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夕照

晚霞夕照

晚霞夕照是泰山景點之一,當雨過天晴,天高氣爽,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仰望西天: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晚霞夕照
  • 地理位置:山東省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所屬泰山景點之一
景點介紹,相關景點,碧霞祠,南天門,

景點介紹

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誰持彩筆染長空,幾處深黃幾處紅。”“清泉瀉萬仞,落日御千峰。”
晚霞晚霞

相關景點

碧霞祠

碧霞祠位於岱頂,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於宋大中祥符二年 (公元1009年),整組建築巍峨嚴整,氣勢恢宏,遠處眺望,白雲繚繞,金碧輝煌,宛若天上宮闕。
碧霞祠初名昭真祠,金代改稱昭真觀,明代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年間改為今名。明代曾擴建,雍正八年(1730)在明代擴建的基礎上,又增建歌舞樓及東西兩神門閣,乾隆三十五年部分殿宇得以翻修。
該祠以山門為界分內外兩院。外院有歌舞樓、東西兩神門閣、左右鐘鼓樓等,歌舞樓下有一火池,人稱“寶藏庫”,是香客焚表進香之地;山門內供奉青龍、白虎、趙公明、劉挺四尊銅質鑄像;院內東西兩側各立清代乾隆皇帝御碑一通,上建御碑亭,院中置香亭,亭左前方立有明萬曆四十三年《泰山天仙閣金闕》銅碑一通,右前方立有明天啟五年泰山靈佑宮銅碑一座。兩碑高達五米,與大殿銅頂上下相映,宏偉壯觀。主體建築碧霞元君殿,面寬五楹,重檐八角,殿頂由360壠銅瓦組成,以“象周天之數”,雕樑畫棟,氣度不凡,內供碧霞元君鎏金銅像,懸有清代雍正、乾隆皇帝分別御書的“福綏海宇”、“贊化東皇”巨匾,殿之東西各建配殿三間,鐵瓦覆頂,分別奉送子與眼光娘娘銅質鑄像。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是泰山主奉的女神,每年前往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旺盛,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之一。

南天門

南天門位於泰山十八盤的盡頭,南天門又名三天門,位於十八盤的盡頭,是登山盤道頂端,海拔1460米,古稱“天門關”。元中統五年,由布山道士張志純創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國後又翻修兩次,現在建築保持了清代的風格。
南天門坐落於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由下仰視,猶如天上宮闕,是登泰山頂的門戶。
門內有小院,正殿為三靈侯殿,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建,祀周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後改為關帝廟。今置東嶽大帝銅像。正殿前為東、西配殿,1984年重建,內供明萬曆年間女神銅像。正殿後是新辟觀景台,石欄半圍,開闊寬敞,可瞻岱陰諸景。天街南天門東北有石坊,明人題額“升中”,清末廢。1986年重建,今人武中奇題額“天街”。坊前北側有迴鑾閣,1989年建,為泰安市第三招待所。東側為泰山管委會南天門管理區、公安派出所駐地及招待所等。
南天門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門洞,條石壘砌,券石起拱,頂鋪條石,四周冰盤式出檐,東西總長9.65米,南北進深6.26米,高4.7米。拱形門洞寬3.7米,高
3.25米,上鑲石匾額“南天門”貼金。兩側鑲石刻對聯:“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上層建摩空閣,面闊3間8.43米,進深5.2米,通高5.3米,二柱五檁五架梁,
重梁起架,黃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頂。下層檐即在牆壁上部,南向正間開拱形門,
兩次間各開一窗。門上石匾額“摩空閣”,白地貼金紅牆襯托,與黃琉璃瓦頂相輝映,更顯巍峨壯觀。
南天門下西側有石棚,內壁鑲南天門創建碑,元代杜仁傑撰文、嚴忠范書寫。從碑文內容看,元代以前南天門並無室宇,系元代道士張志純為之籌備,歷經數年建設而成。南天門北面建有關帝廟3間,面闊11.7米,進深9.6米,通高7.4米,四柱五架梁七檁前後廊式,重梁起架,五脊硬山頂。圓形石柱,覆盆式柱礎,檐檁、闌額等
飾墨線小點金彩繪。前廊內有關帝像贊碑,像陰線刻。南天門和關帝廟中間兩側, 原有東西配殿各3間,建國前毀,1984年利用原牆基重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