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神道

明孝陵神道

明孝陵神道位於明孝陵景區內,主要路段是“石象路”與“翁仲路”,長約600米。

明孝陵神道與前朝帝王陵墓神道有明顯的不同。明朝之前的神道短且直,而明孝陵神道蜿蜒曲折,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似北斗七星。

神道的東段,路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孝陵神道
  • 外文名:Ming Xiaoling Mausoleum deity
  • 主要路段:是“石像路”與“翁仲路”
  • 長約:800米
  • 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
基本簡介,石獸寓意,石獸排列,神道傳說,神道特點,

基本簡介

明孝陵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神道的東段,路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
石象路石象路
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牴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
明孝陵神道的6 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80 噸,這段神道現俗稱為石象路,全長615米。

石獸寓意

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牴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明孝陵神道的石獸採用整塊巨石圓雕刻成,線條流暢圓潤,氣魄宏大,風格粗獷,既標示著帝王陵的崇高、聖潔、華美,又起著保衛、辟邪、禮儀的象徵作用。
石駱駝石駱駝

石獸排列

明孝陵神道的 6 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 80 噸,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灑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上用人力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這段神道現俗稱為石像路,全長615米。
明孝陵神道白石望柱明孝陵神道白石望柱
石象路的盡頭是一對高達6.25米的白石望柱,其上雕刻雲龍紋,又稱華表。神道在此由東西向改為南北向。路旁兩側,松柏掩映,翁仲肅立,因此而得名“翁仲路”。
翁仲有八尊,分成四組,相對而立,高4米,身軀魁梧。兩對身披甲冑、手持金盾的武將。另兩對為頭戴朝冠,手持朝笏的文臣。前人有詩:“石馬嘶風翁仲立,猶疑子夜點朝班。”說到“翁仲”,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相傳他身高一丈三尺,英勇異常,因此秦始皇令他帶兵駐守臨洮,從而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銅像,立在鹹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鹹陽朝貢,遠遠見到了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就這樣,後來的統治者沿習秦始皇的做法,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了。
武將翁仲武將翁仲

神道傳說

有一則關於“翁仲”與“仲翁”的笑話流傳甚廣。相傳清代乾隆年間,某翰林上書時,將“翁仲”誤作“仲翁”,乾隆順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故意將“功夫”、“翰林”、“通判”寫作“夫功”、“林翰”、“判通”,加以嘲諷,這位翰林滿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文官翁仲文官翁仲

神道特點

石刻渾厚古樸,凝神洗鍊。神道格式打破了歷代帝陵神道與陵寢相連形成統一南北中軸線直列的習慣做法,順應自然,曲折深幽,自創形制,顯示出獨特氣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