談,對他們重獲新生表示祝賀。
8月5日,位於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聖何塞銅礦發生塌方事故,導致33名礦工被困700米深井下。事發後,智利總統皮涅拉開除了“智利國家地質礦產局”負責人,誓言大力整頓該監控礦場安全機構。同時,皮涅拉宣布成立專門負責此次救援的委員會,要將所有被困礦工營救出井。
經過連月來的努力,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救援人員終於將33名礦工全體安全營救回地面,創造了零死亡的奇蹟。智利總統皮涅拉14日表示,該礦將永久性關閉,同時,將責成當局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懲罰。

全世界矚目

舉世關注的救援33名智利礦工行動於當地時間12日午夜啟動,在全球觀眾注目下,智利聖何塞銅礦場受困礦工自當地時間13日凌晨零時11分陸續搭乘“鳳凰二號”救生艙順利升上地面。在歡聲雷動中,家屬深情相擁,現場笑容與淚水交織,掌聲與歡呼不斷。目前,這33名受困礦工已經全部安全回到地面“重獲新生”。
33名礦工22個小時陸續升井 台北時間13日上午11點11分,首名礦工弗洛倫西奧·阿瓦洛斯搭乘特製救生艙,成功回到地面,正式拉開了最後階段大營救的序幕。
33名礦工22個小時陸續升井
按照營救計畫安排,身體最好的4名礦工首先升井,他們擔負著向救援人員報告井下情況的任務。然後,身體較差、精神焦慮的人安排在中間出井。排在最後的是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正是在他的帶領下,33名礦工度過了事故發生後最艱難的17天,等到了救援的訊息。
台北時間14日上午8點56分,第33位礦工、54歲的礦工負責人烏爾蘇亞成功升井,智利總統皮涅拉在井口迎接最後一名英雄的勝利回歸,現場響起持久的掌聲。
至此,智利營救被困礦工行動迎來大勝利,多方通力合作、縝密計畫,歷時2個多月創造了生命奇蹟。據悉,智利將在發生礦難的礦場現場建一座國家紀念碑,紀念這次大營救,並向後代傳達一種生的希望。
日夜兼程大營救牽動全球人心
日夜兼程大營救牽動全球人心
第一名被救出的礦工阿瓦洛斯13日凌晨出現在阿塔卡馬沙漠寒冷的夜空下時,全球各地觀眾紛紛緊盯新聞實況報導,見證了這令人興奮的一刻。從北美、歐洲、中東到亞洲,幾乎所有新聞頻道都進行現場直播。全球民眾不僅即時目睹了這場人類史上空前的地底救援行動,也為礦工終能重見天日與家人團聚,而同樣感動欣喜。
從救援正式展開起,到礦工陸續現身,和家屬歡喜重逢,笑容、淚水、擁抱、生死兩隔後的真情流露,全球數以百萬計的關切民眾,莫不透過網路、電視和廣播的報導,追蹤整個救援行動的進展,也為之感動,甚至跟著一起濕了眼眶。
日本下松市一名高中英文老師表示,他休假一天原本計畫要趕課業進度,但現在他的眼睛緊盯螢幕,看著救援現場直播畫面,這真是令人驚嘆。這次高難度的成功救援行動,也獲得全球一致的讚嘆。
礦工出井面臨4大健康考驗
礦工出井面臨4大健康考驗
1、眼睛
</strong>
負責為礦工進行首次體檢的醫學專家德比亞說,為了避免紫外線輻射對眼睛造成損傷,礦工會通過鏡片接觸井外光線。由於井下濕度約為89%,氣溫高達攝氏30度,礦工重上地面後,眼睛會非常乾澀。醫生將給他們使用人造眼淚。
2、皮膚
礦工必須保持皮膚不受紫外線輻射,否則很容易出現破裂和感染,故必須用柔潤肥皂、保濕霜護理,穿長袖衣服和棉質長褲,白天必須戴寬檐帽遮蔽陽光。礦工的身體和手腳也會受到真菌侵蝕,故醫生同時為他們準備了抗真菌藥膏。
3、飲食
礦工在恢復過程中不能暴飲暴食,必須少量逐步增加,飲食以水果、蔬菜和牛奶為主。因為在井下,礦工的排泄受到約束,消化能力也受到影響,如果突然暴食,容易引起腹瀉,導致脫水。
4、睡眠
</strong>
最大挑戰是恢復正常睡眠。礦工在第一周要避免熬夜,這有助恢復生理時鐘。晚上不要吃東西、喝酒或飲品,保持遮光、自然臥室環境,臥室內不要放電視和其他娛樂設備。如果持續失眠,在前2至4周可以吃一些安眠藥。一周后,礦工可能會做噩夢並驚醒,這是在災難後的正常反應。因此,家屬應儘量避免回顧災難場景和擔憂經過。
大營救成功全靠地利人和
大營救成功全靠地利人和
此次礦難成功救援世界罕見,堪稱奇蹟,其成功之處更給世界留下頗多啟示。
1、政府牽頭分工明確
</strong>
礦難發生後,政府立即承擔救援重任,總統皮涅拉中止訪問哥倫比亞。同時,當局組織分工明確的專業救援團隊,其中包括救援人員、醫護和一個專門實驗室,負責設計救援所需器械和設備。當局還邀請美國太空總署專家小組提供意見。
2、遵守機製冷靜自救
</strong>
礦工在被發現前的17天,只能依靠井下緊急避難所保存的食物維持生命,每人每48小時只可吃兩湯勺罐頭魚、半片餅乾和半杯牛奶。如果礦業公司沒遵守井下應急機制,礦工很可能等不及救援到來。此外,礦工自發組織起來,積極與地面聯繫。一名老礦工指揮大家用汽車蓄電池為頭燈充電,用手頭機械尋找水源。另一名礦工則成了臨時醫生,為其他人抽血和採集尿液樣本。
3、依靠科技注重細節
</strong>
大至重型挖掘機和“膠囊”救援艙,小至安慰礦工心靈的投射機和滅菌銅纖維短襪,這些高科技產品有助援救,同時保證礦工在井下的生活質素。營救人員還設計了一條如通風管的空心圓柱“白蘭鴿”,以把補給送到礦工避難處。
4、地質3特點利於救援
</strong>
中煤大地公司原總工程師杜兵建認為,救援順利與當地地質3大特點有關。一、礦井位於北部沙漠,雨量小較乾旱,打通鑽井後不會漏水或灌水。二、該金屬礦井岩石較堅硬,鑽井成功率較高。三、該處地表有150米鬆散層,讓鑽井進度很快。救援方除了採用大口徑鑽頭,還在地層上層植入銅管,預防鬆散層坍塌。

相關的評論

智利33名礦工被困地下68天,最後的生命大營救陸續展開。第一批礦工已通過救援倉順利升井,如果情況良好,所有被困人員將在48小時內全部獲救。對這次人類營救行動史上的奇蹟和典範,美國《新聞周刊》評論稱,“33名礦工用奇蹟向人們詮釋了人類追求生存和光明的偉大精神。”
兩個多月來,智利被困礦工就一直為世人所矚目,也為中國人所關心。除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感之外,在這場馬拉松般的求生與營救過程中,每個礦工積極樂觀的精神和對個體生命價值的絕對尊重,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無論從事故原因到方案設定,從井上井下的溝通到許多體貼的救援細節,由於有了全方位的、透明及時的媒體報導,仿佛勵志電影一般鼓舞人心,甚至被譽為“最好的國家形象宣傳片”。
回顧礦難之初,有專家擔心與世隔絕會讓礦工們心智逐漸模糊,意志崩潰。但隨後發生的種種讓我們不得不讚嘆人性的堅韌與美好:礦工們通過小型電視接收器,在黑暗的地下觀看智利隊的世界盃比賽;一名礦工用攝影機記錄他與夥伴們每天求生存的故事;還有一位向交往十年的女友寫了求婚信,並意外獲得同意;他們還集體拒絕了高額回報的獨家採訪,決定一起寫書均分收益……這些不僅是基於生存信念的支撐,也是對外界積極救援的回饋與信任。
因為所有的救援都在踐行一個常識:個體生命價值大於一切。通過各方報導不難獲知,正是有了較完善的避險設施,與不計成本的食物、給養、娛樂等物質上的輸送和精神方面的治療安撫,才能使井下與井上保持同步的生活狀態。而且智利政府還十分明確地告訴礦工,政府正在採取什麼樣的救援措施,包括救援所需要的真實時間,讓被困人員對自己目前所處的情況有明確認識(這一切也是對外公開的)。僅從救援方案上看,儘管目前尚未遇到太大問題,備用的B方案和C方案也仍在進行。據介紹,這兩套備用方案都耗資巨大,極可能最終成為浪費。如果沒有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充分認知與保障,很難說智利政府會不會做得這么“萬無一失”。
對智利礦工營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們好像只不過在另一間房子裡,而非身處絕境。救援雖然緊張,卻充滿溫情;是安心的,而不驚恐;是誠懇的,而不讓人疑慮。礦工們始終是主角,有血有肉而不是數字。智利礦工大營救對於礦難多發的中國來說,有著很多啟示,怎么進一步健全我國的營救綜合協調、新聞報導機制,提升施救的科學性和人性化和增強營救設備的現代化等,都值得中國在此次“世界奇蹟”般的大營救中吸取營養。
雖然智利礦工升井救援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可測因素,比如說救生倉上升過程當中可能會遇到意外等問題,但不出特別大意外的話,按照智利礦業部長勞倫塞格爾沃內的說法,整個救援過程48小時內可以結束,而如果進展順利,18個小時就可以將所有被困礦工全部救上地面。
智利礦工能在井下生存如此之久並獲救,首先得智利人以人的生命、人的尊嚴為最高價值的理念,這種理念,充分體現在了救援行動中,為了下礦工的生存和救援,智利政府幾乎不計成本的展開了救助,比如展開救援的B計畫,在膠囊卡在隧道中後實施的C計畫耗資都十分巨大,其中僅僅完全是備用方案的C計畫設計的救援隧道就要鑽到580米的深度,目前工程已經進展到457米,預計還要一周時間才能完工,而這個計畫其實都是備用的,也就是說今天的救助行動如果失敗的話,C計畫才會啟用,假如今天成功的話,C計畫很多鑽探的費用都是白費的。但即便如此,截止到現在為止,C計畫的隧道還在實施鑽探當中,C計畫的救援隧道直徑更寬、角度更直,這樣救生倉在上升過程當中不會遇到太多障礙,整個過程會更加順利,不但是隧道,其他像在井下生存所需要的食物、輸給、心理救助等物質上的輸送和精神方面的治療等等,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以來,一直是智利政府不計成本的向井下輸送著,使井下保持一種與井上相同的生活秩序,智利政府也投入了大量成本。
此次救援中,為避免礦工在獲救時受傷,救援人員要求礦工上升時,升井時必需閉上眼睛,出井時必需立即戴上墨鏡防止長時間未見光線後對眼睛造成損害等等,而出井後,礦工將先在礦區設立的臨時醫院接受醫學檢查,隨後可與家人團聚幾分鐘,才由直升機送到附近一家醫院接受長達48小時的醫學觀察。這一切所有的細節都不免讓人想到“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而智利本屆政府在此次救援活動當中也得分不少,人是最高的價值理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