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機器隱身人/世界文學名著經典

時間機器隱身人/世界文學名著經典

《時間機器隱身人(插圖本)》內容介紹:《時間機器》是威爾斯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一位科學家製造了能在時間維度中自由穿行的機器,並駕駛機器來到公元802701年的未來世界,發現那時的人類已經進化成兩類——生活在地面上的埃洛伊人和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人。埃洛伊人漂亮柔弱,體能智力發生嚴重退化;莫洛克人蒼白醜陋,以埃洛伊人為食。科學家闖入莫洛克人的地下世界,被莫洛克人追趕,歷經艱險最終逃離。 在《隱身人》中,一位名叫格里芬的科學家發明了隱身術,幻想通過隱身術帶來的便利乾成大事。他一連串的偷盜和暴力行為在小鎮上引發恐慌,導致人們群起而攻之。可他依舊一意孤行,在認識到隱身術的種種負面影響之後,仍妄圖建立“恐怖統治”,最終躲不過失敗的命運。 《時間機器隱身人(插圖本)》的作者是H.G.威爾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間機器隱身人/世界文學名著經典
  • 外文名:The Time Machine The Invisible Man
  • 作者:H.G.威爾斯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232頁
  • 開本:16
  • 譯者:李克勤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H.G.威爾斯 譯者:李克勤、黃源深
H.G.威爾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也是新聞記者、政治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反烏托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

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以軟科幻為主,主要描寫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未來世界的影響,以及這些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政治衝突也就威為了他的小說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的作品也展現了未來科技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在他的作品中科技不僅給人類帶來了便利,也同時產生反作用,他認為科學並不一定是人類的夥伴。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外星人入侵,社會暴政、戰爭、人種變異、太陽消亡。

威爾斯的創作方法對當時及後世英國和世界科學幻想小說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他的《當睡者醒來時》開創了科幻小說中重要的一支血脈:“反烏托邦”小說。後來俄羅斯(蘇聯)作家亞米扎京的《我們》、英國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還有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都繼承了這一傳統。他在許多小說中對”大腦袋”的外星人的描述成了科幻小說中歷來對外星人的”標準形象”。

他的科幻小說也遭到了一些科幻小說家的批評,他們認為應該把更多的信念放在人類的靈魂和精神之上。

圖書目錄

時間機器
H.G.威爾斯與《時間機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聲
隱身人
第一章 奇怪的來客
第二章 特德·漢弗萊先生的最初印象
第三章 數不清的瓶子
第四章 卡斯先生會見陌生人
第五章 牧師住宅里的夜盜
第六章 發了瘋的家具
第七章 陌生人顯形
第八章 途中
第九章 托馬斯·馬維爾先生
第十章 馬維爾先生來到伊賓
第十一章 在車馬旅館裡
第十二章 隱身人發怒了
第十三章 馬維爾先生商討辭職之事
第十四章 在斯托港
第十五章 一個奔跑著的人
第十六章 在“快樂板球手”酒吧里
第十七章 肯普醫生的來客
第十八章 隱身人睡著了
第十九章 某些重要的原理
第二十章 在大波特蘭街的一間房子裡
第二十一章 在牛津街
第二十二章 在大商店裡
第二十三章 在特魯里巷
第二十四章 沒有成功的計畫
第二十五章 追捕隱身人
第二十六章 威克斯迪德謀殺案
第二十七章 包圍肯普的房子
第二十八章 獵人者被獵
尾聲

文摘

“這我不敢苟同。”菲爾比說,“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當然可能存在,所有真實存在的東西——”
“大多數人都是這么想的。但請稍等一會兒。請問,一個瞬時性的立方體可能存在嗎?”
“沒聽明白你的意思。”菲爾比說。
“如果一個立方體沒有時間維度,連一瞬問都不能維持,那么,這樣一個立方體可能存在嗎?”
菲爾比陷入了思索。“很清楚,”時間旅行者接著說,“任何真正存在的物體必須具備四個維度:長、寬、高,以及時間延續性。但由於人類天生的弱點——這一點我過一會兒再向大家解釋——我們常常對這一事實視而不見。實際上有四個維度,我們將其中三個稱為空間的三維,還有第四個,時間。但是,人們總是把前三個與最後一個區分開來,在中間畫上一條並不存在的分隔線。這是因為在時間維度上,我們永遠只能踉踉蹌蹌地沿著一個方向運動,從出生直到死亡。”
“這個嘛,”一個十分年輕的小伙子一邊說,一邊哆哆嗦嗦地湊著火頭重新點燃雪茄,“倒還真是這么回事。”
“人們竟然如此忽視這個維度,這一點實在值得深思。”時間旅行者接著道,聲音里隱隱有些興奮,“時間,這才是所謂第四維的含義。有些人儘管也會談起什麼第四維,但他們並不明白自己所指的其實是時間。將它視為一個維度,這是看待時間的另一種方式。時間維度與空間三維並無不同,唯一的區別在於,我們只能沿著它向前運動。有些蠢人雖然也提出了第四維的概念,著眼點卻完全弄錯了。大家都聽說過他們關於這個第四維的高論,對嗎?”
“我沒聽說過。”在座的地方長官說。
“很簡單,在我們的數學家看來,所謂空間就是三個維度,你可以稱之為長、寬、高。空間永遠可以用這三個以一定角度銜接的平面表示出來。但總有些喜歡思索的人會問,為什麼一定得是三維呢?為什麼不能有另一個維度以一定角度與其他三維銜接起來?這些人甚至作出了嘗試,想構建一個四維幾何學。就在大約一個月以前,西蒙‘紐科姆還在紐約數學學會闡述過這個觀點。大家知道,我們可以在一個二維平面上畫圖,表現立體三維物體。這些人於是覺得,按照同樣的原理,他們可以通過三維物體表現出一個四維空間——只要能掌握這東西的透視關係就行。聽明白了嗎?”
“好像明白了。”地方長官咕噥了一聲,接著皺起眉頭思索起來,嘴唇一動一動,仿佛在反覆念叨什麼深奧難解的詞句。“對,我覺得這下子明白了。”片刻之後他開口道,驀地喜笑顏開。
“呃,我倒不介意告訴大家,這個所謂四維幾何,我還真的研究過一段時間,得出的結論有些很有意思。比如這裡有一張一個人八歲時的照片,另一張是十五歲,還有一張十七歲,一張二十三歲,等等。很明顯,這些照片是一個個片斷,用三維物體表現出了他這個四維的人,表現出了一個已經固化、不再有任何變化的四維存在。”
時間旅行者停了片刻,好讓大家充分理解他的話,然後接著說道:“從事科研的人清楚地知道,時間只是空間的一種。這裡有張很常見的科學圖表,一份氣象記錄。我手指的這條線代表氣壓的變化。昨天白天氣壓很高,到夜裡降下來了,今天早上又上升了,幅度不大,一直升到這兒。不用說,氣壓計里的水銀柱並不是按照通常意義上的空間概念勾勒出這條線,但它的確畫出了這條線,因此,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這條線代表的是時間維度。”
“可是,”在座的醫生開口了,眼睛盯著壁爐里的一塊煤,“如果時問真的只是空間的第四個維度,為什麼我們會把它——一直把它——看作與其他三維不同的另一種東西?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時間中自由來回,像在其他三個維度中一樣?”
時間旅行者笑了。“你覺得我們真的可以在空間中自由移動嗎?我們可以向左,可以向右,向後向前,很容易,大家一直在這么做。我承認,我們可以在二維平面上自由移動。可上下呢?地球引力把我們限制住了。”
“不見得。”醫生回答,“可以乘氣球上升。”
“但在氣球發明之前呢?可以蹦起來一小會兒,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跳上跳下,但除此之外,人類在上下運動方面沒什麼自由可言。”
“總可以上下一小段距離吧。”醫生說。
“向下比向上更容易,容易得多。”
“可在時間這個維度中,你沒有任何自由,完全不可能脫離現在這一時刻。”
“我親愛的先生,正是在這一點上你大錯而特錯了,整個世界都大錯而特錯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脫離眼下這一瞬。我們的精神存在雖然不具備物質形態,也沒有任何維度,但它仍然沿著時間維度不斷前進,和我們的肉體一樣,從搖籃一直走向死亡。這是確定無疑的事實,正如將我們置於離地五十英里的高空,我們勢必向下墜落一樣。”
“但是最大的困難是這個,”心理學家插話道,“在空間中,你可以四下移動,但在時間裡卻做不到。”
“正是這一點促成了我的偉大發明。但你說我們無法在時間裡活動,這話錯了。舉個例子,只要我能極其鮮明地回憶起某個事件,我就相當於回到了事件發生的那一刻。用你那一行的術語來說,我的當前意識缺失了。在那一刻,我在時間維度中向後跳了回去。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在過去停留很久,就像一個野蠻人或一隻動物無法在離地六英尺的空中懸停一樣。文明人在這一點上強得多,他可以憑藉氣球抗拒地球引力。既然如此,為什麼他不能指望自己總有一天能做到在時間維度上停止前進,或者加快速度,甚至轉過身來,朝反方向旅行呢?”
“呃,這個,”菲爾比開口道,“這完全是——”
“為什麼不行?”時間旅行者問道。
“這不合情理呀。”菲爾比答道。
“什麼情理?”時間旅行者問。
“你大可以靠詭辯把黑的說成白的,”菲爾比說,“但你永遠不可能說服我。”P9-11

序言

他說話尖聲尖氣,皮膚有股蜂蜜味兒。他愛他的妻子,卻時常出軌。他是勞動階層的孩子,又有結核病。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人難免早逝。可他卻一直活到了八十歲。他總是裝出瞧不起小說創作這一行的樣子,卻一生筆耕不輟;直到現在,他的許多作品仍以天才的想像、嚴密的邏輯和準確的預見性震撼著讀者。在他之前,科幻小說這一門類從未出現過這種重量級的作家,但他從來不用科幻小說這個名詞稱呼自己的作品。他是個瞻望未來的人,但在他的最後一部作品中,他對未來卻不抱任何希望。
——約翰·克盧特《圖解科幻百科全書》
這就是H.G.威爾斯,與法國的儒爾·凡爾納、美國的雨果·根斯巴克並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1866年11月,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出生於英國肯特郡一個小店主家庭。八歲的時候,小威爾斯在一次意外中腿骨骨折,很長一段時間臥床不起,唯一的消遣是父親替他從圖書館借來的大批圖書。這些書激發了威爾斯的想像力,讓他得以窺見種種不同於自己灰暗生活的精彩天地,也培養起了他對書籍和寫作的愛好。
父親店鋪的生意越來越糟,連母親都必須為人幫傭以貼補家用。到十四歲的時候,威爾斯不得不放下書本,輟學打工,成了一名學徒。這是威爾斯一生最困窘的階段。三年多的學徒生活讓他最直接地體驗到了貧富差異所導致的階級對立,這也成為威爾斯日後創作的核心主題之一。
請他母親當女傭的人家有大量藏書,這讓工余時間來探親的威爾斯沉浸其中。正是在這裡,他讀到了對他一生的思想都有很大影響的兩本書: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
成為學徒之前,經親戚介紹,威爾斯曾在一所學校半工半讀——既是學生,又給低年級學生'-3輔導員。但這個親戚兩個月後即被學校辭退,威爾斯也只好離校,不情不願地開始了學徒生涯。到了1883年,這所學校又空出一個學生兼輔導員的位置,校方想起了當年那個在拉丁語和科學方面造詣頗高的小伙子。就這樣,威爾斯重入校門。到第二年,他考取了獎學金,進入倫敦科學師範學院學習生物。他的導師名叫赫胥黎。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英國著名作家、生物學家,號稱“達爾文之猛犬”,是進化論最狂熱的信徒和倡導者。這位大師深刻地影響了年輕的威爾斯。終其一生,威爾斯都是堅定的進化論擁護者,進化論的觀點成為貫穿威爾斯整個創作生涯的又一個核心主題。
1887年,威爾斯離開了大學。地理課不及格讓他沒能拿到學位。--但這沒有關係,學習時代結束了,未來的科幻大師已經掌握了必備的武器,這就是對寫作的愛好,以及階級對立和進化論兩大主題。
此後數年,威爾斯結婚,教It,再婚。從1893年起,他開始大量寫作。到1895年,他的努力終於結出了碩果:這一年,《時間機器》面世。為後世所知的H.G.威爾斯從此誕生。
《時間機器》是威爾斯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卻全無初放啼聲的稚嫩。正相反,這部作品成熟、深邃,涵蓋了威爾斯各個方面的思想和見解,最充分不過地體現了他的科幻創作的諸多特點。下面就以這部作品為例,將這些特點大致列舉一番。
主題方面。如前所述,進化論和階級對立是威爾斯作品的兩大核心主題,《時間機器》正是以這二者為核心,全部內容都圍繞它們展開。
首先是進化論。如果望文生義,“進化”這個詞容易被誤解為不斷進步,越變越好。其實進化論中的“進化”是“演化”的意思,可能越來越好,也可能越來越糟。在《時間機器》中,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馴服了自然,將世界變成了地上的天堂。像這樣偉大的進步,用“進化”這個詞是合適的。問題是人類本身的情形卻不那么美妙。未來人類身體纖弱,智力貧乏,更可怕的是沒有任何活力:
“未來人類只會用鮮花裝飾自己,在陽光下唱歌跳舞——這就是僅存的藝術,再也沒有別的什麼了。就連這一點點殘餘也會漸漸消失,人類最後只會終日心滿意足而無所事事。”——人類的“進化”成了不折不扣的“退化”。
其次,階級對立的主題也在《時間機器》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在漫長的未來歲月中,階級對立、階級壓迫成了人類唯一沒有克服的難題。不僅沒有克服,這個問題反而愈演愈烈,不同的階級最後竟然演變成了不同的種族:生活在地面的埃洛伊人和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人。過去形容階級壓迫有句話,叫“人吃人的社會”;到了八十萬年之後的未來,這個比喻竟成了血淋淋的現實。
可以看出,對於人類的未來,威爾斯是不樂觀的,他並不認為科技的發展必然帶來美好的未來。這是威爾斯科幻作品的又一個重大特點。
愛好科幻的讀者都知道,當代西方科幻小說所描寫的未來大都是陰暗的,悲慘的。這是因為當代作者明白,科技發展是一柄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比如世界大戰、環境破壞、生態災難,無一不跟科技進步息息相關。但在威爾斯寫作《時間機器》的時代,這樣的負面效應還不顯著,人們看到的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所創造的巨大財富。至於它的副作用,自有未來的科技去克服。
另一位科幻小說巨匠儒爾·凡爾納與威爾斯幾乎處於同一時代,他的作品就充分體現出了這種“科技解決一切問題”的態度。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神秘島》:哪怕赤手空拳流落荒島,只要懂科學有技術,就可以從太陽取來火種,從地下取來礦藏,讓大地長出作物,讓荒島變成美好的家園。
儒爾‘凡爾納是樂觀的、積極的、催人奮進的;威爾斯是悲觀的、灰暗的、無可奈何的。儒爾·凡爾納會大聲說:“人定勝天,一切皆有可能。”而威爾斯則小聲嘟噥:“不見得吧,恐怕……沒有辦法。”
不得不說,威爾斯顯示了更加深邃的洞察力,他的目光超越了他的時代。儒爾‘凡爾納死於1905年,沒有看到人類即將遭遇的巨大災難。威爾斯則親眼見證了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了人類如何運用最新科技,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互相殘殺。
通過和儒爾‘凡爾納比較,我們還可以看出威爾斯科幻創作的第三個特點,即,他極少涉及技術細節。《時間機器》一書既沒有解釋這種旅行的科學原理和依據,也沒有詳細描寫這台機器的結構。如果本書作者換成儒爾·凡爾納,這種情況是無法想像的。凡爾納在作品中闡述過在海底潛行的潛艇、漫遊天空的熱氣球、將炮彈射上月球的大炮,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只要涉及技術,凡爾納總會傾盡筆力,恨不得寫盡每一個細節。其作品之所以能感染讀者,這種對科技的興趣和激情是一個重要因素。
威爾斯卻截然相反,對技術細節顯得比較冷淡。他關注的是科技發展對社會和人類自身的影響。以本書為例,威爾斯要探討的是科學將把人類帶向何方。至於時間機器,那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道具,用不著在上面多花筆墨。
用科幻愛好者的話說,凡爾納是“硬”科幻,威爾斯是“軟”科幻。硬科幻著眼於技術如何實現,而軟科幻的重點往往放在“之後”——技術實現以後,又會如何?如果說凡爾納預見了潛艇等新機器,威爾斯預見的則是這些新機器出現之後的世界。
直到今天,威爾斯的科幻作品依然吸引著讀者。除了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預見性,其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威爾斯往往以第一人稱或接近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展開故事。第一人稱不用多說,所謂接近第一人稱,以《時間機器》為例,就是故事的敘述者“我”並非故事主人公。“我”只是主人公的朋友,讀者通過“我”的眼睛和耳朵看到聽到主人公的非凡經歷。這樣的敘述方式有利於迅速展開情節,不用過多交代背景,還能讓讀者像“我”一樣,不知不覺間已經將主人公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時間機器》的故事展開之後,威爾斯又轉而採取了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直接寫出身處未來社會的所見所思。讀者也可以身臨其境,產生代入之感。
這樣的視角使得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中很少出現多條線索齊頭並進的多重結構。他的科幻作品大都結構單一、單線發展。這種方式不宜於長篇巨著,好在威爾斯的科幻小說篇幅都不太長,既迴避了單線結構的弊病,又使作品線索清楚,乾淨利落。
情節設定上,威爾斯不太注重營造驚悚、激烈的戲劇性效果。如本書所描寫的時間旅行、與莫洛克人的爭鬥,完全可以寫得步步驚心、峰迴路轉。但作者卻似乎志不在此,只是一路平鋪直敘,有些地方甚至有意淡化衝突。給人的感受是,威爾斯並不想用激烈的情節來吸引眼球,作品所蘊涵的思想的力量已經足以俘獲讀者。
除了科幻小說,威爾斯還創作了大量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包括小說、隨筆和社會評論文章。他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一度參加過著名的社會改良主義組織費邊社,是一戰後國際聯盟的倡導者。筆者學識有限,無法對這樣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巨人作出全面介紹。這篇小文只能以《時間機器》為切入點,專注於威爾斯的科幻創作,正所謂掛一漏萬,見笑方家。
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