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變

易通變

《易通變》四十卷,術數類一等。

臣謹案:《易通變》四十卷,宋張行成撰,亦所進易說七種之一也。其說取陳摶至邵子所傳先天卦數等十四圖,敷演解釋以通其變,故謂之通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易通變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易說七種
  • 作者:張行成
正文,目錄,

正文

宋張行成撰。亦所進《易說七種》之一也。其說取陳摶邵子所傳先天卦數等十四圖,敷演解釋以通其變,故謂之通變。案以數言《易》,本自漢儒。然孟喜之《易》,言六日七分而已。
京房之《易》,言飛伏納甲而已。費直之《易》,言乘承比應而已。至魏伯陽作《參同契》,借《易》以明丹訣,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而《易緯是類謀》亦謂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離,秋分日在兌。《易通卦驗》又謂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艮東北主立春,震東方主春分,巽東南主立夏,離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兌西方主秋分。蓋《易》之支流,有此衍說。
至宋而陳摶作圖,由穆修以遞授於邵子,始借儒者之力,大行於世。故南宋之後,以數言《易》者皆以陳、邵為宗。又以陳本道家,遂諱言陳而惟稱邵。行成於蜀中作守,籍吏人之家,得邵子所傳十四圖,因著此書。其自序謂康節之學主於交泰、既濟二圖,而二圖尤以卦氣為根柢。
參伍錯綜以求之,而運世之否泰,人物之盛衰,皆莫能外。其自許甚高。其中如人之五臟,亦以易數推之,謂當重幾斤幾兩,殊為穿鑿。《李心傳》譏其牽合,祝泌謂其發明處甚多,而支蔓處亦甚多。然其說亦自成理。自袁樞薛季宣以下雖往往攻之,迄不能禁其不傳也。
此本流傳甚少,外間僅有宋刻本及明費宏家抄本。今以《永樂大典》所載參互勘校,錄而存之,以備數術之一家。是書之名,《永樂大典》作《易通變》,費宏本作《皇極經世通變》,宋本但題曰《通變》而無易字,亦無皇極經世字。蓋原刻其全書七種,此乃其一,故有細目而無大名,不能據以斷兩本之是非。以《永樂大典》所題在費氏本前,當為舊本,今姑據以著錄焉。

目錄

一、 經部(80種)
1.易類(26種)
周易口訣義六卷
溫公易說六卷
易學辨惑一卷
讀易詳說十卷
郭氏傳家易說十一卷
周易窺餘十五卷
易變體義十二卷
易原八卷
易說四卷
易傳燈四卷6
厚齋易學五十二卷附條二卷
易象意言一卷
周易詳解十六卷
讀易舉要四卷
周易象義十六卷
易精蘊大義十二卷
易纂言外翼八卷
易學變通六卷
乾坤鑿度二卷
易緯稽覽圖二卷
易緯辨終備一卷
周易乾鑿度二卷
易緯通卦驗二卷
易緯乾元序制記一卷
易緯是類謀一卷
易緯坤靈圖一卷
2.書類(12種):
洪範口義二卷
禹貢指南四卷
禹貢論五卷後論一卷山川地理圖二卷
禹貢說斷四卷
尚書講義二十卷
尚書詳解二十六卷
五誥解四卷
絜齋家塾書抄十二卷
尙書精義五十卷
洪範統一一卷
古洪範一卷
3.詩類(5種):
慈湖詩傳二十卷
續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卷
絜齋毛詩經筵講義四卷
毛詩講義十二卷
詩纘緒十八卷
4.禮類(8種):
周禮新義十六卷附考工記解二卷
周官總義三十卷
周官集傳十六卷
周禮井田譜二十卷)
儀禮識誤三卷
儀禮集釋三十卷
儀禮釋宮一卷
月令集解十二卷
5.春秋類(19種):
春秋釋例十五卷
春秋傳說例一卷
春秋辨疑四卷
春秋經解十二卷
春秋例要一卷
春秋通訓六卷$
春秋考十六卷
春秋讞二十二卷7
春秋集注四十卷
春秋左氏傳續說十二卷
春秋講義四卷
春秋說三十卷
春秋三傳辨疑二十卷
春秋繁露十七卷
春秋握奇圖一卷
春秋經疑問對二卷8
春秋合題著說三卷
春秋透天關四卷
麟經指南一卷
6.孝經類(1種):
孝經述注一卷1
7.四書類(2種):
尊孟辨三卷續辨二卷別錄一卷,
蒙齋中庸講義四卷
8.樂類(3種):
瑟譜六卷,
韶舞九成樂補一卷
律呂成書二卷
9.國小類(4種):
方言十三卷
切韻指掌圖二卷附檢例一卷
蒙古譯語一卷
華夷譯語一卷
二、 史部(78種)
1.正史類(2種)
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
五代史記纂誤三卷
2.編年類(4種)
續資治通鑑長編五百二十卷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
西漢年紀三十卷
兩朝綱目備要十六卷
3.別史類(3種)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
續後漢書九十卷
歷代帝王纂要譜括一卷
4.雜史類(10種):
鹹淳遺事二卷
大金吊伐錄四卷
汝南遺事四卷
藝祖受禪錄一卷
龍飛記一卷
景命萬年錄一卷
重明節館伴語錄一卷
誅吳錄一卷
丁卯實編一卷
平叛錄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